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推荐
日语文学翻译大家、村上春树译者施小炜论文学与翻译,著名翻译家陆求实精心编选、推荐。
------------------------------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施小炜论村上春树、全息翻译、日本文学、文化现象等内容的随笔、评论和序跋共59 篇,是作者翻译实践经验的总结,也介绍了许多日本当代文学作品和奖项,更从社会和文化层面为翻译作品的读者说明线索和背景。正如翻译在“赏音者”得“孤桐”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样,本书亦可为读者理解翻译问题本身提供丰富的素材、新鲜的视角和独到的见解。
------------------------------
编辑推荐
*翻译高手论翻译 —— 旁征博引,不拘一格,见解独到,干货满满
*著名学者谈文学 —— 文风幽默风趣,内容杂而不乱,带领读者走入文学“第一现场”
*资深书虫述书事 —— 作家作品,故人故事,无所不谈,妙趣横生
*东瀛旅人忆往昔 —— 深情回顾客居他乡的岁月,以观察者之眼洞察异国文化
-------------------------------
“燋爨”来自刘禹锡诗句“古来赏音者,燋爨得孤桐”。燋,此处或当读若zhuó,古文通“灼”,意即“火烧”;爨,音cuàn,此处亦应作“烧”解,或解作“烧火做饭”;孤桐,当指古代的名琴“焦尾琴”······刘禹锡是借了“孤桐琴”来比喻翻译,强调了恰恰正是在历经磨难、看似焦头烂额不忍卒读的译文(“燋爨”)之中,真正的行家里手(“赏音者”)能够演奏出(“得”)妙不可言的美(“孤桐”)来。
——摘自《且说“投胎转世”》,收录于《燋爨集》
施小炜,学者、翻译家,旅日多年。著译颇丰,代表作有随笔集《东篱撷樱》、论文集《日本文学散论》、译著《老师的提包》《1Q84》《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等。
教典与诗歌一一其实恐怕不独教典与诗歌,只怕文学全般、文化全般尽皆如此一是不可翻译、不可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能够换,或日翻译的,只有“事实”,比如文学文本中传达的“事实”,而已;而“事实”本身并不直接等于“文学”,或者说“事实”往往并不天然地具备“文学性”;在翻译中,原著所传达的事实可以转达,而原著自身的文学性每每是与某种语言特有的色彩感,音乐感,美感,(从时间纵轴来看则有)由历史积淀带来的、难为外人所理解的重层意义,(从空间横轴去看又有)由地域、族群文化特色造成的疏离感或亲近感等诸多为那种语言文字所独有、无法转换为别种语言的要素,密不可分的,因而不可转达。其实,翻译往往就是一个寻找语言“替代品”的过程,而替代品说到底无非是替代品而已,不可能做到与原物一模一样、一般无二。有时替代品甚至是找不到的,这时我们就只能尝试着说明、解释,这样一来,就更加不是原物了。非但不是原物,甚至连原物的对应物都不是。
——引自章节:闲话翻译/3
按:投胎,本是佛家信仰。《楞严经》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佛教认为灵性不灭,故有前世、今世和来世。人的躯体不过就像他居住的房屋一样,生死不过是一个舍此取彼的过程。“投胎”这一概念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有之,叫作“夺舍”。民间直有“投胎转世”的说法,认为一切生灵死后或死后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其灵魂会找到个新的载体(可能是另一个人,也可能是其他生灵),组成一个新的生命。《左传・昭公七年》中就有记载:“子产日:(略)人生始化日魄,既生魄,阳日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说的就是子产(?一前522)认为灵魂(魂魄)能够凭依于别人肉体,借体重生。而灵魂获得新生后,其前世的记忆一般都会被遗忘。明朝李贽(15271602)《续焚书・卷一・与周友山书》中即有言:“且戒禅师纵不济事,定胜子瞻几倍,一来苏家投胎,便不复记忆前身前事,赖参寂诸禅激发,始能说得几句义理禅耳,其不及戒禅师,不言又可知也。”说的便是五祖寺的师戒禅师(生寂年未详)投胎做了苏老泉苏(100-106)的儿子,转世成为东坡居苏轼,但是前世做和尚的记忆却是一丁点也没有了。
——引自章节:且说“投胎转世”/89
眼科学住院医师手册 内容简介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眼科作为一门独立的临床医学专科得到了飞速发展。本书以住院医师日常工作程序为线索,帮助医学生完成从学习教科书到规...
