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1949—1989

中国文学1949—1989

作者:洪子诚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年:2020-1-1

评分:9.5

ISBN:9787200151237

所属分类:诗歌文集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洪子诚 1939年生于广东揭阳。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2年留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协作教研组担任写作课教员。1977年转入当代文学教研室。1978年评为讲师。1985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现参与中国新诗研究所《新诗评论》、“新诗研究丛书”的编辑工作。著有《文学的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材料与注释》等。

作品目录

前言:分期与方法
·上编 50—70年代·
第一章 毛泽东的文学主张和文学政策
第二章 规范与控制
第三章 作家的状况
第四章 矛盾与冲突
第五章 创作状况与总体风格
第六章 “非主流”文学
·下编 80年代·
第七章 80年代的文学环境
第八章 80年代文学的特征
第九章 历史创伤的证言
第十章 新诗潮
第十一章 文学“寻根”与精神重建
第十二章 女作家和“女性文学”
第十三章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概况
· · · · · ·

作者简介

洪子诚 1939年生于广东揭阳。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62年留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教研室协作教研组担任写作课教员。1977年转入当代文学教研室。1978年评为讲师。1985年评为副教授。1993年评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退休。现参与中国新诗研究所《新诗评论》、“新诗研究丛书”的编辑工作。著有《文学的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材料与注释》等。

精彩摘录

这种诗观,基于这样的信念:现实世界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中得到解决,以达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因此,诗的世界对顾城来说,不仅是艺术创造的范畴,而且是人的生活范畴。

——引自章节:第十章新诗潮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