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三味》由《茶经》《 大观茶论 茶谱》《煎茶水记 煮泉小品》《茗史》四种组成。《茶经》是世界上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被称为茶书中的圣经。《大观茶论 茶谱》详细介绍采茶天时、制茶地宜、烹试之法等,尤其是对宋代点茶技艺的描述,可以让我们一窥其真容。《煎茶水记 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茗史》杂采古今茗事,生动有趣。通过《茶之三味》,可以阅茶史、赏茶艺、悟茶道,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茶经》是世界上*早、*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书中之“圣经”。它对唐代及其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煎煮等做了详细阐释,书中所提倡的“精行俭德”的茶人精神,将饮茶与人的品性修养联系起来,赋予茶浓厚的文化气息。《茶经》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行为,且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开创了中国茶道之先河,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如果说宋代的“点茶”代表的是茶艺品鉴的精致奢华,明朝朱权则是清饮风气的倡导者,在其《茶谱》中,细分品茶、收茶、茶炉等十六则,使烹茶程式和器具选择等大为精简。由于朱权的提倡和实践,促成了瀹饮法(即以沸水冲泡茶叶)的普及。明朝许次纾所撰《茶疏》,在采摘、收贮、烹点之法上论述颇详,清人厉鹗评价其“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 茶文化在宋代形成另一个高峰,这与宋徽宗赵佶的痴迷密切相关。赵佶所撰《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茶团的产地、采制、烹试和斗茶风尚等都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将点茶过程描述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好茶须配好水,明朝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好茶还须有好故事相伴,明朝万邦宁的《茗史》专记茶人轶事,看苏舜元和蔡襄斗茶,遥想古人风采;读陶穀自大被嘲,亦可会心一笑。 清朝陆廷灿《续茶经》收集了清代以前几乎所有茶书的资料,依照《茶经》体例分类汇编,并新增茶诗及茶具图版等,可说集茶书之大成。 读以上几种茶书,可窥我国茶文化之全貌。
茶经
卷上
一之源︳五
二之具︳九
三之造︳一七
卷中
四之器︳二三
风炉︳二三
筥︳二六
炭挝︳二七
火.︳二八
︳二九
交床︳三〇
夹︳三一
纸囊︳三一
碾︳三二
罗合︳三三
则︳三四
水方︳三五
漉水囊︳三六
瓢︳三七
竹.︳三八
鹾簋︳三八
熟盂︳三九
碗︳四〇
畚︳四二
札︳四三
涤方︳四三
滓方︳四三
巾︳四四
具列︳四五
都篮︳四六
卷下
五之煮︳四九
六之饮︳五六
七之事︳六〇
八之出︳八七
九之略︳九二
十之图︳九四
茶谱
品茶︳一〇五
收茶︳一〇六
点茶︳一〇七
熏香茶法︳一〇八
茶炉︳一〇九
茶灶︳一一〇
茶磨︳一一一
茶碾︳一一一
茶罗︳一一二
茶架︳一一二
茶匙︳一一三
茶筅︳一一四
茶瓯︳一一四
茶瓶︳一一五
煎汤法︳一一六
品水︳一一七
茶疏
序︳一二一
小引︳一二三
产茶︳一二六
今古制法︳一三一
采摘︳一三二
炒茶︳一三四
岕中制法︳一三七
收藏︳一三八
置顿︳一三九
取用︳一四二
包裹︳一四三
日用顿置︳一四四
择水︳一四五
贮水︳一四八
舀水︳一四九
煮水器︳一四九
火候︳一五〇
烹点︳一五一
秤量︳一五二
汤候︳一五二
瓯注︳一五三
荡涤︳一五六
饮啜︳一五七
论客︳一五八
茶所︳一五九
洗茶︳一六〇
童子︳一六一
饮时︳一六二
宜辍︳一六三
不宜用︳一六三
不宜近︳一六四
良友︳一六四
出游︳一六五
权宜︳一六六
虎林水︳一六七
宜节︳一六八
辨讹︳一六九
考本︳一七〇
陆羽,字鸿渐。唐朝人。精于茶道,以著《茶经》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茶经》也被称为茶的圣经。 朱权,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封大宁王,又称宁献王。所著《茶谱》重视茶的自然天性,将清虚的道家思想贯穿于茶道。 许次纾,字然明,号南华。明朝人。所著《茶疏》为明朝茶文化之集成之作。 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皇帝。所著《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田艺蘅,字子艺。明朝人。《煮泉小品》所记的各种泉水、井水,多为作者亲尝,对水的点评涉猎宽泛,对水质的成因也有自己的考察。 万邦宁,字惟咸,自号须头陀。明朝人。《茗史》不载焙造、煎试诸法,惟杂采古今茗事,多从类书中撮录而成。 陆廷灿,字秋昭,自号幔亭。清朝人。其所著《续茶经》是继陆羽《茶经》之后资料最丰富、系统性的茶书。
最新研究實證,贏在起跑點、一萬小時的刻意練習可能是成功的絆腳石。願意多方嘗試、累積多重專業、能策略思考…….才是未來最需要的人才!★未上市即榮登亞馬遜分類暢銷榜...
