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三味》由《茶经》《 大观茶论 茶谱》《煎茶水记 煮泉小品》《茗史》四种组成。《茶经》是世界上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被称为茶书中的圣经。《大观茶论 茶谱》详细介绍采茶天时、制茶地宜、烹试之法等,尤其是对宋代点茶技艺的描述,可以让我们一窥其真容。《煎茶水记 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茗史》杂采古今茗事,生动有趣。通过《茶之三味》,可以阅茶史、赏茶艺、悟茶道,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茶经》是世界上*早、*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书中之“圣经”。它对唐代及其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煎煮等做了详细阐释,书中所提倡的“精行俭德”的茶人精神,将饮茶与人的品性修养联系起来,赋予茶浓厚的文化气息。《茶经》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行为,且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开创了中国茶道之先河,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如果说宋代的“点茶”代表的是茶艺品鉴的精致奢华,明朝朱权则是清饮风气的倡导者,在其《茶谱》中,细分品茶、收茶、茶炉等十六则,使烹茶程式和器具选择等大为精简。由于朱权的提倡和实践,促成了瀹饮法(即以沸水冲泡茶叶)的普及。明朝许次纾所撰《茶疏》,在采摘、收贮、烹点之法上论述颇详,清人厉鹗评价其“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 茶文化在宋代形成另一个高峰,这与宋徽宗赵佶的痴迷密切相关。赵佶所撰《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茶团的产地、采制、烹试和斗茶风尚等都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将点茶过程描述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好茶须配好水,明朝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好茶还须有好故事相伴,明朝万邦宁的《茗史》专记茶人轶事,看苏舜元和蔡襄斗茶,遥想古人风采;读陶穀自大被嘲,亦可会心一笑。 清朝陆廷灿《续茶经》收集了清代以前几乎所有茶书的资料,依照《茶经》体例分类汇编,并新增茶诗及茶具图版等,可说集茶书之大成。 读以上几种茶书,可窥我国茶文化之全貌。
茶经
卷上
一之源︳五
二之具︳九
三之造︳一七
卷中
四之器︳二三
风炉︳二三
筥︳二六
炭挝︳二七
火.︳二八
︳二九
交床︳三〇
夹︳三一
纸囊︳三一
碾︳三二
罗合︳三三
则︳三四
水方︳三五
漉水囊︳三六
瓢︳三七
竹.︳三八
鹾簋︳三八
熟盂︳三九
碗︳四〇
畚︳四二
札︳四三
涤方︳四三
滓方︳四三
巾︳四四
具列︳四五
都篮︳四六
卷下
五之煮︳四九
六之饮︳五六
七之事︳六〇
八之出︳八七
九之略︳九二
十之图︳九四
茶谱
品茶︳一〇五
收茶︳一〇六
点茶︳一〇七
熏香茶法︳一〇八
茶炉︳一〇九
茶灶︳一一〇
茶磨︳一一一
茶碾︳一一一
茶罗︳一一二
茶架︳一一二
茶匙︳一一三
茶筅︳一一四
茶瓯︳一一四
茶瓶︳一一五
煎汤法︳一一六
品水︳一一七
茶疏
序︳一二一
小引︳一二三
产茶︳一二六
今古制法︳一三一
采摘︳一三二
炒茶︳一三四
岕中制法︳一三七
收藏︳一三八
置顿︳一三九
取用︳一四二
包裹︳一四三
日用顿置︳一四四
择水︳一四五
贮水︳一四八
舀水︳一四九
煮水器︳一四九
火候︳一五〇
烹点︳一五一
秤量︳一五二
汤候︳一五二
瓯注︳一五三
荡涤︳一五六
饮啜︳一五七
论客︳一五八
茶所︳一五九
洗茶︳一六〇
童子︳一六一
饮时︳一六二
宜辍︳一六三
不宜用︳一六三
不宜近︳一六四
良友︳一六四
出游︳一六五
权宜︳一六六
虎林水︳一六七
宜节︳一六八
辨讹︳一六九
考本︳一七〇
陆羽,字鸿渐。唐朝人。精于茶道,以著《茶经》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茶经》也被称为茶的圣经。 朱权,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封大宁王,又称宁献王。所著《茶谱》重视茶的自然天性,将清虚的道家思想贯穿于茶道。 许次纾,字然明,号南华。明朝人。所著《茶疏》为明朝茶文化之集成之作。 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皇帝。所著《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田艺蘅,字子艺。明朝人。《煮泉小品》所记的各种泉水、井水,多为作者亲尝,对水的点评涉猎宽泛,对水质的成因也有自己的考察。 万邦宁,字惟咸,自号须头陀。明朝人。《茗史》不载焙造、煎试诸法,惟杂采古今茗事,多从类书中撮录而成。 陆廷灿,字秋昭,自号幔亭。清朝人。其所著《续茶经》是继陆羽《茶经》之后资料最丰富、系统性的茶书。
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论文选 本书特色 本书所选的是30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共11篇,皆选自1935~1937年间。学术薪火...
