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能會摸到爛牌,
把手上的爛牌打好,是我們一生唯一能做的事情。」--馬家輝
四年前席捲影視文化圈的香港三部曲《龍頭鳳尾》續集登場。
鴛鴦六七四,表面上是賭桌牌九局裡的四張牌,兩張六與一張七一張四,
這本是毫無贏面的一手爛牌,就像江湖男女的人生。
馬家輝以爛牌為喻,寫灣仔江湖男女跟出身賭,跟時機賭也跟命運賭,
即使與時代對峙,亂世中他們仍信守著自己的一點真。
跟你對賭的,並非其他,而是命運,只是命運。
馬家輝深情力作 2020年最強華語小說
《鴛鴦六七四》是馬家輝繼一鳴驚人的小說處女作《龍頭鳳尾》後,時隔四年再度寫香港幫派、警政、歷史的力作。有別於傳統文學寫江湖的隔靴搔癢,以貼近俗世的目光,打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以獨到的歷史觀察,描繪出香港濃縮了華人近代史東西交會、社會底層紛亂共生的迷人光景。
《龍頭鳳尾》寫的是上個世紀3、40年代的香港,寫到日本佔領香港,陸南才死於一場盟軍轟炸。三年八個月後,香港再度成為英國殖民地,而此時的孫興社龍頭陸南才已經不在。其弟陸北風與管帳的哨牙炳在二戰後逃港潮與幫派治理下的香港,重新尋覓一片江湖地。《鴛鴦六七四》寫的正是這段二戰後香港在國共英勢力暗潮洶湧下,港島九龍幫派各據地盤,各擁其主,黑白兩道難辨忠義的時代,也寫一對江湖鴛鴦:阿冰與哨牙炳在亂世中不可避免的背叛與始終不渝的恩情。
馬家輝
1963年生,香港灣仔人也。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社會科學碩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社會學博士。曾任職廣告公司、出版社、雜誌社、報社、大學,曾以為自己愛拍電影,曾以為自己愛做研究,曾以為自己喜愛旅行,但現在才知道,最愛的是什麼都不做,只愛偶爾坐在書房內,面對電腦,按鍵寫作。
父親是資深報人馬松柏,他為了李敖,離港赴台。專欄寫作三十餘年,嬉笑怒罵中浪漫多情,年過五十終於決心完成內心最看重的創作形式:小說。
已出版作品有:《死在這裡也不錯》、《愛江湖》、《回不去了》、《中年廢物:唯有躲在戲院裡》、《愛上幾個人渣》,以及與楊照、胡洪俠合著《對照記@1963》三部曲。
其他文章可見於微博「馬家輝在香港」:weibo.com/majiahui
选择了一些,就必须舍弃另一些,只选不弃,最后有的必然只是烦恼。或许生命最困难的决定并非选择而是舍弃,最难过的也并非选择而是舍弃,可是也唯有舍弃才对得起最初的选择,一旦违背了,便无法原谅自己。
——引自第199页
老习惯,拿了一手烂牌,唯一能够做的是把牌打到最好,虽然好的烂牌仍然是烂牌,但他舒坦。换不了牌,换个想法便成了。反正事情的开始和结果往往由天不由人,如果能够做主的时候也不做主,便太对不起自己了。所谓做主,便是相信选择,然后自己选择。人世匆匆几十年,没理由选择让自己不快乐,没理由要跟自己过不去。
——引自第219页
巴菲特投资一生,成为拥有500多亿美元资产的世界第二大富翁,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规模全球第一,是当代最成功的投资大师。古人云,大道至简。巴菲特告诉我们。真...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
The follow-up to Pinker’s groundbreaking 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present...
生物世界的基本规律是演化,演化的核心机制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是基因。亿万年来,细菌在与病毒经久不息的鏖战中,演化出了一套适应性免疫系统:CRISPR。...
关心则乱喜欢轻松浪漫的文风,也执着于严谨合理的结构,写作是快乐并纠结的事。作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星汉灿烂,幸甚至哉》。
深爱的妻子穆晓晨在提出与苏猛离婚的当晚被意外谋杀,苏猛被警方锁定为犯罪嫌疑人。为了洗刷自己的冤屈,苏猛不停奔走查证,寻找能证明自己清白的目击证人朱莉美,却不料又...
辛夷坞,女,80后作家新领军人物,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长居销量排行...
黃坚,江西萍乡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读、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原社科院思想研究室主任黄宣民之侄,大学期间因此直接受教于李泽厚、何兆武、李学勤等名师大家...
1.中年夫人的烦恼“如果您不快乐,请去找里奇蒙街17号的帕克·派恩。”为丈夫七年之痒痛苦流泪的帕金顿太太看到了这句话,而派恩
北宋的太平盛世,春风上国繁华。她是皇帝的爱女,依在父母身边窥帘望去,一时多少人杰:他原本是清俊的少年,穿梭于名臣和高士之间,人生拟是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倏忽十年...
北京音视跳动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曾先后担任沪江网高级架构师、新东方英视频技术专家等。拥有十余年的音视频实时互动直播开发经验及多年团队管理经验。参与设计了多个...
《走我自己的路》是李泽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相当影响的杂著、对谈录。九十年代中叶增订再版,仍颇畅销。今经作者同意,收入近年来的新作,再扩展分为杂著、对谈两集出版。...
老苗,本名苗庆显,中国著名营销专家,冲突战略研究院院长,上海益合营销公司首席顾问,曾协助众多企业及品牌获得营销成功,以雅客、万达、西恩为代表。其操作案例,曾获2...
作品入选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日本著名“鬼才”导演园子温首部随笔集“摧毁形式、任性玩乐的态度,对创作者来说才是最有趣的。”1. 日本著名“鬼才”导演园子温,一直以叛...
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
作品目录激发创作欲望的艺术空间激发创作灵感的办公空间温馨的阳台和充满阳光的办公室创作和心灵的融合纯粹粗犷的艺术设计空间被
干扰素的临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新的、广谱且高效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在临床各科的合理应用,充分地发挥其抗病毒等作用,并减少副作用,降低医药费用。适于医务人员特...
Alfred V. Aho是哥伦比亚大学的Lawrence Gussman计算机科学教授。Aho教授多次获奖,其中包括哥伦比亚校友会颁发的2003年度Great...
泰瑞·哈里森(Terry Harrison),现居英国科兹沃尔德,少年时受到一位杰出的美术老师影响,立志学习绘画,16岁考入法纳姆美术学校,1984年成为专职画...
傅申,海内外知名中国艺术史学者及中国书画鉴定家。1936年生于上海,成长于中国台湾,早年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鉴定工作。后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求学博士学位。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