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三味》由《茶经》《 大观茶论 茶谱》《煎茶水记 煮泉小品》《茗史》四种组成。《茶经》是世界上部关于茶叶的专著,被称为茶书中的圣经。《大观茶论 茶谱》详细介绍采茶天时、制茶地宜、烹试之法等,尤其是对宋代点茶技艺的描述,可以让我们一窥其真容。《煎茶水记 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茗史》杂采古今茗事,生动有趣。通过《茶之三味》,可以阅茶史、赏茶艺、悟茶道,了解中国悠久的茶文化。
《茶经》是世界上*早、*全面介绍茶的专著,被誉为茶书中之“圣经”。它对唐代及其以前的茶叶历史、产地、功效、栽培、煎煮等做了详细阐释,书中所提倡的“精行俭德”的茶人精神,将饮茶与人的品性修养联系起来,赋予茶浓厚的文化气息。《茶经》使饮茶成为一种艺术和审美行为,且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开创了中国茶道之先河,陆羽也因此被尊为“茶圣”。如果说宋代的“点茶”代表的是茶艺品鉴的精致奢华,明朝朱权则是清饮风气的倡导者,在其《茶谱》中,细分品茶、收茶、茶炉等十六则,使烹茶程式和器具选择等大为精简。由于朱权的提倡和实践,促成了瀹饮法(即以沸水冲泡茶叶)的普及。明朝许次纾所撰《茶疏》,在采摘、收贮、烹点之法上论述颇详,清人厉鹗评价其“深得茗柯至理,与陆羽《茶经》相表里”。 茶文化在宋代形成另一个高峰,这与宋徽宗赵佶的痴迷密切相关。赵佶所撰《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茶团的产地、采制、烹试和斗茶风尚等都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将点茶过程描述得生动形象,情趣盎然。好茶须配好水,明朝田艺蘅的《煮泉小品》从水质选择、火候掌握等方面论述水对茶的重要性。好茶还须有好故事相伴,明朝万邦宁的《茗史》专记茶人轶事,看苏舜元和蔡襄斗茶,遥想古人风采;读陶穀自大被嘲,亦可会心一笑。 清朝陆廷灿《续茶经》收集了清代以前几乎所有茶书的资料,依照《茶经》体例分类汇编,并新增茶诗及茶具图版等,可说集茶书之大成。 读以上几种茶书,可窥我国茶文化之全貌。
茶经
卷上
一之源︳五
二之具︳九
三之造︳一七
卷中
四之器︳二三
风炉︳二三
筥︳二六
炭挝︳二七
火.︳二八
︳二九
交床︳三〇
夹︳三一
纸囊︳三一
碾︳三二
罗合︳三三
则︳三四
水方︳三五
漉水囊︳三六
瓢︳三七
竹.︳三八
鹾簋︳三八
熟盂︳三九
碗︳四〇
畚︳四二
札︳四三
涤方︳四三
滓方︳四三
巾︳四四
具列︳四五
都篮︳四六
卷下
五之煮︳四九
六之饮︳五六
七之事︳六〇
八之出︳八七
九之略︳九二
十之图︳九四
茶谱
品茶︳一〇五
收茶︳一〇六
点茶︳一〇七
熏香茶法︳一〇八
茶炉︳一〇九
茶灶︳一一〇
茶磨︳一一一
茶碾︳一一一
茶罗︳一一二
茶架︳一一二
茶匙︳一一三
茶筅︳一一四
茶瓯︳一一四
茶瓶︳一一五
煎汤法︳一一六
品水︳一一七
茶疏
序︳一二一
小引︳一二三
产茶︳一二六
今古制法︳一三一
采摘︳一三二
炒茶︳一三四
岕中制法︳一三七
收藏︳一三八
置顿︳一三九
取用︳一四二
包裹︳一四三
日用顿置︳一四四
择水︳一四五
贮水︳一四八
舀水︳一四九
煮水器︳一四九
火候︳一五〇
烹点︳一五一
秤量︳一五二
汤候︳一五二
瓯注︳一五三
荡涤︳一五六
饮啜︳一五七
论客︳一五八
茶所︳一五九
洗茶︳一六〇
童子︳一六一
饮时︳一六二
宜辍︳一六三
不宜用︳一六三
不宜近︳一六四
良友︳一六四
出游︳一六五
权宜︳一六六
虎林水︳一六七
宜节︳一六八
辨讹︳一六九
考本︳一七〇
陆羽,字鸿渐。唐朝人。精于茶道,以著《茶经》闻名于世,被誉为“茶仙”,《茶经》也被称为茶的圣经。 朱权,号臞仙、涵虚子、丹丘先生。明太祖朱元璋之子,封大宁王,又称宁献王。所著《茶谱》重视茶的自然天性,将清虚的道家思想贯穿于茶道。 许次纾,字然明,号南华。明朝人。所著《茶疏》为明朝茶文化之集成之作。 赵佶,号宣和主人。宋朝皇帝。所著《大观茶论》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 田艺蘅,字子艺。明朝人。《煮泉小品》所记的各种泉水、井水,多为作者亲尝,对水的点评涉猎宽泛,对水质的成因也有自己的考察。 万邦宁,字惟咸,自号须头陀。明朝人。《茗史》不载焙造、煎试诸法,惟杂采古今茗事,多从类书中撮录而成。 陆廷灿,字秋昭,自号幔亭。清朝人。其所著《续茶经》是继陆羽《茶经》之后资料最丰富、系统性的茶书。
越地学术思想论 本书特色 《越地学术思想论》这部论著分析了越地经史之学的源流及成就,越地学者的治经传统,即从“经即史”到“六经皆史”的经史观。 书中包括了:越地...
