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塞缪尔森(Scott Samuelson)
哲学教师、影评人、电视主持人,埃默里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在爱荷华州的柯克伍德社区学院教哲学,也曾在爱荷华州奥克戴尔监狱为服刑犯人上哲学课。2014,他的第一本书《最深刻的人生:写给大家的哲学导论》一出版便受到读者和哲学界一致好评,荣获2015年“人文学希特奖(Hiett Prize in the Humanities)”。他还有过许多公开演讲和讲座,包括TED演讲《哲学如何救了你一命》。另外,他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旗下电视台KCRG主持了一档周日脱口秀节目《新闻道德视角》。在写作、演讲和教学之余,他还是柯克伍德的一家法国餐厅的副主厨。
斯科特·塞缪尔森(Scott Samuelson)
哲学教师、影评人、电视主持人,埃默里大学哲学博士,毕业后在爱荷华州的柯克伍德社区学院教哲学,也曾在爱荷华州奥克戴尔监狱为服刑犯人上哲学课。2014,他的第一本书《最深刻的人生:写给大家的哲学导论》一出版便受到读者和哲学界一致好评,荣获2015年“人文学希特奖(Hiett Prize in the Humanities)”。他还有过许多公开演讲和讲座,包括TED演讲《哲学如何救了你一命》。另外,他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旗下电视台KCRG主持了一档周日脱口秀节目《新闻道德视角》。在写作、演讲和教学之余,他还是柯克伍德的一家法国餐厅的副主厨。
我们越来越多地把精力投入到寻求解决痛苦的办法中,这让许多人难以接受宗教等制度直面痛苦的理由,而这些制度曾经几乎是我们用来对抗苦难无情袭击的唯一手段。现在,如果宗教的社交和礼拜活动超出一周一小时,就往往被视为科技进步的绊脚石。我们的社会与苦难的关系常常是不健康的。我们倾向于将悲伤、衰老、糟糕的记忆乃至死亡,看作我们灵魂的外来入侵者,因而,我们倾向于用药物麻醉所有疼痛,让自己保持年轻,甚至延迟死亡,直至我们的生命失去意义。我们倾向于把幸福想象成买东西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身份认同,因而,工作被视为一种“恶",一种为了消费而进行的单调且重复的劳动,一种最好让机器人完成的苦工。我们倾向于认为技术能解决所有问题,因而,在我们眼中,自然不过是我们增强力量的一种资源,或是一只我们关在公园里的宠物。我们倾向于认为,政治就是保证人们的安全,确保经济稳健发展,因而,我们越来越愿意放弃民主的权利,与政府达成霍布斯式的交易,换取安全与繁荣。我们倾向于认为,教育不过是对将来可以赚钱的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知识的装载,因而,人文艺术中直面痛苦的学科,只要不能高效解决问题,我们就不愿意学习(事实上,有人担心这些科目太过残酷,会唤起创伤性经历,或者,我们会将这些学科,这些人类生命的瑰宝,变成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有趣的是,我们越是将我们的生活看作有待解开的一团苦难的乱麻,我们的娱乐中就越发充斥着梦幻般壮观的死亡和暴力场面,例如,僵尸和《格斗之王》(MortalKombat)我们正逐渐忘却存在的意义。
——引自章节: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我认为,“无意义痛苦”一词说得通,原因有二。首先,我认为一些痛苦确实显得毫无意义,至少乍看如此。尽管我们都知道,人生中有些苦难是好事,作为人,我们不可能不遇到一些突如其来的苦难,但这些苦难似乎不符合任何通常的善良或意义。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看穿痛苦的无意义表象,并最终获取其意义;又或许,我们需要忍受这种看似无意义的痛苦,并且坚信,虽然我们看不到其意义,但它确实存在。不过,对宇宙而言,痛苦或许真的没有意义,而我们必须找到其他方式来应对,或干脆缴械投降。不管怎样,无意义痛苦都是创造意义的旅程的开始。其次,在痛苦的伟大哲学中,我们的痛苦经历的核心总是存在一种悖论、一种辛酸的矛盾——痛苦确实是创造意义的核心,然而,即便我们竭尽全力,一些苦痛还是令人难以忍受、无法理解。所以,我们用来对抗“恶”的主要概念——上帝、自然、人性、艺术,都散发着浓烈的神秘气息。这些概念及其相关的做法,帮助我们理解并接受痛苦。它们蕴含一种突如其来、令人惊讶的崇高感,让我们的理性难以合理地处理其反矛盾性。如果我们的大脑足够活跃,能够体会一些苦难的奥秘,我们便会称其“不公”(有意义但不公),而不是“无意义”(有一定的意义,但在某些层面上仍毫无意义)。但是,我认为有必要强调,我们要探讨的最重要的苦难的例子,不管它多么有意义,都无法摆脱无意义。比如,我在最后一堂会讲到,蓝调音乐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奴隶制及其遗留问题做出的妥协。奴隶制所带来的苦难在蓝调音乐中获得了意义,这是一种强大的意义,可是奴隶制的苦难依然是毫无意义的——这不仅错,而且大错特错。当我们在痛苦中找到一种意义时,我们千辛万苦形成的理解总是包含一些我们既不明白又不能接受的内容,至少从人的角度来看是如此。无意义痛苦是创造意义的旅程开始的地方,也是它结束的地方。
