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乾清门

日暮乾清门

作者:李文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0-6

评分:8.7

ISBN:978720816446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专研晚清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著有《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作品目录

自序
从此君王勤早朝
面对天颜咫尺间——晚清君主的召见
“枢译勇怯无常,国事可知矣”——晚清的军机处与总理衙门
“诸公之祸,肇于搁车矣”——辛酉政变的玄机
宸翰纶音自宫中来——晚清的朱批和上谕
“阅后即付丙”——军机章京的秘密通信
“军机、总署各衙门差使,均宜得一二处”——晚清官场的“鬼使神差”
成为“王佐”——总理衙门的考卷
“太上皇”的烦恼——醇亲王奕譞的心结
“皇华使节耀万邦”——晚清外交官的保举单
“荔秋拘谨畏事,与莼甫抵牾已久”——陈兰彬与留美幼童公案
“合众国之上法”——美国宪法的中译本
使馆有本难念的经——驻外公使的经济账
“假借了武器不肯丢”——被误解的康有为
“为救圣君哭秦庭”——戊戌政变后康有为给窦纳乐的两份文书
“此事非不可办,不能急图耳”——收回威海卫的尝试
举火积薪要自毙?——“皇族内阁”新解
“相如白璧完能否?”——谈退位诏书的署名
“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中英照会中的朝代更替与政府继承
陆徵祥在1919
· · · · · ·

作者简介

李文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专研晚清史、中国近现代政治与外交。著有《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

精彩摘录

次日清晨,小皇帝御案上照例堆满了全国呈报的奏两官皇太后翻阅之后,照往常的做法,发给八大臣去处理等一会儿返还了处理意见,她们仍要照例盖章,毕竟八大臣是大行皇帝饮定的“赞襄政务大臣”,国家政务还得按程序来。然而,一直等到中午,皇太后都没有收到返还的文书她们派人去问,结果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八大臣“搁车”了,也就是罢工不干了!他们还赌气说:“不定是谁来看!”6)这不但是两位皇太后没能想到,即便是先帝也不曾想到的问题。按照成丰帝遗诏,八大臣和皇太后分工明确,前者阅摺拟批,后者钤印确认。如此一来,通过奏摺和军机处制度建立起来的君主乾纲独断之权,在形式上被一分为可当这两个权力发生冲突时,究竞以哪一方为准?根据一般认知,阅摺拟批者毕竟是臣,手握图章者则代表君,前者纵有不如意,也只是闹闹意见,可此刻他们居然以罢工为手段,通迫两宫皇太后就范。这是吃准了小皇帝没法执笔、皇太后又无法批摺的制度漏洞,直把对方当作是章的工具。奏摺无法积压、国事亦不容拖延,里之外传来的前线军报还在等候指示,局面不能一直僵持下去。就这样,两宫皇太后选择了协,她们不情愿地拿出印章,在天那道批判元醇的拟旨上缓缓地上“御赏”和“同道堂”,派人交给八大臣。八大臣得到了想要的结果,快意地发出大笑。军机处章京下议论,八大臣“可谓浑蛋”,甚至断言“此事不久大变,八人断难免祸”。710月26日,经过一番周密安排,承德行在的君臣启程回。小皇帝同两宫皇太后一道,在端华、载垣的陪同下先行抵京。肃顺则护送成丰帝梓宫,向京城开进。11月2日两宫皇太后召见在京的大学士重臣,宣布将载垣等人捉拿问罪。载垣和端华在稍后抵达时,被当场逮捕。当晚,尚在密云的肃顺也被抓捕。当他们被告知“奉拿问”时,天真地问:“我辈未入,诏从何来?”权力运用久了,他们已经产生惯性,认为只有自己才能拟诏,皇太后也无法干涉。没想到,正...

——引自章节:“诸公之祸,肇于搁车矣”——辛酉政变的玄机


人事权力无疑是最为核心的权力,而召见则是人事权的最后一步。……出将入相,是为“了却君王天下事”;为官一方,则是代天子“牧民”。召见的首要意义,便是完成这个授权的宣示。

——引自章节:面对天颜咫尺间——晚清君主的召见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