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陈乐民作品新编”之一种,收录了作者关于中西哲学的思考与感悟,其中有对中西哲学家思想的剖析,有对中西哲学理念的对比。篇幅有长有短,皆精警可读。
全书共分四辑,辑一集中呈现作者对哲学之道的体悟;辑二为作者对中国哲学精神的独到见解;辑三探讨了莱布尼茨、费希特等西方哲学家的思想主张;辑四为作者多年来阅读康德的心得体会。
在作者看来,哲学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永远也到不了底;中西文明可以交流,可以各有体用,但很难融通。
中国哲学精髓与西方哲学智慧在作者笔下相遇,碰撞出耀眼的光芒。
在哲学领域,陈先生以一个非专业哲学家的身份,对启蒙时代的欧洲哲人莱布尼茨、马勒伯朗士、伏尔泰、康德,包括稍后的费希特、黑格尔等人,以及相对应之下的程朱理学后续诸家,包括新儒家都一一作了周详考察,着重于发掘中西人文深层交往的精神现象,廓清文化交往关系中妄自尊大这经年陋习的缘由。——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冯绍雷哲学之道在于不断求知,而知是无法穷尽的。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西洋哲学,都是可悟而不一定可解的。哲学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永远也到不了底。对于人心人性之学,对于哲学的*高境界,还是要靠“悟性”。可悟不一定可解,或者说因悟得解,中国哲学尤其如此。我不是哲学家,充其量是个“哲学票友”。——陈乐民
出版说明
辑一
学哲絮语
解与悟
哲学可悟不可解
哲学的职责
一个哲学家的“忏悔”
缺乏历史感的哲学家
经学与哲学疆界不分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何谓“理性”?
关于学习马克思主义
海涅论德国哲学——兼及哲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
我读冯著——为冯友兰先生一百一十周年冥寿作
重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自序》
重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总结》
辑二
求“静”
“著相”与“不著相”
无谓的争论——陆朱“鹅湖”之争
戴东原的《孟子字义疏证》
戴东原的科学方法论
孟子与“国际关系”的准则
王国维的“西学时期”
当代新儒家的哲学内涵
关于“儒学”的“创新”
“天理”“人欲”辨
若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内圣外王”与史官文化
养病的哲学兼及“气功”
析“理”
即物穷理
张东荪——在无边黑暗里,点燃一盏油灯
辑三
17世纪西方哲学的重要性
伏尔泰评马勒伯朗士
马勒伯朗士的认识论
关于“怀疑”
关于斯宾诺莎和马勒伯朗士
在一滴水中窥万象
莱布尼茨的圆通之学
莱布尼茨的“普遍文字”
莱布尼茨和“儒学”
莱布尼茨的“造化之谜”
读费杂感(一)
读费杂感(二)
读费杂感(三)
读费杂感(四)
费希特的矛盾
辑四
我看康德
闲话康德
康德二三事
康德能否通俗些?
康德与自由
康德是西方的孔子吗?
康德与中国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与《中庸》
王国维与康德
冯友兰与康德
牟宗三与康德
罗章龙与康德
新编版后记
哲学可悟不可解
哲学,无论是中国哲学、印度哲学,还是西洋哲学,都是可悟而不一定可解的。哲学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是永远也到不了底。冯友兰先生把哲学的道理讲得很透,他能够深入浅出,听起来很顺,但是对于人心人性之学,对于哲学的*高境界,还是要靠“悟性”。可悟不一定可解,或者说是可以因悟得解。中国哲学尤其是如此。所以,中国哲学确实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和伸缩性。因此对中国哲学能深通者是可以理解西方哲学的。不是翻译,而是悟解。
有些人以为中国不研究“本体”,其实,老庄的“道体”、宋明理学的“心学”“性学”都讲的是“本体”,以别于万象和殊象。中国哲学至大至博,无所不能容。海德格尔用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中国哲学里碰到,只是用词不能对号。老子里的“道”就相应于海德格尔的“sein”(Being)。“道大、天大、地大、人大。”域中四大,人居其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几句话可以成为海德格尔哲学的提纲。于是,我可以修正一个看法,我一向认为中西文明可以交流,但不能融通,各有各的体用。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之说每每要碰壁。但是一进入哲学领域,进入到相当深的层次里,却是可以打通的,就是说在研究的*根本问题上,能够找到相通点。然而由于概念的表述不同,不可能在两种哲学中找到完全相应的概念。语言文字的差异增加了理解上的困难,甚至产生误解也是必然的。
有些东西只能感觉得到,或感悟得到,却无法用语言去解释。
1992 年6 月24 日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有些书是常读常新的。在我的脑子里存放着一套大书,我给它一个总名称,叫作“康德卷”,它包括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和一本“伟大的小书”:《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这些书几乎成了我的案头书,经常地翻翻看看。久而久之,我产生了一种驱之不去的情结。就是把读书治学,统统都习惯成自然地纳入了“鉴赏判断”的范围里,我在研究所的时候,以及尔后退休当了类似“自由撰稿人”那样的人,我都把自己做着的事情赋予一种“审美”的情趣。如果做一件事,丝毫没有“美感”,做起来如牛负重,还有什么意思呢?
