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乔治·波尔卡新闻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笔会/玛莎·阿尔布兰德奖第一非虚构奖、纽约公共图书馆海伦·伯恩斯坦奖、美国海外新闻俱乐部图书奖、《卫报》首作奖
◆将卢旺达大屠杀带回人们视线的第一手记录◆
一场并非久远、惨烈异常、不应忽视的历史悲剧
见证一个个危难与离散的时刻,以及人类历史的黑暗一页
揭露种族灭绝背后的扭曲神话、政治操纵和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
···
【内容简介】
1994年,卢旺达境内人口占多数的胡图族对作为少数民族的图西族展开全面屠杀,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大部分是用砍刀完成的。卢旺达大屠杀的累积死亡率几乎是死于大屠杀中犹太人的三倍,这也是自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以来死亡率最高的大规模屠杀。
本书作者菲利普·古雷维奇自1994年开始跟踪报道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先后6次前往卢旺达及其邻国,试图探究这场人道灾难的成因,倾听幸存者的讲述,并报道其余波。借由对各方当事人——幸存者、国际组织成员、包括现任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在内的高级政要——的采访,古雷维奇以一种极具推进感的叙事,重构了卢旺达种族冲突的起源、恐怖和混乱而尴尬的劫后现实——大量的人口迁徙,复仇的诱惑和对正义的要求,人满为患的监狱和难民营。
这是一个好人和坏人之间的故事还是一个只有坏人的故事?国际社会对此负有多大程度的责任?一个多半由行凶者和受害者构成的国家能够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民族社会吗?这些内驱于这部见证文学的问题,使它成为一份绝无仅有的关于卢旺达大屠杀的深刻剖析。
···
年轻的菲利普·古雷维奇从非洲的屠杀现场带来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标志着他已跻身少数几位伟大记者之列,他们都冒着生命危险将黑暗的真相带给了这个对非洲一知半解的世界。他既有学者的头脑,又有优秀小说家的观察力,他的写作似由天使执笔。本书使他能够与迈克尔·赫尔、雷沙德·卡普钦斯基和托拜厄斯·沃尔夫比肩。
——罗伯特·斯通(美国小说家、记者)
海外报道类作品的一座里程碑,自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心》以来几乎无人能与之匹敌的邪恶编年史,古雷维奇扣人心弦的叙述值得人们阅读。
——乔纳森·兰德尔,《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读完这本让人难忘的书后,就再也不可能对社会、对人类、对自己还抱持着跟过去一样的感觉了。
——罗纳德·斯蒂尔(美国作家)
古雷维奇的书已跻身作为道德见证的新闻报道的最佳范例之列。
——兰斯·莫罗,《时代》
···
【编辑推荐】
◆《向您告知,明天我们一家就要被杀——卢旺达大屠杀纪事》记录了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短短100天里至少有80万人遇害,相当于每小时就有330人丧生。正是这样一场惨绝人寰的悲剧,将卢旺达这个在大部分地图上都必须将名字印在其边境线外的非洲内陆国家带到了大众眼前。对于这段苦难的记忆,是全人类都要面对的必修课。
◆本书展现了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众生相,作者极具推进感的叙事呈现出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大多数人绝望放弃,在遇害之前已如行尸走肉;少数人四处逃逸,和死亡博弈;也有人挺身而出,保持为“人”的底限,与不义抗争。
◆本书斩获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1998)、乔治·波尔卡新闻奖( George K. Polk Award for Foreign Reporting)、《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Los Angeles Times Book Prize)、《卫报》首作奖(Guardian First Book Award,1999)等,并多次再版。
◆本书催生了一系列从不同角度记述卢旺达大屠杀的文艺作品,如2005年轰动一时的好莱坞电影《卢旺达饭店》(Hotel Rwanda);2004年出版的传记《跟魔鬼握手:人道主义在卢旺达的失败》(Shake Hands with the devil:The Failure of Humanity in Rwanda)以及2006年出版的幸存者的回忆录《宽恕,我唯一能做的——种族灭绝的幸存者告白》(Left to Tell: Discovering God Amidst the Rwandan Holocaust)。
◆作者对各方当事人——幸存者、国际组织成员、卢旺达高级政要——进行两人采访,从不同视角审视这段历史。
◆在聚焦事件的同时,作者还回溯了卢旺达种族冲突的起源,展现出混乱而尴尬的劫后现实。
【作者简介】
菲利普·古雷维奇(Philip Gourevitch)
美国作家、记者,长期担任《纽约客》(The New Yorker)特约撰稿人,也是《巴黎评论》(The Paris Review)的前编辑。古雷维奇于198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1992年,他从哥伦比亚大学取得小说写作项目的艺术硕士学位。另著有《阿布格莱布的民谣》(The Ballad of Abu Ghraib)、《一个铁证悬案》(A Cold Case)等。
···
【译者简介】
李磊 人文社科类译者,译有《对民主之恨》等。
种族灭绝,归根结底是社区建构中的一种行动。一个强有力的极权主义制度要求人民投身于领导人的计划,对这一目标而言,种族灭绝可能是最不正当和最野心勃勃的手段,然而它也是最易于理解的。1994年,卢旺达被世界其他地区视为崩溃国家的混乱和无政府状态的典型实例。实际上,种族灭绝却是制度、威权主义、几十年的现代政治理论构建与灌输的产物,也是有史以来最周密的治理形式之一。听起来也许很奇怪,种族灭绝的意识形态或卢旺达人所谓的种族灭绝的“逻辑”,被鼓吹成一种非但不会制造痛苦,反而能减轻痛苦的方式。一个极具威胁以至必须将其斩草除根的幽灵,将领导者和人民捆绑在一个密不透风的乌托邦的怀抱里,而总是令整体感到厌恶的个体也就无须存在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大规模屠杀的参与者,可能在被迫杀害邻居时感受不到什么乐趣。然而很少有人拒绝,坚决反抗更是极为罕见。屠杀图西族是卢旺达在后殖民时期的一项政治传统,它把人民团结在了一起。
