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惯的心灵

娇惯的心灵

作者:[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0-7

评分:8.2

ISBN:978710806874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为什么中产阶级的家长都成了“虎爸虎妈”,作为“直升机式”教育方法的信徒,把孩子们照看得密不透风?

为什么这些中产阶级的孩子,虽能在学术履历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却在青春期时成为前所未见的脆弱一代,从焦虑到抑郁,这一代似乎毫无免疫力?

为什么生于互联网时代,孩子们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为什么大学也失去了教育者的担当,把学生当作永远都对的消费者,迎合学生成为改革目标,一时间,几乎所有文明传统关于教育的智慧都被抛在脑后?

《娇惯的心灵》是一部“社会科学的侦探小说”,作者抽丝剥茧,回答了“钢铁”是怎么没能炼成的美国故事。对于任何一位关注教育、青少年心理,以及互联网一代的读者都值得一读。

亚马逊网站4.7星好评 | 甘阳 童世骏 施一公 渠敬东 联袂推荐

《彭博商业周刊》2018年年度好书 |《纽约时报》2018年最值得关注的100本书

--------------------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要受到父母的严格安排和设计。放学后,不再能自由玩耍,而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以及其他有人组织并监管的活动,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超过其他孩子。

生于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却惯于在社交媒体构筑的虚拟世界里寻找意见的共鸣,面对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他们往往用举报的方式来消除自己的不安全感。

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美国青少年患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比例大幅激增,自杀率呈现急剧上升的趋势。心理焦虑,已经成为大学生寻求心理治疗的首要问题。

与其为孩子铺好路,不如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好路。有些善意的保护可能会适得其反,过度保护和过度教育,反而会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脆弱的一代”。这不能简单归咎于父母和教育管理者,更不能归咎于“娇惯”的孩子,全社会应共同反思和努力做出改变。

作品目录

序 言 智慧之旅
第一篇 三种错误观念
第1 章 脆弱人设的谬误: 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
第2 章 情感推理的谬误: 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第3 章 “我们vs 他们” 的谬误: 生活是好人和恶人之间的战斗
第二篇 错误观念在行动
第4 章 恐吓与暴力
第5 章 政治迫害
第三篇 我们何以至此?
第6 章 政治极化的恶性循环
第7 章 焦虑和抑郁
第8 章 焦躁不安的父母
第9 章 玩耍的消失
第10 章 安全至上的校园官僚
第11 章 追逐正义
第四篇 该觉醒了
第12 章 救救孩子
第13 章 改革大学
结 论 明天会更好?
致 谢
附录1 认知行为疗法指南
附录2 《芝加哥声明》
注 释
参考文献
索 引
· · · · · ·

作者简介

格雷格·卢金诺夫,美国个人教育权利基金会(FIRE)主席,兼任首席执行官。先后毕业于美利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关注大学言论自由以及高等教育环境中的第一修正案议题。著有《自由的忘却:校园审查与美国辩论的终结》。

乔纳森·海特,1992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现执教于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托马斯·库利伦理领导力讲席教授。著有《正义之心》和《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TED大会演讲人。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雅理译丛”主编。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耶鲁大学法学院。近期出版译著《我们的孩子》。目前正与几位年轻的朋友共同编辑“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yalipub)。

苏心,清华大学中文系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精彩摘录

永远相信你的感觉”米索博乃思是这么说的,这一人生格言听起来似曾相识,饱含智慧。可以想见,从充斥市面的言情小说、流行心理学快餐读物那里,你听到过它的诸多版本。但是,作为我们在本章中所说的重大谬误,也就是关于情感推理的谬误,“永远相信你的感觉”,违逆了我们所知的古典智慧。在本章开篇,我们引用了古希腊斯多葛学派哲学家埃皮克提图的话,不费吹灰之力,我们还可以在其他文明传统中找到所见略同的引语,比如佛陀(“境由心生”),或者莎士比亚(“世间本无善或恶,全凭个人怎样的想法而定”),或者弥尔顿(“心灵是个自主的地方念起,地狱天堂,一念灭,天堂地狱”)。许多文明传统中的圣贤,在这里都所见略同,他们洞察到,情绪总是难以抗拒的,但却往往不可靠。情绪一上来,经常会扭曲现实,蒙蔽心灵,毫无必要地破坏我们的关系。要活得幸福、成熟,即便只是不闭塞,也要求我们抛弃情感推论的谬误,学会挑战我们的感觉。感觉是真实的:有些时候们指引我们,洞察到理智不曾察觉的真相,但有些时候,跟着感觉走,就会误人歧途。

——引自章节:第2章 情感推理的谬误:永远相信你的感觉


这么多家长守在孩子身边,眼睛不眨地监督着他们,并不只是为了人身安全,还要确保孩子们做好功课,认真准备考试。有些父母可能会认为,不计代价,让他们的孩子竭尽所能,在进阶课程中取得成功,这么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坚毅”(grit)。但是,人们常常会误解坚毅,把它当作无需热情的耐性,这是可悲的”,《坚毅》一书的作者安吉拉•达克沃思告诉我们,“坚持不懈,却没有热情,这纯粹是在服苦役。”这位心理学教授期待年轻人“全身心投入,追求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内在满足的事业”。…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得出结论,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洛阿尔托市,十来岁青少年的自杀率高出全国平均数据的4倍。“但正是这些富裕的、充满高度竞争的精英学区,给美国顶尖大学输送了最大部分的生源。“学生在学业上准备好了,但如何应对日复一日的生活,他们压根没有做好准备,”格雷如是说,“这种状况要归因于他们缺乏处理日常问题的机会。”一个悖论发生在美国中上阶层的生活之中:为了帮助子女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家长和学校必须去做一些事,而一旦孩子们开始读大学,这些事却反过来变成制约他们成长的因素。

——引自章节:第9章 玩耍的消失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