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最后三分钟(破解宇宙终极之谜)

宇宙的最后三分钟(破解宇宙终极之谜)

作者:[澳大利亚] 保罗·戴维斯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20-7

评分:7.4

ISBN:978755768009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保罗·戴维斯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释深奥科学概念的大师。

●他的研究内容包括黑洞、量子场论、宇宙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生命的起源等。在《宇宙的最后三分钟》里,戴维斯将带领我们探索“宇宙如何走向终结”的问题:宇宙会走向结束吗?那时的人类又将如何,能够幸免于难、永远存在吗?

作品目录

01 宇宙会消亡吗
02 逐步消亡的宇宙
03 最初的三分钟
04 恒星的末日
05 黑夜降临
06 称称宇宙的质量
07 永远很远
08 慢车道上的生命
09 快车道上的生命
10 暴卒和突生
11 世界没有尽头吗
· · · · · ·

作者简介

保罗·戴维斯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物理学教授,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解释深奥科学概念的大师。

●他的研究内容包括黑洞、量子场论、宇宙的起源、意识的本质和生命的起源等。在《宇宙的最后三分钟》里,戴维斯将带领我们探索“宇宙如何走向终结”的问题:宇宙会走向结束吗?那时的人类又将如何,能够幸免于难、永远存在吗?

精彩摘录

如果质子确实在经过一段极其漫长的时间后会发生衰变,那么这个结果对宇宙遥远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所有的物质都将是不稳定的,它们最终都会消失。像行星那样的固态天体,即使未遭落入黑洞之劫,也不会永恒存在。相反,它会慢慢地逐渐蒸发掉。质子的寿命,譬如说取10^32年,那就意味着地球每秒钟失去1万亿个质子。按照这一速率,大约在10^33年以后,我们的行星假如还没有被其他某种东西毁掉的话,实际上到那时也已完全消失殆尽了。湮没不是突如其来发生的。相反,电子和正电子首先自行组合而形成一种微原子,称为偶电子素。它们相互间在电吸引力束缚下,环绕它们的公共质心作轨道运动,跳起一场死亡之舞。然后,两个粒子作旋涡式运动,并碰到一起而发生湮没。它们旋到一起所需要的时间取决于偶电子素“原子”形成时的大小。在实验室里,偶电子素发生衰变所经历的时间远远小于1秒。但在外部空间,由于几乎不受任何干扰,电子和正电子可以在巨大的轨道上束缚在一起。

——引自章节:魔性之子


所有恒星都是些靠引力维持在一起的气体球。一种令人感兴趣的观点认为,组成我们身体的原材料归根结底来自早就死亡了的恒星的核灰烬。

——引自第1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