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古勒之于伊斯坦布尔,如海伦•莱维特之于纽约,罗伯特•杜瓦诺之于巴黎,森山大道之于东京。
古勒是启迪奥尔罕•帕慕克书写伊斯坦布尔的摄影师。帕慕克说:“每次我细细观看古勒的伊斯坦布尔照片时,我都会有一种奔回书桌去书写这个城市的冲动。”
酒馆里出神的客人、贫穷但快乐的渔民、雾气迷蒙的街道、在天空摇曳生姿的煤烟……全书精选古勒拍摄的153张有关伊斯坦布尔的黑白照片,记录上百万人的城市记忆,见证半个世纪间的日常生活和不朽诗意。
-----------------------------
本书包含153张照片,是对1940年代到1980年代伊斯坦布尔日常生活的生动记录。透过“伊斯坦布尔之眼”阿拉•古勒精确的镜头,这个城市的忧郁之美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发生震荡。作为欧洲和亚洲的交汇之处,伊斯坦布尔的性格和它的历史一样层次丰富,而古勒的照片就传达了这一切。
在这些无与伦比的黑白照片之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尔罕•帕慕克撰写的详细而深情的序言。这位作家和摄影师古勒一样,都生于伊斯坦布尔,他们年轻时都曾渴望成为画家。二人各自用自己的方式描绘了他们的故乡,通过图像和文字,捕捉了伊斯坦布尔的灵魂。
阿拉•古勒(Ara Güler,1928—2018),亚美尼亚裔土耳其摄影师、记者和作家,被誉为“伊斯坦布尔之眼”,是土耳其少数几位享有国际声誉的摄影师之一。他曾是土耳其阅读量最大的新闻周刊《生活》首席摄影师,并经著名摄影师布列松及马克•吕布推荐加入了玛格南图片社。他拍摄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还曾为毕加索、甘地、丘吉尔等名人做过摄影采访。古勒的档案馆坐落在土耳其的加拉塔萨雷,收藏了约80万张照片。玛格南图片社如此评价他的成就:“一代代土耳其摄影师都是看着他那充满怀旧和梦幻的伊斯坦布尔照片成长起来的。他的激情与献身精神永不枯竭,启发了我们所有人。”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195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生于伊斯坦布尔,自幼学画,大学主修建筑,后从文。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称:“在探索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
(展开全部)
让我把这种感受跟呼愁稍作分别吧,呼愁是我在我的书《伊斯坦布尔》里描述过的一种特别的忧郁。但我说的这种感受,是由无辜和自发的现代性景观引起的:它不是呼愁。当然,在古勒的摄影里,也有很多伊斯坦布尔的呼愁,也有尖锐的苦痛。这也是为什么当我描述这个城市在我身上引起的忧郁时,我使用了如此多的他的照片。但是,观看渔船如此神秘地聚集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金角湾,意味着一种非常不同的感受事物的方式:它是一种看到自然像孩子一般在公寓、货车、旧厂、大清真寺、货栈、烟囱以及光塔上嬉戏时的兴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看见自然在现代性及历史的丰碑和废墟中嬉戏时的兴奋。
——引自第10页
当我为那些被古勒精心编过的档案忙碌时,我发现在古勒从事新闻业的早年——那还是1940到1950年代——当他在穷人、失业者以及城市新移民中游荡时,他就为报纸策划了很多摄影特写,比如“城市苏醒时”和“伊斯坦布尔的夜间咖啡馆”这样的专题。当我看到所有这些他投入极大精力的专题——渔民在咖啡馆修补渔网,失业的男人在酒馆喝酒,孩子们在垮掉的城墙前修补轮胎,捡破烂的人,守门人,建筑工人,皮革商人和修路工,小小年纪就被迫干重活的学徒,水果小贩推着他们的手推车满大街招顾客,船夫划船把伊斯坦布尔的人从金角湾的一头运到另一头,上班族一大早就在等加拉塔大桥放行,以及那些开首班公共出租车的人——我再一次提醒自己,古勒永远是通过这个城市的人来表达他与这个城市的联系的。这些照片好像在说:“是的,伊斯坦布尔有无穷美景——但那里的人是第一位的”。阿拉・古勒把这座城市的景致呈现在我们眼前,但让我们怦然心动的,是生活在那里的人。城市令人室息的美景依旧,但那里的人们却日羸弱。当他们在巨大的奥斯曼纪念碑、清真寺、加拉塔大桥上的摩登人群、美国汽车之类的映衬下被相机拍下时,我们能更加强烈地感受到穷人的焦虑和悲哀。这种城市景象所产生的呼愁与城市运转的强力和能量——由那些早晨匆匆去工作或是在锡尔凯吉火车站等车的人们所推动——显得格格不入。在古勒照片里,我们的注意力并没有放在城市景观在我们内心唤起的情感上,更确切地说,这些图像要么让我们感受到图像中的人的情感——还有灵魂,要么展现这些图像与城市风光照是多么截然不同。在阿拉・古勒的世界里,伊斯坦布尔首要的是它的人。但是,城市既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背景而存在,也不是一个制造种种陌生、诗意或异国风情的地方:伊斯坦布尔是古勒拍摄到的那些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会被古勒那些民区照片所留下的强烈印象所打动——马车沿着泥泞的街道奋力向前,垮掉的城墙,破烂的木屋,...