——引自章节:引言 无意义痛苦的悖论
《人文学科与公共生活》内容简介:在许多人看来,人文学科是一种日益丧失力量和地位的职业。阐释性的人文学科所倡导的专注而诚恳的
如果说《苏菲的世界》是一部通俗简明的西方哲学史,《卡梅里亚的哲学世界》就是更贴近生活的《苏菲的世界》。本书将哲学与日常生活建立联系,以小说的形式将卡梅里亚与其哲...
《一个被称作"它"的孩子》(巴学园)(AChildCalledIt)讲述了大卫·佩尔泽早年的亲身经历: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他在精神和肉体上都
《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内容简介: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Strauss,1908—)在西方现代哲学史上占有”结构主义之父“的重要
《淘宝网店引流一本就够》内容简介:《淘宝网店引流一本就够》一书系统、详细地介绍了当下流行的淘宝站内引流方法和优秀卖家力推的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内容简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在介绍物联网产生发展、主要特点、应用领域的基础上,梳理和总结
本书讨论的主题是:是人类精神冲突的价值问题以及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可能。作者通过与东西方精神史上的哲人、诗人的个体相遇和
《物的追问》内容简介:《物的追问》的作者是德国当代知名哲学家、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马丁·海德格尔,在现当
本书是宣传概念的历史,也是宣传观念的历史。为了回答什么是宣传、它为什么会存在、大众为什么会容忍宣传等问题,本书追溯了第一
《中国自信说》内容简介:本书从现实问题出发,以活泼生动的语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做了深入详细的阐述。全书分为四
她曾拿下全国美术特长生状元,也曾登顶《一站到底》的“大满贯战神”,她是自主创办艺术培训学校的90后校长,也是支教偏远山区的
《文明的进程》内容简介:本书是埃利亚斯的成名作,出版后轰动西方世界,成为畅销书。人们通常把文明看成一种现成的财富,但作者认
《不懂项目管理,还敢拼职场》刚入职场,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赢得大家的认同,站稳阵脚?五花八门的办公工具:Outlook、Excel、PPT、
黑格尔(G.W.F.Hegel)1770年8月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1801年,30岁的黑格尔任教于耶拿大学,直到1829年,就任柏林大学校长,其哲
《战殇》内容简介:本书以大量抗战亲历者口述回忆为主线,同时结合战役实地寻访,使读者在阅读抗战老兵真实的经历中,亦可以对他们
当儿童蜕化为成人,我们是否留意正在流失的珍贵之物?麦克尤恩首部暖怀、内省之作麦克尤恩:对我而言,《时间中的孩子》是个转折
《新媒体之痛》内容简介:本书以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多个企业在新媒体运营中所走过的“坑”,让新媒体运营人员和企业管理者换一个角度
《圣城三部曲(卷一):阶梯之城》内容简介:故事背景为一片虚构的大陆,传说此地的一切建筑原是神明的造物,但现今的城市布里克乌
《他者的消失》内容简介:他者的时代已然逝去。那朋友似的、地狱般的、神秘的、诱惑的、爱欲的他者已让位于同者。如今,同质化的扩
《论可能生活》内容简介:本书以无立场方法论重新分析了幸福和公正问题,试图重建一种综合中西理论优势的当代美德伦理学,其中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