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名录。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淮南子·天文训》,至今已经2159年。二十四节气是阴阳合历,是根据太阳、月亮、北斗斗柄、二十八宿度数、十二律、十二月令等的运行规律而制定出来的永恒历法。《二十四节气:创立与传承》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详加阐释,对二十四节气的治国理政、农业和生态、节庆和民俗、饮食和养生、文学和艺术等产生的影响也进行了解说。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2016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遗”名录。本书对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详加阐释,对二十四节气的治国理政、农业和生态、节庆和民俗、饮食和养生、文学和艺术等产生的影响也进行了解说。传承文化、造福社会是本书的创作宗旨。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二十四节气的完整、科学记载,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2年)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二十四节气的产生地为古城寿县,它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淮河一秦岭一线的中国南北气候自然分界线。
一、二十四节气的前期研究
二十四节气的研制,经过了漫长的岁月。
早在《尚书·虞书·尧典》中就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唐代学者孔颖达在《尚书注疏》中,认为:日中,为春分之日。日永,为夏至之日。宵中,秋分。日短,冬至之日。西汉学者戴德编写的《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说,“正月”有“启蛰”的名称。春秋末期左丘明撰写的《国语·楚语上》有:“处暑之既至。”三国吴国学者韦昭注:“处暑在七月。”《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中记载:“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玄鸟,就是燕子。伯赵,就是伯劳。青鸟,就是鸧安。丹鸟,就是锦鸡。四种鸟儿,代表四季。《管子》中有“清明”、“大暑”、“小暑”、“始寒”、“大寒”、“冬至”、“春至”(春分)、“秋至”(秋分)等名称。秦代吕不韦及门客所著的《吕氏春秋》中,出现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日长至(夏至)、立秋、日夜分(秋分)、立冬、日短至(冬至)等8个节气。
先秦时期,诸侯混战、天下动乱、科研条件以及认识水平有限,二十四节气的理论体系并未得到确立,出现的名称和顺序,也没有统一,应该属于前期研究阶段。
二、二十四节气的科学依据
汉朝的建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天下安定,经济恢复,文化繁荣,学术发展,百家争鸣。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科研条件之下,二十四节气的研究才能得以进行,*终在淮南王刘安及门客编撰的《淮南子·天文训》中得以全部完成。
陈广忠,1949年生,安徽淮南人,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古代文学、汉语史、音韵学、古典文献学、诗词格律等课程的教研工作,研究《淮南子》40年。出版有关著作32部(独著27部,合著5部)。主要有《淮南子译注》(1990年)、《刘安评传》(1996年)、《淮南子科技思想》(2000年)、《淮南子斠诠》(2008年)、《淮南子研究书目》(2011年)、《淮南子精华》(2010年,主编)、《淮南鸿烈解》校理(2011年)、《两淮文化》(1996年)、《淮河传》(2009年)、《中国道家新论》(2001年)、《韵镜通释》(2003年)、《列子》评注(2004年)、《遗家与中国哲学·两汉卷》(2004年,合作)、《古典文献学》(2006年,合作)、《全国高考语文诗词曲文言文解题指要》(2014年)、《淮南文集》(2014年)、《细读淮南子》(2018年)、《二十四节气与淮南子》(2018年)、《老子译注》(2018年)、《皖籍思想家文库·刘安卷》(2019年)、《九家集注社诗》校点(2020年)等。其中中华书局出版《淮南子》(全本全注全译)(2012年)等4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北宋本《淮南子》校点(2017年)等3部。并发表论文90余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1月24日发表《<淮南子>与二十四节气的创立》一文。
故人故事(签名本) 本书特色 《故人故事》,赵珩先生文化随笔集。讲述旧京文人的雅事趣闻,也描绘百姓的衣食住行。赵珩先生以他文化世家的熏陶和积淀,在高雅和世俗日常...
一九九一-一九九三-《读书》十年-(二) 本书特色 关于《读书十年(2 1991-1993)(精)》,关于扬之水和《读书》的十年,一切尽在这挑挑拣拣选出来的几十...
[丑陋的中国人]三部曲:丑陋的中国人 本书特色 《丑陋的中国人》里的柏杨,是一个犀利到尖锐的思想家,而敢于直面直言说出自己的独自发现,让我看到一个独立思考者的风...
双语调查精义 目录 前言卢岱序言拉尔夫·法佐德自序法兰克·布莱尔**章绪言**节名词解释第二节调查内容第二章调查计划**节初步研究第二节调查资源第三节调查策略第...
李军,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文艺复兴艺术史研究学者和跨文化艺术史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
国学经典速读 本书特色 诸子百家之著述浩如烟海,且良莠不齐,文字艰深,阅读起来费时费力。为了让读者朋友在短时间内领略诸子百家的智慧,掌握其精髓:也为了传承经典,...
◆2012超人氣動畫《冰菓》原著小說,古籍研究社系列Ⅲ《庫特利亞芙卡的順序》◆隨書贈品:動畫版海報書衣◆隨書贈品:古籍研究社精美動畫版書卡(限首批贈送)上次是密...
梵语入门 本书特色 《梵语入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梵文研究及人才队伍建设”所编著的梵文教材。书稿沿...
每天一堂国学必修课 本书特色 “国学”,顾名思义即为中国之学,中华之学。从狭义上讲,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从广义上说...
词汇语义学-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 本书特色 本书是**本系统研究词汇语义学的专著,在该领域影响深远,被国外很多大学列为词汇语义学课的参考书。全书共分十二章...
中国民族:七 本书特色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均继承和普及。这本孙运来主编的《*国民族(7)》就是基于对*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
岁月与海浪(布鲁姆斯伯里文化圈人物群像) 本书特色 著名的布鲁姆斯伯里团体是20世纪英国艺术界具有世界影响的精英沙龙,由一大批卓具才华和思想的人组成,他们极具魅...
茶的味道-优雅-09 本书特色《优雅09:茶的味道》 悠悠千载,茶不仅是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也是人们美化生活重要途径。品茶时,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嗅茶香,耳听茶...
汉字.一座有故事的城市 本书特色 刘云枫和李友申编著的《汉字》内容介绍:汉字不是我发明的,可是,我发现了其中的秘密。就像阿里巴巴,在深山老林找见了人人向往的宝藏...
老南京-旧影秦淮 本书特色六朝金粉,秦淮艳影; 虎踞龙盘,人文荟萃。 在叶兆言充满感情的笔下,秦淮歌女的命运,文人学者的风貌,紫金山的古树,玄武湖的碧波,抗战烽...
国学知识全鉴-第2版-典藏版 本书特色 国学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宝贵遗产。作为中国人,不能忘记传统,不能不知国学。国学有利于重塑现代人的价值观。了解和认识国学,使...
传统文化研究(第16辑) 内容简介 本书选载有各家之作,分之于七项栏目,读之皆富理趣、情趣。首目当推“和谐笔会”,缘故之一:承继前辑老子、苟子、《吕氏春秋精义》...
二00一年夏天,作者Peggy獲得一份到法國電信公司巴黎研發中心實習的機會。這段時間,她隨身攜帶海明威的《流動的饗宴》,讀了許多次,直到將近離開巴黎,才突然領悟...
中国古代名相-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人物系列 本书特色 为了让读者能够对中国的历代名相都有所了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人物系列:中国古代名相》精选了中国历史上从夏商...
注音版说文解字 本书特色 《注音版说文解字》原版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学的成果,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