男装女谍:一个真实的川岛芳子 内容简介 1906年,清廷大势已去之时,她出生在肃亲王府里,排行十四,取名爱新觉罗·显叇。1912年清亡,她被送给日人川岛浪速做养...
中华军事故事-中华经典故事 本书特色 中华五千年文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女娲造人、刻舟求剑、苏武牧羊、美入计、新亭对泣、割发代首、毛遂自荐…...
《优等生必学的速算技巧大全》内容简介:学习速算,不仅仅是强化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分数、方程式、方程组的
土地之魂-中华农业文化揽胜 本书特色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农业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创...
中国历史文化精解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联合出版,2007年1版1印★ 著名学者李学勤、葛兆光担任顾问,并分...
笔记《清明上河图》 本书特色 《清明上河图》画卷反映了公元十二世纪当世**大城北宋京城开封的热闹场面,“桥上行人来来去去,看过桥的人也在过桥”,本书随着这部宏大...
中外神话故事 本书特色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
茶-嗜好.开拓与帝国 本书特色 一杯清茶,曾被誉为使人青春永驻、返老还童的至宝,也曾被贬为使人上瘾而丧失英雄气概的毒药;曾产生中国久而优雅的茶文化,也曾引起残酷...
文言常用虚词通解:虚词图解 用法溯源 用法表解 用法辨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实用性、学术性兼备的文言虚词专著。选收了文言常用虚词122个,每个虚词独立成篇,每...
張大春1957年台北出生。臺灣輔仁大學中文碩士。早期作品著力跳脫日常語言慣性,捕捉80年代台灣社會的動態。張大春的小說充斥著現實的謊言與虛構的魅力,除了時事與魔...
侠心剑胆(唐代诗人的文化精神与人生意趣) 内容简介 唐诗与唐代诗人研究,历来谜团重重,分歧多多。从大的方面来讲,诸如对“盛唐气象”的认识问题,对唐诗时代的分期问...
(精)中国民族服饰博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服饰艺术研究专家孙琦等编辑研究★ 本书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艺术图书奖三等奖(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民俗之旅(共十卷平)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每册配以240张左右的图片,以彩色为主,间有少量手绘示意图★ 为了增加可读性,文中也适...
广州话一月通 内容简介 本教程采用情景对话式的双向交际交流方式,学唱粤语歌曲、粤剧学语言,比较方法学语言,演粤方言相声、小品学粤语等多种愉快学粤语的方法写成,定...
(平)中国文库第二辑·综合普及类:阅读城市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作者自己访问过并深有感触的十几个城市加以描述,穿插进国际建筑大师的故事和20世纪世界建筑的发展史。...
成语故事 本书特色 成语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结晶、语言精华,历经漫长的岁月变迁,在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在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成语不断地产生、发展和演...
徐州画像石 本书特色 画像石就是在一些巨大的石板上所镌刻的图画,主要见于石椁、石墓、石祠等,是伴随着厚葬风气而出现的。人们将石板上的画面用墨捶拓下来,通称为&l...
物理科學的第一夫人 楊振寧﹕「這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科學家之一吳健雄教授的一本絕佳傳記。作者江才健花費多年時間,訪問世界多位科學家,使這本書既具歷史視野又豐富而詳實...
《中国众筹行业发展研究》内容简介: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本书系统概述了众筹的涵义、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