编辑推荐:【1】女性主义导师上野千鹤子继《厌女》《始于极限》后又一力作, 一本独立女性人生指南。【2】女性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处境。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 ×...
在这本书中,藏有1000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手作杂货。现在就翻开书,从书中跨越年代的作品中,寻找心中的梦幻逸品。想DIY手工杂货、自创品牌参加创意市集吗?或是发挥自...
一九五〇年代,上海歷史博物館展示了一面豎立在外灘河岸公園入口的告示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自此這面由博物館虛造的告示牌,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心中。當李小龍在電影...
中国当代英文报话语分析 本书特色 针对非英语国家英文对外传播媒体的话语分析,是对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本研究建立了多层次的话语分析体...
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内容简介 对这部名为《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成》的著作,中国学术界和读者所发生的兴趣,使...
酒桌要革命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报告文学作品,也是一本比较系统的写酒文化的书。在当前酒文化混乱的局面下,这本书从酒文化、酒风俗、酒科学等角度告诉读者喝酒要变革,再...
這本厚478 頁的《GOGO MONSTER》,是松本大洋2000年底出版的作品。在松本大洋歷年的作品中規格非常特殊,放在日本漫畫的脈絡中也非常少見:精裝、書盒...
中西方语言学史之比较 修订本(2009/8) 本书特色 《中西方语言学史之比较(修订本)》是由黄山书社出版的。中西方语言学史之比较 修订本(2009/8) 目录...
江户日本 本书特色 不同文化自有其特色,日本文化物色之一便是“物语”,在别的文化里微不足道的事物,到了日本,都成了大学问,说来无不头头是道。江户日本 内容简介 ...
京都香会话春秋 目录 前言**章香会的起源发展和形成**章香会的会规和走会通例一、组织二、入会三、拜师收徒四、香会的箱笼五、出会六、朝顶进香七、叫香(保香、回香...
民间与庙堂-当代中国文化与知识分子 本书特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知识分子的千年上下求索,到了当代受到了更为严...
风俗论(中册)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纪念碑式的鸿篇巨著,以宗教问题为重点旁及文化各个方面进行深入阐述,指出人类从愚昧进步到文明的艰辛历程。书中用大量事实揭露教廷...
跨文化交际学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这门学科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书以主题方式叙述,突出跨文化技巧或技术的方法与知识,亦强...
【西】哈维尔·R.布兰科 (Xabier R. Blanco) / 1973年生于西班牙拉科鲁尼亚省比米安索市。曾在《加利西亚日报》及其网络平台(xornal....
朱光潜:出世的精神与入世的事业/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朱光潜八十年生活历程为经,以他人生的重要转折和学术事业的主要成就为纬,在古今中外文化交流...
讓故事力與每個人同在,成為故事界的有力人士!No Story? You’ll be Sorry!內容簡介面對超級大客戶,抓不住對方喜好?不管那些,先講個故事準沒...
《中国对联·谜语故事》内容简介:对联,又称楹联、楹帖、门联、对子以及联语等。对联以其悠久的历史、精练的语言、独特的风姿、神
爱林文化是专业从事图书策划、编辑的图书出版机构,主要出版美术技法类图书,图书创作团队主要由全国各大美院、重点高校艺术类院系的研究生和教师组成。图书创作成员个个都...
2011年中国故事精选 本书特色 一则则故事蕴涵着酸甜苦辣,一段段经历浓缩了世态百相,一组组特写炷照出人性永恒,一句句话语透射着真情博大……邱牧、谢云主编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