著者略歴 (「BOOK著者紹介情報」より)松岡 なつき2月2日生まれ。東京都出身(本データはこの書籍が刊行された当時に掲載されていたものです)
The definitive, dramatic untold story of the Chernobyl nuclear power plant disas...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沈从...
张晨静(知果)《B端思维:产品经理的自我修炼》作者,浙江工商大学艺术系设计学硕士,运营自有公众号“知果日记”。长期深耕B端一线,主攻To B产品规划、产品设计与...
亦舒,原名倪亦舒,1946年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鎮海,兩歲來港定居,曾就讀嘉道理小學、北角官小,中學畢業於何東女子職業中學,十五歲開始寫稿,第一篇小說刊登在《西點...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成就举世公认。21部长片,在许多影迷心中,部部经典。五十二岁的人生,他把自己献给了挚爱的电影。弗朗索瓦·特吕弗是怎样一个人呢?外界历来有种...
男人和女人所有的冲突,所有的矛盾,所有的误会……最大的元凶就是男人的所谓“性别标签”——“像个男人那样”《我的男人,你究竟在想什么?》是《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
犬猫混合感染症防治 本书特色 《犬猫混合感染症防治》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犬猫混合感染症防治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的犬、猫多种混合感染症主要包括发病简况、病因...
婚姻关系与家庭关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配偶之间是婚姻关系,同时也是家庭关系,广义的家庭关系又包括婚姻、血亲、姻亲、收养
这是一部登山史,更是一部人类与高山的情感史。作者从童年时在外祖父母家捉迷藏的乐趣泛起涟漪,渐渐扩散到月夜里无心翻起有关登山书籍时的心潮澎湃,继而讲到亘古至今西方...
殊能将之(Syunō Masayuki)1964年出生于日本福井县,名古屋大学理学部肄业。不为读者熟悉的神秘作家,笔名来源于《楚辞》中《天问》一篇的“何冯弓挟矢...
2009年创办的“香港国际诗歌之夜”迄今已历十周年,已成为国际诗歌的盛事。2019年第六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共邀请30位著名的国际和华语诗人共聚一堂朗诵、分享...
千山茶客,潇湘书院签约作者,其文笔大气中不乏细腻,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已出版:《盛世王妃》《盛世王妃(终结篇)》《将门嫡女之定乾坤》《嫡嫁千金》。新...
杏林碎金录-30年皮外科秘典真传 本书特色 作者徐书从医三十余年,先后师从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国医大师李士懋、田淑霄夫妇,苏北家传三代中医外科名家陈瑞山先生,河...
李洪文,男,滨城葫芦岛人,辽宁作家协会会员,葫芦岛市连山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发文千万字,已出版图书《任正非:九死一生的坚持》《袁隆平:中国神农的世界传奇》等。
秦家懿(1934一 )女,生于中国上海,曾在澳洲国立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执教,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宗教学与东亚学教授。著作包括:《王阳明》、《儒与耶...
从京都到东京,跟随川端的步伐,发现更美丽的日本:伊豆,诗之国,传世佳篇《伊豆的舞女》的泉源;浅草,一头充满活力的野兽,敏感而大胆,东京的欢乐旋涡;西国的京都、大...
本书为哈佛经济学家推理系列第一本。在加勒比海林木繁茂的圣约翰岛上,月桂湾蔗园饭店是个理想的度假胜地──看来是如此。但是对于前来度假的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斯皮...
沈复(1763—1822后),字三白,号梅逸,江苏长洲(今苏州)人,清代散文家。其性格爽直,落拓不羁,不事科举,以行商、书客、幕僚、名士终身。嘉庆中曾随齐鲲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