——引自第14页
摄影师的朝圣-一位摄影师30年的伟大旅程 本书特色 ★ 12开精装,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著名摄影师野町和嘉摄影,其作品获得许多奖项,包括199...
《数码单反摄影新手课堂》是专为摄影初学者量身定制的一本入门书籍,在浩瀚烟渺的知识海洋中,我们选取了最基础、最重要、必须掌
我贵姓-私想者 本书特色《私想者我贵姓》是*名版画家、金陵美术馆执行馆长刘春杰先生的一部构思新颖的绘画随笔集。书中除保留前几辑《私想者》系列固有的绘画形式,还将...
吕澎,艺术史家,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1956 年出生于重庆,1977—1982年在四川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读书;1982—1985年任《戏剧与电影》杂志社编辑;1...
人物篇-素描的温暖时光 本书特色 漫果文化编著的《素描的温暖时光(人物篇)》的内容设置和结构安排均从绘画爱好者的兴趣点着手,从*简单的基础造型开始层层推进,逐步...
绘安静的地方(2)街角日志/米莫水彩教程 本书特色 《绘安静的地方Ⅱ·街角日志——米莫水彩教程》从前的光影慢慢掠过,街角的...
《业余无线电通信》内容简介:业余无线电通信从1994年开始出版,已经成为业余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工具书。本书是由业余无线电家童效
★来自日本美术史教授的浮世绘快速入门充实、紧凑、好读每一句都是知识点!15位画师波澜万丈的艺术人生67幅绚烂多彩的浮世绘作品展现江户浮世绘界残酷的生存竞争真相★...
此为新装版,単行本,要比1973年初版小。ルイス・キャロルの名作『不思議の国のアリス』を変幻自在なシナリオとして、現地イギリ
大匠之门-杨伟涛水墨写意人物 内容简介 周世麟1955年生于天津,祖籍广东番禺。1982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
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高冠华作品 内容简介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中国画是自成独特体系,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民族绘画。数千年以来,中国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造就...
带上摄像机去野外-怎样拍摄野生动物纪录片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为广大自然爱好者和dv爱好者写的书,看了它,即使是一个没有摄像基础的人,只要喜欢自然,都会受到鼓舞—...
《朱元璋传》内容简介:本书由吴晗先生在1948年写定。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在他笔下,一个历经艰辛磨
一画一故事-读隋唐五代名画 本书特色 传承千百年的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文化艺术独有的表达方式。《一画一故事》系列丛书,艺术知识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立足中国美术史...
看是一种艺术(启迪创新灵感的十幅名画) 内容简介 艺术有何用?它让人睁眼看世界,睁眼看自己。绘画有何用?它让人更好地聆听、审视生命的本质问题。 这十幅西方名画为...
现代工笔人物画法-中国画技法 本书特色 《现代工笔人物画法》作者刘文华为我国优秀的工笔人物画家代表,其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种展览中获奖,颇受美术界和读者关注,此书图...
飞鸟物语 本书特色绘画疗法是心理艺术治疗的方法之一,让绘画者通过绘画过程,将潜意识内压抑的感情与冲突呈现出来,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获得纾缓与满足,从而达到诊断与治疗...
轻松一平尺工笔金鱼 本书特色 本书以金鱼为主题,四幅圆光的作品绘制四种漂亮的金鱼。作者笔下的金鱼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很好受市场欢迎。在表现技法上,作者...
大横披白描牡丹画集 本书特色 李俊才编绘的《大横披白描牡丹画集》内容以白描牡丹为主,形式是大宽幅的横披,画面构图多样,姿态万行,画中配有飞禽、鸽子、昆虫等,寓意...
插图拾翠 本书特色 精美的插图总可以成为一本书的灵魂,本书以时间为序收从“五四”以后,至建国前夕为止的作品百余幅,其中以30年代的作品*多,让我们看看这些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