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作者:佀化强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0-12-07

评分:5分

ISBN:9787542638755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内容简介

英国不成文的宪法以及美国“看不见”的宪法究竟是什么?违宪审查以及合宪性推定的起源何在?世界宪政的发源地为什么是英国而不是欧洲大陆?西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为什么呈现出迥异的面孔?……这就是本书要回答的问题:以140余部中世纪的古英文、拉丁文**手资料和280余部现代英文第二手资料为基础,作者以独特的视觉,以基督教神学良心的两个含义为主线,带领我们穿越基督教1800余年的时光隧道,穿越神学、哲学、法学尤其是宪政和司法诉讼乃至证据法的重重迷宫,来到近现代。找个时间,放下手头的事情,静静阅读本书的主题——良心,相信你会感到心灵的震撼:不仅仅对传统法学学说的彻底颠覆,是解开诸多不解之谜的钥匙,更是洞察西方哲学、法学、政治、诉讼制度、证据制度独特之处的*好视角。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本书特色

英国不成文的宪法以及美国“看不见”的宪法究竟是什么?违宪审查以及合宪性推定的起源何在?世界宪政的发源地为什么是英国而不是欧洲大陆?西方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为什么呈现出迥异的面孔?……这就是佀化强所著的《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要回答的问题:以140余部中世纪的古英文、拉丁文**手资料和280余部现代英文第二手资料为基础,作者以独特的视觉,以基督教神学良心的两个含义为主线,带领我们穿越基督教1800余年的时光隧道,穿越神学、哲学、法学尤其是宪政和司法诉讼乃至证据法的重重迷宫,来到近现代。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目录

