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

作者:[德] 于尔根·考伯

出版社:索·恩|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2020-11-30

评分:8.4

ISBN:9787520170857

所属分类:人文社科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于尔根•考伯(Jürgen Kaube)生于1962年,最初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等高校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工作,1999年开始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编辑。从2008年起,负责该报的社会科学版面,2012年成为该报副刊的副主编。同年,他被《媒体杂志》(Medium Magazin)授予科学领域年度记者奖。2015年,于尔根•考伯成为《法兰克福汇报》的联合出版人。

【译者简介】

吴宁,北京大学西语系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讲师和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中国中心高级讲师,现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译有《西方通史:当前时代》《德意志之魂》(合译)和《技术伦理学手册》。

作品目录

导 言 为什么马克斯•韦伯应当引起我们的兴趣
第一章 广大市民阶级的一员
第二章 童年和少年
第三章 柏林、自由主义和学术文化
第四章 在印第安人、极端基督徒和大兵中间
第五章 无限贸易公司和罗马地产交易市场
第六章 失意的港湾和激情的浪潮
第七章 农业工人、股票投机商和“缺乏政治意识的小市民”
第八章 “世界上神经最紧张的人”
第九章 由禁欲主义走向世界主宰
第十章 易洛魁人的国家、腓特烈•威廉四世的裁缝和歌德情书的客观性
第十一章 既心灵相通又观点不同的人
第十二章 有志者,成英雄
第十三章 越过大西洋的社会旅行家
第十四章 绅士、罗特医生和种族问题
第十五章 世界级村庄和它的社交精神生活
第十六章 阿尔弗雷德、卡夫卡与国家机器
第十七章 满世界都在谈论性爱问题
第十八章 艾尔泽与生活乱七八糟的人
第十九章 音乐女神社会学、米娜和音高的差别
第二十章 一个情绪容易激动的人?
第二十一章 统治的时代、维恩-斯特凡修道院和作为军队组织的社会民主党
第二十二章 俄国、社会主义和有组织的社会
第二十三章 价值之神
第二十四章 因为什么而死与为了什么而死
第二十五章 世界观的大卖场
第二十六章 思想意识的大剧场
第二十七章 迟到的青年时代和血腥的假面舞会——马克斯•韦伯与苏维埃共和国
第二十八章 终结
经典人物是如何产生的?
高尚的虚无主义者、他的影响和问题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于尔根•考伯(Jürgen Kaube)生于1962年,最初在德国比勒菲尔德大学等高校从事社会学的教学工作,1999年开始在《法兰克福汇报》担任编辑。从2008年起,负责该报的社会科学版面,2012年成为该报副刊的副主编。同年,他被《媒体杂志》(Medium Magazin)授予科学领域年度记者奖。2015年,于尔根•考伯成为《法兰克福汇报》的联合出版人。

【译者简介】

吴宁,北京大学西语系日耳曼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获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大学西语系德语专业讲师和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中国中心高级讲师,现旅居奥地利萨尔茨堡。译有《西方通史:当前时代》《德意志之魂》(合译)和《技术伦理学手册》。

精彩摘录

因为,如果听话服从是用面包换取的,那你认为,自由在哪里呢?你回答说,人不是单靠面包活着。但你知道吗地下的鬼神正是借面包的名义起来反抗你,与你较量并打败你费奥多尔·M。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克斯・韦伯对有超凡个人魅力的统治历史的浓厚兴趣,只有在他对未来的悲观预测的背景之下才好理解。他不仅担心人们有天“会像古代埃及国家的费拉赫人一样”不得不手无策地服于一种“未来的奴性”,而且担心现代社会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理性而完全僵化:在这样的社会中,有意识的决定战胜了传统,市民阶级的工作效益伦理取得了对封建统治的胜利。但是,现代社会最后都把这些胜利诠释为异化现象。新型的专门家具有解决非同寻常问题的能力,但同时他又被“盲目的操作”击败,而且政治上被动消极。于是,各种团体组织应运而生,它们上升为社会的真正活跃分子,可以被委以各种任务,甚至是对整个大陆进行开发的任务。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阻碍一切个人主动性的官僚主义。在韦伯看来,人们“像羊群一样”受人管理,因为他们把自己的牵挂维系在日子过得好坏之上。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一种现代的奴隶制度由此而生。在这种制度中,被统治者用他们的自由与技术优和物质利益做了交换。于是就出现了“缺乏精神的专门家和不讲良心的享乐者”

——引自章节:第二十二章俄国、社会主义和有组织的社会


19世纪,学术界的派系是标志性的现象。基于不同的学科专业和地点,新一辈的学者成了各种派系的成员,诸如“哥廷根宗教史学派”“菜比锡印欧语言学派”“马堡新康德主义学派”或“图宾根神学学派”等。这些学派有一个或几个学术领袖,他们传授特定的理论和方法。这些被发展出来的理论和方法与其他的或是学校中通常传授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一种特殊的对時,而且,大学的人才招政策也以之为基点。虽然这种派系形成的方式不是独一无二的标志性现象,但在19世纪的德国人文科学领域具有典型的意义。然而到了20世纪,越来越多的“主义”或是后来所谓的各种“范式”取代了这种作用: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实证主义、批判理性主义、行为主义、功能主义、社会历史、语言分析等,不ー而足。所有这些主义都表示范围广泛的、与其说是建立在局部的知识教育不如说是建立在文献阅读基础上的理论关联性。许多学者都参与了这些理论田野的开垦,他们之间常常并不相识,而且也常常不是师生关系,因为他们属于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

——引自章节:第十五章世界级村庄和它的社交精神生活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