简介 · · · · · ·目錄主編序 ii詞典簡介 iii使用說明 iv參考書目 vii聖經書卷縮略語表 ix正文 1附錄㆒縮略語表 564Ⅰ ㆒般性用語56...
年度国学:2007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年鉴性质的国学发展报告,由国学领域各大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撰写,反映了2007年度国学界的总体发展状况。全书包括以下几部...
神的策略:失落的上帝之城 本书特色 古老的遗迹里究竟蕴含了怎样的过去?神话传说里又有多少真实?这一切是神的策略,还是别有洞天?和欧洲*富盛名的神秘文化研究者丹尼...
性别与文化-女性词作美感物质之演进 本书特色 词向来被视为女性化的文学体式,女性词尤其受到读者的青睐,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本书是叶嘉莹研究评论历代女性...
《基督教与西方文化》是由武汉大学著名教授赵林的同名课程录音整理而成,本课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基督教发展演进的基本情况,以及它对于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事实上,自从公...
伊索寓言-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插图本 本书特色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古老、*伟大的寓言集,被誉为西方寓言的始祖,它的出现奠定了寓言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基石,对...
柯若樸:1997 年獲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博士學位,現為德國萊比錫大學中國文化與歷史專業教授。主要科研方向為臺灣民間信仰和民間宗教運動、臺灣及大陸的宗教信仰發...
雷海宗,字伯伦,生于1902年,河北永清县人。雷先生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雷先生于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
神的起源-揭秘天外飞车的真实传说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简介:从古巴比伦-苏美尔的传说、古代印度的梵文史诗、中国的神话,到非洲土著部落流传的故事、16-17世纪航海...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琴音鼓浪·厦门卷 内容简介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琴音鼓浪厦门卷》中林鹤寿故居、林尔嘉故居、林维源故居、李清泉故居、黄奕住故居、陈嘉庚故居、...
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部人文讲座丛书》系列之一的《中国思想文化十八讲》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教的传入及其中国化、中国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
活着你就得有料-李敖有料 本书特色 年轻就要拼实力。实力哪里来?李敖指给你。 李敖狂妄,玩世不恭,嬉笑怒骂,犀利刻薄……这是很多人对李敖的印象。 不得不说,这样...
读城记 内容简介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比如北京“大气醇和”,上海“开阔雅致”,广州“生猛鲜活”,厦门“美丽温馨”,...
中国古代关隘 本书特色 由李楠编著的《中国古代关隘》将为青少年朋友们介绍50余十中国古代的重要关隘。全书分为三章。**章专门介绍明代万里长城上的重要关口;第二章...
闲情偶寄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
国学入门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门径篇与登堂篇:上篇介绍基本材料、知识与方法,下篇藉评述民国初叶国学运动中的人物与教育,探讨其中蕴涵的各种问题,同时对现今教育问题亦...
古代汉语 下册(修订本)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和历史系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工具课。...
新编通讯员写作基本知识与范例大全 最新版本 本书特色 《新编通讯员写作基本知识与范例大全(*新版本)》是由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编通讯员写作基本知识与范例...
日本平面設計界最具代表性的十三人從童年、在學、沒沒無名到獲獎無數,他們的初衷和想法身處設計界巨大變動的時代,他們如何因應,又如何集其大成本書蒐錄了日本設計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