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

春山

作者:何大草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0-6-1

评分:7.5

ISBN:978755964043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版或发表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崇祯皇帝·盲春秋》《所有的乡愁》,小说集《贡米巷27号的回忆》,散文集《记忆的尽头》,以及诗歌《静居寺》《槐下读史》(组诗)等。曾获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文学报·新批评》文学评论奖,并三次获得四川文学奖。

根据其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近年涉入绘画,已在报刊公开发表画作一百余幅。2016年在成都轻安举办个人画展《红色与逍遥》。

作品目录

年表
第一章 去访吕逸人
途中小坐
东市
吕家门前
陈右丞来访
无梁殿
第二章 回到辋川
孟城口
种树
背影
白石滩
一个笑话
第三章 春山
夜饮

化雪
青春
积雪余晖
第四章 四月
吕逸人的礼物
桃源
陶渊明
积雨
采薇采菇
第五章 三封信
屋檐下
致吕逸人
致哥舒翰的侄儿
致胡相爷的公子
第六章 小码头
汉中新米
吕逸人回信
小码头
独臂武师
夜归人
子时
第七章 屋漏痕
五月初一
小善
槐下贵妇
四个字
第八章 僧舍一夜
功夫
柴火棍
明月出山
第九章 后山寺之晨
动墨
山门犬吠
羚羊和狼
画完了
第十章 瓜熟了
崇梵僧
还好还好
野老念牧童
响亮耳光
第十一章 茱萸
七十老翁何所求?
崔氏山庄
茱萸
午后的访客
第十二章 夏暝
君问终南山 心知白云外
附录
辋川书:终南山中寻王维
· · · · · ·

作者简介

何大草,1962年生于成都少城,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版或发表有长篇小说《刀子和刀子》《崇祯皇帝·盲春秋》《所有的乡愁》,小说集《贡米巷27号的回忆》,散文集《记忆的尽头》,以及诗歌《静居寺》《槐下读史》(组诗)等。曾获十月文学奖、百花文学奖、《文学报·新批评》文学评论奖,并三次获得四川文学奖。

根据其小说《刀子和刀子》改编的电影《十三棵泡桐》,获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近年涉入绘画,已在报刊公开发表画作一百余幅。2016年在成都轻安举办个人画展《红色与逍遥》。

精彩摘录

王维写过豆,不是青豆,是红豆,用来相思的,诗名就叫《相思》。这并非他的佳作,有点文青小调调,却像上口的流行歌,流传很广。诗中第二句“春来发几枝”,别的版本里却是“秋来发几枝”。春、秋且不论,王维写它时,早过了青春,而抵近人生的深秋了。他三十岁丧妻,此后一生参禅学佛,不近女色,却借红豆歌吟了相思。相思则多情。也许,这“相思”并非儿女情。也可见,人的确很复杂。东晋有位高僧叫法显三藏,他到印度求法,干里之外,看见中原的扇子就流泪思念故土,卧病在床就想吃一口家乡的饭菜。有人叹法显示弱于外邦,有人则赞法显深情而可亲。这个故事传到日本,被吉田兼好写进了《徒然草》。王维想必也是知道的。......那些隐士隐居在山高林密、人迹罕至处,半像高人,半像乞丐,也不知是怎么活过来的。总之是修行——苦修,只等到电光火石一闪,就得道了。我以为的隐士不是隐秘、躲藏,也没有神叨叨的秘籍要苦修,他们就活在人间烟火气浓浓的地方。陶渊明做了隐士,只在人境结庐,要饮酒,也是与村邻共享。锅里没米,就去村邻家乞食。王维隐居,周遭离不开的还是牛羊、牧童、野老、荷锄的农夫,田埂上碰头,相见语依依。要他们躲进深山,粗衣恶食,面壁发呆?开玩笑。

——引自章节:辋川书:终南山中寻王维


夫人默然了一小会儿,换了个问题:“今天早晨,我还在读先生的《过香积寺》。最后一句安禅制毒龙,我知道毒龙是欲念,是不好的,安禅就是为了控制它。可是,怎样オ得以安禅呢?王维说:“人跟人不一样。”先生的毒龙,制住了么?”“可以这么说。”“我想知道,先生是怎么办到的?“就靠挨了那一脚。”哈哈哈哈哈,有趣。

——引自章节:槐下贵妇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