——引自章节:第7章
保罗相信自由意志。他清楚自己在种族灭绝期间的行为就像他清楚其他那些人的行为一样,都是出于选择。他似乎不认为自己可以称得上正直,除非和那些对其他人犯下罪行的人比较,而他拒绝这种比较。保罗竭尽全力去避免死亡——他自己和其他人的死亡——但比死于非命更让他感到恐惧的是生于或死于他所谓的“愚蠢”。从这一角度来考量,杀人或被杀的选择就转变成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而杀人?因什么而被杀?——这个问题还没有面临过严峻的挑战。让保罗迷惑不解的是,这么多同胞都选择欣然接受不人道的行为。“这真是让人大失所望,”他跟我说,“这真是让人失望。我对大部分的朋友都很失望,他们很快就转向了种族灭绝。我以前只认为他们是些绅士,但我看到他们和那些杀手们在一起时,我很失望。我还是有一些值得信赖的朋友,但种族灭绝改变了太多事情——包括我自己,我的行为方式。我以前出去觉得是自由的,我可以和任何人喝酒,我相信别人,但我现在倾向于不这么做了。”保罗有一颗难得的良心,而且他知道孤独将与其相伴,但考虑到他为米勒·科林斯酒店的难民所做的努力,他的谦虚也没什么错。他并没有拯救他们,而且他也没有能力拯救他们——从根本上来说没有。除了一台酒柜、一部电话、一处国际知名的地址以及他的反抗精神外,他没有任何武器,他仅仅只能为了保护他们而全力以赴,直到他们被其他人拯救的那一刻到来。
——引自章节:第10章
昭文社编辑部昭文社成立于1960年,善开发旅游信息、制作出版纸质地图和旅游杂志,以及电子 地图app等项目。代表产品有《Mapple》、《co-Trip》系列以...
《STM32单片机原理与项目实战》内容简介:近年来,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和嵌入式产品的发展势头迅猛,其应用领域涉及通信、消费电子、
宋春涛:从事管理培训、人力资本咨询超过10年,先后服务过安利、雅芳、IBM、中国民生银行等众多国际和本土知名企业, 曾为100多家企业、3000多名学员进行过演...
王浦劬,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
作品目录伊甸园的前传——译者碎语(京不特)犯罪(彼特·阿斯穆森)美国的伊莱克特拉(斯蒂格·德拉戈尔)桌下的世界漂航(波·
中村好文,日本作家、建筑家。1948年生于千叶县,1972年毕业于武藏野美术大学建筑系,曾任职于吉村顺三设计事务所。1981年自己开设事务所“LemmingHo...
Forget what you know about the world of workYou crave feedback. Your organizatio...
中华字典 内容简介 简介凡例 本字典是以初、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为主要对象的小型语文工具书。全书以解释现代汉语通用字为主要内容,既着眼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也重视方...
作品目录可怕的科学 科学新知系列·不为人知的奥运故事可怕的科学 科学新知系列·超级建筑可怕的科学 科学新知系列·超能电脑可
缪钺(1904—1995)1924年北京大学文预科肄业。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于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学、历史文献学的教学与研究。代表作有《诗词散论》《读...
国内外互联网立法研究 本书特色 《互联网基础研究丛书:国内外互联网立法研究》是一部全面系统探讨国内外互联网立法问题的研究专著。《互联网基础研究丛书:国内外互联网...
古龙(1937-1985),本名熊耀华,原籍江西。古龙毕业于台湾淡江大学外文系,是台湾著名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他从1960年创作《苍穹神剑》始,一生共写了近70部...
Supervised sequence labelling is a vital area of machine learning, encompassing ...
作品目录沉默的大多数 思维的乐趣 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 知识分子的不幸 花刺子模信使问题 积极的结论 跳出手掌心 道德堕落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最新修正版 本书特色 《反恐怖主义法》对恐怖活动组织和人员的认定、安全防范、情报信息、调查、应对处置、国际合作、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
岩石力学实验模拟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是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指导思想编写而成的,对于相似模拟研究,主要介绍相似理论、相似模拟法的单值条件和相似判据、...
谢锡亮灸法:治疗·养生·保健 本书特色 本书在第3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详细介绍了著名老中医谢锡亮从医60余年对灸法的深刻理解、独特经验及举办30余期针灸培训班的...
重温回荡千年的圣经叙事,赏析中世纪手绘经卷的不朽杰作,探索铸造整个西方文明的光荣与梦想,阅读爱与虔诚的伟大灵魂。《圣经》正典中福音书共有四部,分别由使徒马太、马...
木村伊兵卫,和土门拳并称为日本现代摄影史上最重要的摄影师。1901年出生于东京。他用徕卡相机拍摄的自然而毫无刻意之感的快照,彻底改变了之前盛行的绘画风格的表达方...
作品目录序列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李鸿章之位置第三章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第四章 兵家之李鸿章(上)第五章 兵家之李鸿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