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末路

红学末路

作者:克非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年:2005-01-01

评分:5分

ISBN:7536667973

所属分类:文学理论

书刊介绍

红学末路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严肃而有趣的颇见思辨功力的学术著作。读者会从中看到:红学界许多饱学之士,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如何为一个专事造伪的骗于脂砚斋所骗所迷惑,那骗子所玩弄的仿佛天衣无缝的花招,如何地一个个被揭穿被戳破。作者花了十年的工夫深入研究,从多个方面细致地有理有据地搞露脂本、脂批、脂砚斋的同时,也同样细致地有理有据地揭示了自胡适以来的新红学的诸多荒谬和缺乏普通常识之处。作品宣告新红学无异于沙上建塔,走向末路。
片断:
(六)三个脂本的产生在何时间段?
那么,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三个脂批本呢?它们不是印刷本,而是手抄本,但却加有许多批语的,姓什么时间段的产物?我的看法是:不在上述的五个时间段内,而是第五时间段以后的产物,即世上有了其他《红楼梦人《石头记》加评本之后,才有三个脂本。脂批有云:“诸公之批自是诸公眼界,脂斋之批亦有脂斋取乐处”,透露出了这方向的情况。是先有“诸公之批”,后才有“脂斋之批”的,他是在拿自己之批与已经问世的“诸公之批”作对照;如果“诸公之批”在其后,他见不到,当然就不会有这种举动了。其他人先出的带批的本子,无疑是印刷本,而不是手抄本,不然他看不到;看不到当然也就无从那样说起。说他看不到,是因为手抄本数量总是极少:印刷本则就不同了,覆盖面远非手抄本可比,要看到很容易。
这样,值提深思,也值得深迫的事情来了:从什么时候起,世上开始有带批语的《红楼梦》或《石头记》印刷本?在清王朝的哪朝哪代,总不会在曹雪芹活着的时候吧?

红学末路 本书特色

我非红学界之人,平生只是嗜红而已。曹雪芹的红楼,确实是古今中外少有的奇书,不仅能给人以高度的艺术享受,拓宽人的视野,增加人的智慧,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在我的感觉里,它还能安神,养心,正性。偶遇小恙,烦躁不适,或因什么横积于胸,抑郁不快,便独自坐下,静读红楼。待到渐入佳境,沉浸其中,随书意走神驰,身。心两忘。时间一长,不知不觉有了调整,往往获得奇效。20世纪90年代初期,病风加剧,反复发作,多番甩在床上,动辄旬月。为转移神经,抵抗剧痛,照习惯求诸红楼。关连而及,又重读脂本,再品脂批,拜阅红坛各家的文章和专著。毫不讳言,因惑于众说。在那之前,我也是脂砚斋、脂批、脂本的迷信者。这次重读重温,大概由于时间长,持续而为,旨在深入其中,定在其内,求得神经避难之地,竭力不让神志他移,所阅数量多而集中,方便比较易于吸收,易于激发思考,等等因素吧,渐读渐思,渐觉有点不对:诸多脂批虽然言之凿凿,但连贯而看,往往前后矛盾,互相抵晤,斗不上排;有的则显然是违反常识的无稽之谈,或生拉活扯的牵强附会。不禁引起探究的兴趣,越探究,越疑惑,进而骇怪莫名,仿佛无意间拿上了那柄神秘的“风月宝鉴”,从这一面看,脂砚斋的确是个大美人,另一面看,这位大美人却是个丑陋不堪的骷髅儿。再联系着占据红坛统治地位的新红学派,自开山祖师胡适始作源,随后,愈演愈烈,历数十年而不衰的尊脂崇脂,弘脂扬脂,直至将脂砚斋捧为神圣、奉脂批为圭桌……

红学末路 目录

自序
题记
**章几个需要弄清的问题
第二章冯其庸对三个脂本的说道弘扬辩护
本书作者的问难和讨教
第三章论甲戌本:
故意整残的伪文物
两条割不掉的臭鼻子
活刚“孙于”的假“祖父”
伪造的假文物
第四章冯其庸的双头怪马:
对庚辰本、已卯本来历的种种互相矛盾的说法
本书作者的指漏
第五章名词·概念·常识
第六黄庚辰本、已卯本——
两个被敌意整残的本子
第七章两则极为“重要”的谎言
土作坊的产品
第八章质疑恰亲王府本
第九章曹雪芹的手稿本与三个脂本绝对无关系
第十章伪批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