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无神论是近代的发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吗?其实,早在启蒙之光把疑神的种子播洒到欧洲这片基督教传统深厚的土地之前,无神论在希腊世界就是公众辩论的严肃话题。
作者蒂姆·惠特马什在这部《与神作战》中,把笔触深入古代地中海世界,勾勒出历经千年历史巨变的希腊无神论,再现众多哲人的思想风采。他们中既有或许是第一位坦承自己无神论立场的迪亚格拉斯,以及第一位唯物论者德谟克利特,又有伊壁鸠鲁及其追随者。在书中还可以看到早期基督徒如何撇清自己同无神论的关系,进而压制怀疑上帝的思想。
这是一部内容权威、大胆的作品,既具挑战性,又散发悲悯情怀。在作者看来,人类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多元的文化和宗教,以及自由的争论。
【本书获誉】
现代人对于无神论问题的讨论大多泛泛而谈,蒂姆•惠特马什对于古代世界无神论却做出一番洞幽察微的探索。读到这样的书真是太棒了。——玛丽·比尔德(Mary Beard)
《与神作战》及时且精彩生动地提示人们无神论与宗教信仰同样古老。怀疑主义……就在那个充满刺激和斗志的古雅典完全形成,并渴望一战。——《大转向:世界如何步入现代》(The Swerve: How the World Became Modern ),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
早在人类理性最伟大的洞见得到现代科学的实证支持之前很久,就有人质疑超自然现象。随作者去了解这些先贤是一种纯然的快乐。——《自由思想家:美国世俗主义的历史》(Freethinkers: A History of American Secularism ),苏珊·雅各比(Susan Jacoby),
《与神作战》一书以渊博的学识和优雅悦人的文字,讲述了一段古希腊罗马时代无神论的历史,当代宗教和世俗主义之争一时竟成热门话题。——《柏拉图为何写作》(Why Plato Wrote ), 丹妮尔·S. 艾伦(Danielle S. Allen)
[英]蒂姆·惠特马什(Tim Whitmarsh),剑桥大学莱文蒂斯(A. G. Leventis)教席希腊文化教授,曾作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受邀参加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台和电视节目,并为《卫报》(Guardian)、《泰晤士报·文学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伦敦书评》(London Review of Books)以及《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撰稿。
在希腊、罗马历史上,政治权威第一次系统进占居民个人思想和内心世界,评判他们的信仰是否有悖于法定正统标准,并决定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引自章节:第16章 基督徒、异教徒及其他无神论者
直到18世纪以后,无神论才在西方蓬勃发展起来,因为社会需要它发挥作用:对于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的先进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而言,把知识和道德权威从神职人员手中转移到科学技术专家手中成为一种必须,正是这种社会功能使无神论得以成为一场由单独的无神论者个体聚合而成的运动。古代希腊的情况在两方面都有所不同。首先,那里最初并不存在一个垄断文字和知识的僧侣阶层,因此,无神论不必攻击僧侣的权威。由僧侣们把持的知识只有一种,即如何通过神谕和预言去知晓未来。其次,虽然当时的技术在建筑、水利、攻城术、医药等诸多领域都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没有形成依靠创新而实现进步的群体性社会理想。希腊人从没设想过未来技术与现在会有什么不同,也没有产生过科幻作品。当他们想要描摹出一个按照不同规则运行的社会时,所能想到的,要么是唤起深藏的历史记忆,要么是去虚构一个遥远的国度。结果,科学与宗教之间为引领未来社会而展开的斗争,反倒没有什么意义。
——引自章节:第14章 虚拟网络
《牛津通识读本:人口学(中文版)》内容简介:本书对人口学研究的主要方面做了提纲挈领式的介绍,着重阐述了人口学家如何运用不同
趣味社会学 内容简介 在任何现代社会中,按照我们对社会动力的理解,时尚和趣味处于中心地位。在这部关于社会生活的专著中,尤卡·格罗瑙运用凡勃伦、西美尔和利奥塔斯社...
本书是西方现代思想丛书的第十六种,也是本丛书第二次选译米瑟斯的著作。书中具体包括了: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孤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民族社会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社...
手机报集萃-最富阅读价值的内容-(中英对照) 本书特色 ⊙选取chinadaily手机报*富阅读价值的内容⊙chinadaily手机报向目标读者全力推荐⊙英语轻...
章实斋先生年谱 戴东原的哲学 本书特色 本书收入胡适两本清代学术史研究的名作,从史事重建与学术脉络梳理的角度对戴震与章学诚这两位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上的巨匠进行了...
东西两场访书记 内容简介 俞晓群、陆灏和我,在将近二十年前就有过一次“三结义”。那时,我刚要“退居二线”,但是贼心不死,还想做事。更主要的,是多年的出版工作让我...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赴埃及考古和研究”成功立项。作为重大项目的一个环节,考古所科研处组织和聘请国外和国内六位埃及学家做了十三场学术报告,...
解读蒂利:查尔斯·蒂利的政治转型研究与美国历史社会学的发展 本书特色 孙琇编著的《解读蒂利--查尔斯·蒂利的政治转型研究与美国历史社会学的发展》共分五章。**章...
1993-2002-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 本书特色 《解码中国形象(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中国报道比较1993-2002)》:中国报...
江淮雁斋读书志 本书特色 《江淮雁斋读书志》:正月里来旧书香(1840-1948年)从“来薰阁”到“通学斋”不可重做的一份中日汉籍交流史作业悲情方志半世纪(19...
面具下的日本人 内容简介 以深入肌理的文化映照,投射一个真实可信的日本。何为真实的日本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表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性根源?金两基...
作品目录中译版序鸣谢导言第一章 社会学与宗教第二章 时间和地点第三章 通过社会习得宗教第四章 宗教还是邪教?第五章 社会生活
施坚雅(G.WilliamSkinner,1925-2008)1925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54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
中国版本文化丛书:活字本 (插图珍藏本) 内容简介 《活字本》结合多幅插图和书影,对中国活字《活字本》籍进行介绍,阐述了文献记载的活字印刷术,以及活字与活字印本...
厚黑学(李宗吾著) 本书特色 首次以“台北图书馆”镇官精品《厚黑学》完整手高为底本整理出版。从字里行间真正感悟李宗吾原版《厚黑学。的精髓,台湾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
自媒体时代的公民新闻 本书特色 社会科学的研究离不开演绎和推理,因此概念明确就成为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现在有些议题貌似争论得很激烈,但常常是你说你的,我...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1880年1月26日—1964年4月5日),国人称其为“麦帅”,美国少有的军事天才、政治家,1944年授衔五星上将。1930年代任美国陆军参...
网络文化通论 本书特色 李文明、吕福玉编著的这本《网络文化通论》以十一章篇幅,分别介绍了网络文化界定,网络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行为,网络文化心态,网络文化制度,网...
文化人类学 本书特色 刘其伟编著的的《文化人类学》是他对文化人类学既往研究和实践所做的扼要整理,同时对“应用人类学”及其未来开拓的分野与学术研究方向,也...
民国名报撷珍-社会聚焦 本书特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