在中國佛教史上,西行求法雖不自法顯始,但真正到達天竺,而又求得經歸的中土求法高僧,法顯當數**人。法顯因感嘆中土律典的殘缺不全,以六十歲左右的高龄,發願西行求法,他在天竺求取的佛典,主要是律部。
據《法顯傳》的記載,法顯在天竺遊歷十餘年間,於巴連弗邑寫得《摩訶僧祇眾律》、《薩婆多眾律》各一部,又於師子國寫得《彌沙塞律》一部。相傳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時期,在五天竺*流行的律有五部,即法藏部的四分律、有部的十誦律、化地部的五分律、飲光部的解脱律和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其中,除飲光部的解脱律未傳入中土外,其餘四部律都先後傳入,並譯為漢文。法顯帶回的律典就包含了這四部律中的三部,其中《摩訶僧祇眾律》,在他回國後即與佛陀跋陀羅一起在建康道場寺譯出;《彌沙塞律》則由稍後劉宋時的佛陀什和竺道生等譯出;《薩婆多眾律》則因在法顯回國時已有弗若多羅和鳩摩羅什譯出了《十誦律》,所以未再有傳譯。即此可見,法顯對中土佛教律法建設的重要貢獻。
法顯在天竺求法時,除律典外,也帶回了好幾部重要的經藏和論藏。他在巴連弗邑學梵書、梵語和寫律的三年間,還寫得《雜阿毗曇心》、《誕經》、《方等般泥洹經》、《摩訶僧祇阿毗曇》各一部;而於師子國則又寫得《長阿含》、《雜阿含》、《雜藏》各一部。這些經論都是當時中土剛開始傳播,或尚未流傳的佛教經論教理。這裹,特别要提到的是他帶回的《方等般泥洹經》這部經。該經是在如來藏理論基礎上,宣揚佛性常住的一部代表經典,是大乘佛教發展歷程中由般若空理論向佛性有理論發展的一部重要經典。法顯在建康與佛陀跋陀羅一起譯出此經後(今稱《佛說大般泥洹經》,六卷),對當時的佛教界發生了重大的影響。晋宋之際,在南方出現了一批弘揚涅槃佛性理論的“涅槃師”,這與本經的傳譯當有密切的關係。由此,也推進了中國佛教大乘“空”、“有”二宗在理論上的交融和發展,引發了關於佛性當有、現有,以及一闡提人是否有佛性等重要理論問題P41的廣泛、深入的討論。P42
这是一本研究我国佛教文学的论文集。其研究深入,内容深奥,是专业研究佛学人员的辛苦结晶所成。
哲学净化(与绝对的合理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的“终极关怀”是对现代精神精华的提炼,是哲学对现代问题的一个应对。本书视角有两个:一是极致的哲学理论关怀。现代哲学精...
本书严肃地把尼采当作一位政治思想家来对待,并将他的政治理念与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传统联系起来。将尼采的“主权性的、超伦理的
这部《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将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崩溃作为西方传统哲学终结的标志,将“西方现代哲学”不仅作为一个时间性概念,而且
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形而上的层面沉思哲学问题的理论性学术著作。作者以中西哲学的思维历程为背景,以真实的存在为指向,从本体论、...
《穀梁》于汉代宣元时期曾置博士立于学官,其学大行。至于清代乾嘉汉学大盛,学者勾稽各经古义以阐明古学,唯独《穀梁》则或阙如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2版)(“十五”规划;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教材)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推荐教材。编写这本教材的目的...
1801-1807-耶拿时期著作-黑格尔著作集-第2卷 本书特色 黑格尔在耶拿时期,是他把自己的理想变为体系的一个转折点。1801年黑格尔写了《费希特和谢林哲学...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内容简介: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
民国居士佛教研究1912-1937 内容简介 本书剖析了民国居士佛教的肌理结构、存在样态、运作模式。书中初步回答了民国居士主要有哪些人,做了什么,如何做的问题,...
小学-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小学》对儿童的教育,内容具体,要求详细,操作性强。如“父子之亲”的小目类中,有子女问候父母的仪节,有子女侍奉父母着衣、进食、安寝...
脉络与连贯-话语理解的语言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脉络与连贯》的核心观点——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这一论断别具新意,而且正确可靠……该书探索了新的研究方法...
判断力批判(上卷) 本书特色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几位哲学家之一,还是著名的“星云假说”的创立者之一。康德*重要...
陈抟道教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陈抟道教思想研究》:宗教与社会研究丛书,国家“985”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丛书陈抟道教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陈抟道教思想,...
本教材从西方哲学史论结合的方面,讲述了西方哲学2600年的艰难历程,尽量发掘哲学史上有教育意义有代表性又意义深刻的故事,有意
一位年輕僧侶在永平寺行住坐臥一年,寫下古寺的四季和三百六十餘天的日常,以及體悟「肯定過去一切事物、珍惜活在當下」的勇氣和
孔子与儒家哲学 本书特色 《儒家哲学》收录了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关于儒学的深入浅出的讲演稿。他围绕学术界及读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讲述了儒家发展的历史。尤其是他注重哲...
美学的历史 本书特色本书是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克罗齐的作品。本书是根据意大利1958年拉泰尔查出版社(巴里)的第十版《作为表现的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中的...
黄道周论稿 本书特色 黄道周为明末大儒,以文章风节高天下,徐霞客称其“字画为馆阁**,文章为国朝**,人品为海宇**,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郑晨寅编著的...
奇门归宗 本书特色 康熙善本,首次公开。孙国中整理的《奇门归宗》作于康熙58年,由康熙年间学者杨芳声编辑注解。全书九卷,是易学领域中,理论完善、方法齐备、简明易...
三命通会(上下册) 本书特色 《三命通会》一书,系明代万民英所著。此书选材精当、体系严密,例证丰富、论述周详,深得徐子平之法,此书系命理典籍中的总汇之作,并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