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关于痛苦的七堂哲学课

作者:[美]斯科特·塞缪尔森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年:2020-6-1

评分:8.2

ISBN:9787540257477

所属分类:人生哲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斯科特·塞缪尔森(Scott Samuelson)

哲学教师、影评人、电视主持人,埃默里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在爱荷华州的柯克伍德社区学院教哲学,也曾在爱荷华州奥克戴尔监狱为服刑犯人上哲学课。2014,他的第一本书《最深刻的人生:写给大家的哲学导论》一出版便受到读者和哲学界一致好评,荣获2015年“人文学希特奖(Hiett Prize in the Humanities)”。他还有过许多公开演讲和讲座,包括TED演讲《哲学如何救了你一命》。另外,他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旗下电视台KCRG主持了一档周日脱口秀节目《新闻道德视角》。在写作、演讲和教学之余,他还是柯克伍德的一家法国餐厅的副主厨。

作品目录

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第一部分 看待痛苦的三种现代方式
第一堂 根除痛苦 :约翰·穆勒及其功利主义悖论
第二堂 拥抱痛苦 :尼采与永恒轮回
第三堂 为痛苦负责 :汉娜·阿伦特与平庸之恶
插曲 :罪恶问题
第二部分 看待痛苦的四种古典方式
第四堂 痛苦展露无知 :论《约伯记》与自由的意义
第五堂 痛苦用自然弥补我们 :爱比克泰德与感恩存在
插曲 :天堂与地狱
第六堂 痛苦唤醒我们的人性 :孔子的仁与礼
第七堂 痛苦激发艺术灵感 :悉尼·贝谢和蓝调音乐
结论 饱含人性地受苦
悲伤的尾曲
致谢
注释
· · · · · ·

作者简介

斯科特·塞缪尔森(Scott Samuelson)

哲学教师、影评人、电视主持人,埃默里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在爱荷华州的柯克伍德社区学院教哲学,也曾在爱荷华州奥克戴尔监狱为服刑犯人上哲学课。2014,他的第一本书《最深刻的人生:写给大家的哲学导论》一出版便受到读者和哲学界一致好评,荣获2015年“人文学希特奖(Hiett Prize in the Humanities)”。他还有过许多公开演讲和讲座,包括TED演讲《哲学如何救了你一命》。另外,他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旗下电视台KCRG主持了一档周日脱口秀节目《新闻道德视角》。在写作、演讲和教学之余,他还是柯克伍德的一家法国餐厅的副主厨。

精彩摘录

我们越来越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寻求解决痛苦的办法中,这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宗教等制度直面痛苦的理由,而这些制度曾经几乎是我们用来对抗苦难无情袭击的唯一手段。现在,如果宗教的社交和礼拜活动超出一周一小时,就往往被视为科技进步的绊脚石。我们的社会与苦难的关系常常是不健康的。我们倾向于将悲伤、衰老、糟糕的记忆乃至死亡,看作我们灵魂的外来入侵者,因而,我们倾向于用药物麻醉所有疼痛,让自己保持年轻,甚至延迟死亡,直至我们的生命失去意义。我们倾向于把幸福想象成买东西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份认同,因而,工作被视为一种“恶",一种为了消费而进行的单调且重复的劳动,一种最好让机器人完成的苦工。我们倾向于认为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而,在我们眼中,自然不过是我们增强力量的一种资源,或是一只我们关在公园里的宠物。我们倾向于认为,政治就是保证人们的安全,确保经济稳健发展,因而,我们越来越愿意放弃民主的权利,与政府达成霍布斯式的交易,换取安全与繁荣。我们倾向于认为,教育不过是对将来可以赚钱的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知识的装载,因而,人文艺术中直面痛苦的学科,只要不能高效解决问题,我们就不愿意学习(事实上,有人担心这些科目太过残酷,会唤起创伤性经历,或者,我们会将这些学科,这些人类生命的瑰宝,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有趣的是,我们越是将我们的生活看作有待解开的一团苦难的乱麻,我们的娱乐中就越发充斥着梦幻般壮观的死亡和暴力场面,例如,僵尸和《格斗之王》(MortalKombat)我们正逐渐忘却存在的意义。

——引自章节: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我认为,“无意义痛苦”一词说得通,原因有二。首先,我认为一些痛苦确实显得毫无意义,至少乍看如此。尽管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有些苦难是好事,作为人,我们不可能不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苦难,但这些苦难似乎不符合任何通常的善良或意义。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穿痛苦的无意义表象,并最终获取其意义;又或许,我们需要忍受这种看似无意义的痛苦,并且坚信,虽然我们看不到其意义,但它确实存在。不过,对宇宙而言,痛苦或许真的没有意义,而我们必须找到其他方式来应对,或干脆缴械投降。不管怎样,无意义痛苦都是创造意义的旅程的开始。其次,在痛苦的伟大哲学中,我们的痛苦经历的核心总是存在一种悖论、一种辛酸的矛盾——痛苦确实是创造意义的核心,然而,即便我们竭尽全力,一些苦痛还是令人难以忍受、无法理解。所以,我们用来对抗“恶”的主要概念——上帝、自然、人性、艺术,都散发着浓烈的神秘气息。这些概念及其相关的做法,帮助我们理解并接受痛苦。它们蕴含一种突如其来、令人惊讶的崇高感,让我们的理性难以合理地处理其反矛盾性。如果我们的大脑足够活跃,能够体会一些苦难的奥秘,我们便会称其“不公”(有意义但不公),而不是“无意义”(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某些层面上仍毫无意义)。但是,我认为有必要强调,我们要探讨的最重要的苦难的例子,不管它多么有意义,都无法摆脱无意义。比如,我在最后一堂会讲到,蓝调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奴隶制及其遗留问题做出的妥协。奴隶制所带来的苦难在蓝调音乐中获得了意义,这是一种强大的意义,可是奴隶制的苦难依然是毫无意义的——这不仅错,而且大错特错。当我们在痛苦中找到一种意义时,我们千辛万苦形成的理解总是包含一些我们既不明白又不能接受的内容,至少从人的角度来看是如此。无意义痛苦是创造意义的旅程开始的地方,也是它结束的地方。

——引自章节: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