绪论第1章基督教神学文化对刑事诉讼影响的核心要素I:“良心与圣灵”――公元1世纪一13世纪/211.1圣灵/221.1.1旧约中的圣灵/221.1.2新约中的圣灵/241.1.3后使徒时代的圣灵/301.2基督教的良心/321.2.1前基督教时代的良心/321.2.2基督教良心/341.3中世纪良心与圣灵的缺失/43第2章基督教神学文化对刑事诉讼影响的核心要素II:血罪观念/5 22.1基督教文化中的“血罪观念”与刑事司法观:法官等于谋杀犯,刑事司法等于谋杀/522.1.1基督教的“血罪观念”/532.1.2基督教刑事审判观:对死刑、流血判决的排斥/562.1.3对刑事审判行为的恐惧与拒绝/612.2“血罪观念”与早期审判正义化原则的形成/622.2.1从“血罪观念”到刑事诉讼:《约翰福音》5:30与安布罗斯的贡献/622.2.2奥古斯丁“法官身份区分”与布道篇351/652.3“血罪观念”与“良心”对西方刑事诉讼的影响/682.3.1“程序杀人之道”/682.3.2“血罪观念”与“公共良心”:刑事诉讼、证据法的神学根基/702.3.3“圣灵等于良心”、道德意义上的“良心”与两大法系的实质差异/90第3章“血罪观念”与神明裁判:6世纪一13世纪的世俗重罪司法/913.1神明裁判制度之前的裁判方式/913.1.1罗马共和时代的证据制度/913.1.2帝国时代:从自由评价证据到初见端倪的法定证据/933.2中世纪神明裁判的“非理性之维”:为司法者提供免受“血罪”惩罚的设计旨趣/943.2.1事实、法律、判决结果的一体性:避免事实裁判、法律适用的概括性司法设计/953.2.2对案件事实裁判的故意规避:流血案件“非理性证据制度”V.轻罪、民事案件理性证据/963.2.3程序模式、证据方法与犯罪类型对应化:减少、杜绝司法者对程序法、实体法适用的主观介入与司法裁量/1033.2.4不确定的中间判决,“判决先于证据”的倒置司法模式:减轻司法者罪感的特殊程序设计/1053.3中世纪神明裁判的“理性之维”:获致案件真实、实现实体正义的方式――以形式理性、数字理性实现实质理性/1073.3.1推定制度的特殊功能:上帝的审判还是人的审判?/1083.3.2数字理性与形式理性:实体判决、证明标准的客观化、数字化――从质到量的转换,实体判决的预先设定/1123.3.3形式理性、数字理性实现实质理性的保障基础与特殊机制/118第4章天主教决疑法(良心原则)与欧洲大陆纠问制精神/1234.112世纪至13世纪“良心”的分化与中世纪自然法的命运/1244.1.112世纪阿贝拉尔/1244.1.2彼得?伦巴第:理性火花;Synderesis的导入者/1264.1.3Stephen Langton:Synderesis=抽象原则,理性=具体情况/1294.1.4Philip the Chancellor:Synderesis与Conscience的区分/1294.1.5Bonaventure:Conscientia=永不出错、抽象的Synderesis+出错的欲望和错误的理性/1344.1.6阿奎那:Conscientia=从抽象原则到具体案例的运用=实现原则的行为/1404.216―17世纪天主教决疑法/1514.2.1“可能性原则”的提出/1524.2.2“可能性原则”的完善/1554.3天主教决疑法及其路径对纠问制、证据法的影响/156第5章欧洲大陆纠问制/1635.1纠问制创制的原因/1635.2事实调查模式的选择:欧洲大陆与英国/1665.3欧洲大陆“秘密、分别调查证人”模式的构建/1725.4走出法庭大门:General Inquisition与Special Inquisition之区分/1745.5Special Inquisition阶段:传闻规则中“证人=法官”、“证人证言=司法判决”/1855.5.1古希腊/1895.5.2前基督教时代的罗马法:共和、经典时代传闻规则的缺失/1925.5.3帝国后期的罗马法:/1965.5.4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教会法传闻规则:第二部曲的谱写/2045.5.59世纪造假者的《伪艾西多尔教令集》:传闻规则的强调及其功能――第二部曲的高潮与普及的基石/2095.5.69―12世纪教会法正当程序的发展:第二要素的推广/2185.5.711―12世纪的注释法学派、罗马教会法学家的尴尬:“知道的”V.“看到的、听到的”,“听到的”V“传闻”/2245.5.813世纪后期传闻规则在大陆世俗刑事审判中的功能转变:“证人证言”代替“事实裁判”,“证人”代替“法官”――传闻规则第三部曲的完成/2315.5.9英国“证人代替法官”:知情陪审团与传闻规则的双轨制――一个附带的考察/2635.5.10小结:传闻规则发展三部曲与证据法学的反思/2645.6上诉制度:重审型上诉;当然上诉制度/2725.7求助庭外专家与案卷移送制度(Aktenversendung)/280第6章16―17世纪清教决疑法、良心原则对英国宪政、刑事司法的影响]/2846.1“血罪观念”与死刑案件中陪审团制度传统的形成:笼统判决之形式;无罪判决上诉制度的缺失/2846.1.1具体判决V.笼统判决;事实问题V.法律问题/2856.1.2无罪判决上诉制度的阙如/2916.2英国国教、清教的决疑法与良心原则:陪审团转型的神学背景/2936.2.1英国国教Caroline神学中的良心和圣灵/2946.2.2清教决疑法中的良心和圣灵/2976.3英国决疑法和良心原则的特点及其对宪政、刑事诉讼、证据法的贡献:基于和欧洲大陆天主教的比较/3046.3.1良心的定义和功能/3046.3.2避罪的路径选择及其影响:自由主义V.权威主义/3096.3.3自己正确的良心V.他人错误的良心/3226.3.4英国与欧洲大陆:“个人良心至上”v.“公共良心至上”/3246.3.5英国“知悉事实”意义上的良心义务:服从知悉的事实真相还是服从(伪)证据/3316.3.6英国与欧洲大陆:内在的个人良心V.外在的自然法/3396.3.7英国“知悉上帝旨意”意义上的道德良心之义务:“服从上帝(个人良心)还是服从人(世俗权威、世俗法律)?”/3456.3.8基督教良心的外在义务与世俗法律的合宪性推定:为了上帝而服从世俗法律/372第7章英国神学中的良心原则与17世纪陪审团角色的转变:从“血罪责任承担者”到“自由堡垒”――事实与法律的区分与融合,笼统判决与具体判决(I)/3817.1“平等派”李尔本系列案件对陪审团的影响/3837.1.1平等派的宗教背景:平等派的良心与抵制专制义务/3837.1.21649年前李尔本审判:反对议会审判,坚持陪审团审判事实问题、法官裁判法律问题/3907.1.31649年审判及其争论/3937.1.41653年审判/4037.2贵格教William Penn and Mead案件:良心与法律,法律问题与事实问题,笼统判决与具体判决/4157.2.1惊心动魄的法庭审判:陪审团良心与不正义法律的博弈/4157.2.21670―1671年对Penn案件的争议和辩论:法律问题V.事实问题;具体判决V.笼统判决;惩罚陪审员的正当性/4237.3沃恩法官与布谢尔案件:伟大的法官与良心至上的陪审员/4457.41678―1688年辉格党诽谤罪、叛国罪案/4597.4.1Benjamin Harris案件与John Howles的The Englishrnans Right/4617.4.2Francis Smith煽动性诽谤罪案与Hawles的The Grand-Jury-Man's Oath and Office Explained/4737.4.31681年叛国罪审判及其争议/4757.51688年七教士案:目的、恶意的事实归属/500第8章英国神学的良心原则与18世纪陪审团角色的转变:从“血罪责任承担者”到“自由堡垒”――事实与法律的区分与融合,笼统判决与具体判决,上诉制度的模式(II)/5048.11704―1752年:回归17世纪司法传统/5058.21752―1763年:William Owen案件及其争议/5068.31763―1783年John wilkes和Junius系列案/5168.3.1No.45 of The North Briton/5178.3.2Junius系列案/5278.41783―1793年:William Shipley(St.Asaph)案与1792年Fox Llibel Act――尘埃落定/536第9章历史的经验/5619.1千年历史的一个“悖论”:西方刑事诉讼两张面孔的形成――基于基督教良心的两个“含义”/5619.2宪政框架中的刑事诉讼及其使命:圣灵、良心与司法权/5709.3罪与罪者的分离,关爱“迷途羔羊”/5819.4现代哲学理性主义传统与内部之眼的再造/5879.5中世纪“正当程序”的三重维度与司法“整洁性”/5899.6中西诉讼文化的比较:画蛇添足的小结与寥寥数语/595参考文献/604致谢/626

形式与神韵-基督教良心与宪政.刑事诉讼 作者简介

佀化强,湘潭大学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并公派留学美国Fordham大学法学院一年。数年来,一直带着“好奇心”和“怪异的猜想”在“看不见的领域”的探索。在《政大法学评论》(台湾TSSCI)、《法学家》、《清华法学》、《刑事法评论》、《诉讼法学研究》等期(集)刊发表论文数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