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性别

现代性的性别

作者:[美] 芮塔·菲尔斯基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6

评分:9.1

ISBN:9787305230288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对女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了创新而激动人心的探索,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现代性理论,并大胆质疑了某些女性主义观点,这些观点或是将现代性妖魔化为内在的父权制的产物,或是假定了一个有关现代社会男性经验和女性经验之间的简单对立。作者将文化历史和文化理论相结合,聚焦于19世纪末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对怀旧、消费、女性书写、大众化的崇高、进化、革命和变态等概念进行了检视。她从比较和跨学科的视角出发,对来自英语、法语和德语传统的大量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文本分析,涉及社会学理论、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小说、颓废文学、政论文章和演讲、性学话语,以及通俗情感小说等多个领域,分析的男性和女性作家包括齐美尔、左拉、萨克-马索克、拉希尔德、玛丽•科雷利、王尔德和奥利芙•施赖纳等。

“得益于菲尔斯基开阔的批评视野和丰富的批评情感,该书提供了对性别和现代性的绝佳思考,而且菲尔斯基最终让我们相信,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必须紧密联系在一起。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书能具有这种兴趣的广度,以及对理论价值变化的警觉。可以说,菲尔斯基以出类拔萃的水准,用后结构主义的方法书写了一部翔实的历史唯物主义佳作。说这本书充满智慧毫不为过:它缜密公允,关注政治,兼收并蓄,又具有令人振奋的跨学科思维。”

——詹妮弗•维克(Jennifer Wicke), 纽约大学

“菲尔斯基向我们证明了性和性别对现代主义/现代性文化的核心意义,她的研究复杂而巧妙,既利用了当代理论,又借助了对手边材料的历史研究。与她先前的论著一样,菲尔斯基展现了扎实的、前沿的学者知识,同时对该领域一些过热的理论话语表现出了良好的冷静态度。她对女性主义、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常见的理论观点的评论总是十分公正,她文笔清晰,论证中闪耀着洞见的火花。”

——安德烈亚斯•许森(Andreas Huyssen),哥伦比亚大学

作品目录

导 论 现代的神话
第一章 现代性和女性主义
第二章 论怀旧:史前女人
第三章 想象的快感:消费的情色和审美
第四章 面具下的男性气概:女性化创作
第五章 爱情、上帝和东方:解读大众化的崇高
第六章 新视野:关于进化和革命的女性主义话语
第七章 性变态的艺术:女性受虐狂和男性赛博格
后记:重写现代
译名对照表
· · · · · ·

作者简介

芮塔•菲尔斯基(Rita Felski,1956— ),曾任《新文学史》主编,弗吉利亚大学英文系教授;美学、文学理论、女性主义理论、文化研究等领域的杰出学者。 1979年获剑桥大学学士学位,1987年获莫纳什大学博士学位。

主要代表作:《批评的极限》《女性主义之后的文学》《创制时间: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性别》《文学之用》《超越女性主义美学:女性主义文学与社会变迁》。

2010年,获古根海姆奖。

2000年,获美国现代语言学会颁发的威廉•帕克•赖利奖。

=========

陈琳,英美文学博士,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外国文学评论》《国外文学》《外国文学》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2019—2020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英文系访学。

但汉松,英美文学博士,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精彩摘录

拉希尔德极具启发性地探索女性的裸露癖(exhibitionism)……裸露癖的快感当然不是纯净的;相反,这种快感源于女性在现代性上的特殊定位,源于她们所处的“被看性”(to-be-looded-at-ness)状态。因此,埃利安特的女性表演唤起了分裂的女性意识,用约翰·伯杰(JohnBerger)的名言来说,即不断观看自身的被观看,按照伯杰的说法,自我审视被描述为女性深度异化的症状,证据是她们无法获得一种不分裂的身份认同。但是,拉希尔德的文本重新评价了女性气质的重要性,并以惊人的方式重新阐释了现代性的性别象征。如果现代主体是分裂的,去中心的,对自我形成所依赖的外在性和文化中介的结构有深刻的自觉,那么女性才是现代个体的典范。

——引自章节:第七章性变态的艺术:女性受虐狂和男性赛博格


女性不再象征无分化的自然和无意识的欲望;相反,由于女性的地位由他者的凝视决定,她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自我意识,而这恰恰是男性不具备的。我在前几章谈到的现代性再现再次有了重大转捩:现在是男性主体怀旧地抓住那个单一的、和谐的虚幻自我不放,女性则体现出了分裂矛盾的双重自我,充分意识到自己是由外在决定的。女性气质被作者展现为真实现代性的高级象征。

——引自章节:第七章性变态的艺术:女性受虐狂和男性赛博格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