“鉴赏”在英文是“taste”。没有了“taste”便意味索然了。我仿佛越来越理解康德老先生为什么写完了“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还要写个“判断力批判”,才算完成了真善美的整个体系,而那“审美”的情趣,分明是*为圣洁的精神境界。
“鉴赏判断仅仅是静观的”,“对于美的欣赏的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这两句话实在太关键了。可以说这是康德为人治学之所以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根本原因——把一切世俗利害都视同身外之物。我不知道多少遍地玩味着这几句话:“有两种东西,我们愈时常、愈反复加以思维,它们就给人心灌注了时时在翻新、有加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这是康德纯粹理性哲学建构中的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的诗化概括;既是对人类命运的*深沉的关切,又是涵盖宇宙的博大胸襟;是以美学的判断精神去探求人世间*圆满的崇高。
于此,我联想到朱光潜先生早年提出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我说不清这句话与康德的渊源,但是可借用来为康德的一生写照。引申开来,恐怕做学问(甚至做任何事)要能做得彻底,总得有这么一股傻劲。
我不是哲学家,我充其量不过是个“哲学票友”。我喜欢看各种书,大多数的书看过就放在一边了,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书,是经常要翻翻的。在西洋的书里,首先便是这些我名之为“康德卷”的书。一则因为它有“净化灵魂”之功;再则,无论看什么书,我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通向康德。
现在弘扬传统文化,当今真要做到弘扬,也必以中西汇通为大背景,才能登高望远,而不失之褊狭。王国维先生说,欲通中国哲学,非通西洋哲学不易明:“近世中国哲学之不振,其原因虽繁,然古书之难解,未始非其一端也。苟通西洋哲学以治吾中国之哲学,则其所得当不止此。异日昌大吾国固有之哲学者,必在深通西洋哲学之人,无疑也。”而在“通西洋哲学”,我以为首在通康德。牟宗三先生以康德为中西哲学之桥梁,实为见道之论。至少,以康德与宋明理学相参,便会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之感。
1997 年4 月8 日
陈乐民(1930—2008),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巨变与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主编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编并主要撰稿)、《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20世纪的欧洲》、《欧洲文明十五讲》、《莱布尼茨读本》、《徜徉集》、《启蒙札记》、《对话欧洲》等。
“食、色,性也”。性与人类生存繁衍的关系极为密切,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性并非单
心通《周易》 本书特色 《阳明宇读典系列:心通》:发掘中华元典智慧之根 圆满人生心通《周易》 内容简介 本书用历史故事、现实事例阐发《周易》中的微言大义;以准确...
魏晋玄学道德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从道德哲学的视角出发,具体地考察了汉末及汉魏之际名教衍化所蕴涵的形式主义及功利主义趋向,分析了玄学在克服这种趋向方面所作的理论...
《西方哲学精神》深入浅出,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体会,适用于各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对西方哲学感兴趣的社会公众。目录 前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温家宝总理五次推荐的大师巨著。台湾著名学者、《国富论》译者谢宗林的权威全译本。温总理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各位都很熟悉,他所著的《...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二卷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与人生(第2卷)》共介绍了包括卢梭、席勒、柏格森、德日进、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雅斯贝尔斯、克尔凯郭尔、马塞尔、海...
理性与佛学 内容简介 简介《理性与觉性》:佛学与儒学论丛。理性与佛学 目录 代序:生命的三重境界——兼论儒、佛二家的“意义”追求初涉佛海从“理性”到“觉性”——...
诗禅证道 本书特色 诗禅证道:“贬官禅悦”和后期唐诗的“人造自然”风格“安史之乱”后,唐代诗人的“士宦禅隐”生态渐渐消退,逐而为普遍的“贬官禅悦”所替代。唐前期...
隐匿的对话(施米特与施特劳斯)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八篇文章,包括《什么是政治神学》、《为什么是政治哲学》、《哲学与律法:转向柏拉图式的政治哲学》、《施特劳斯...
话佛93章 本书特色 苦学年来未有涯,青灯黄卷月笼纱。诗文书画兼医学,千载学林一奇葩。--赵朴初诗赞洪丕谟话佛93章 目录 第1篇 异彩斑斓的佛教世界观及其他1...
傅佩荣细说老子 内容简介 一部现代人超越相对价值安顿心灵的智慧伟构。人生在世,智慧是一道门槛,只有跨过去和跨不过去两种。不懂《老子》的人,显然还在门槛的一边,还...
儒道释疏观 本书特色 作者以古文写作的形式,梳理出一条中国传统文化的隐藏脉络。以大量的文献材料为支撑,让人读来过瘾。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国学大餐。儒道释疏观 内容简...
东原文集-(增编) 内容简介 《东原文集(增编)》始由孔继涵刊刻于乾隆四十三年二七七八》,计十卷,世称微波榭本。作为《戴氏遣书》的一种,故凡见于《遣书》其它著作...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
四种爱 本书特色 《四种爱》堪称爱的经典,是路易斯万年在遍尝情爱、友爱、爱情和仁爱之后创作的,对每一种爱的论述都反映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书中,他谈到情爱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马克思和恩格斯从1849年8月中旬到1851年6月底所写的政治论著、党内文件、时政评论、通讯报道、图书评介等著述。...
谈美 本书特色 当代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谈美学畅销八十年,一版再版的*佳美学入门书净化人心,美化人生的杰作慢慢走,欣赏啊谈美 内容简介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部较为系统的哲学和美学著作,他在书中独创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重要概念,借此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视角和...
Z哲学辞典 本书特色 灵魂/友谊/爱情/自尊心/天使/洗礼/美/兽类/善/亵渎/物体/命运/上帝诸神/地狱/人间道德的虚伪性/疯狂/欺骗/战争/偶像崇拜/洪水/...
《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在内容上,是从北宋儒学写起,由宋初三先生(胡安定、孙明复、石介)之讲《春秋》与《易》,目的在建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