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

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

作者:余秋雨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0-7

评分:8.8

ISBN:9787559641427

所属分类:民俗文化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余秋雨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必修课!

中国传统文化浩如烟海:“太多了!”“太难了!”“记不住!”“有用吗?”

【国民作家】【教育专家】【传播中国文化的坐标式人物】余秋雨

以“数十年考察、研究、写作”积累 “文化大散文”文体 数十年讲台功力

为你讲述精简、通俗、好玩、实用的中国文化

★全面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勾勒出中国文化的“骨架”

6大朝代系列: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明清;

3家主体思想:儒家-理想人格,佛教-“空”与“度”,道家-“小宇宙”与“大宇宙”

1个历史迷思:中国为何会成为*不中断的古文明?

★30 关键人物,激活中国文化的“灵魂”

精选关键人物,“以心带史”,激活文化灵魂;深入剖析他们的人物性格、思想精华和代表作品:孔子、老子、庄子、墨子、屈原、司马迁、曹操、王羲之、陶渊明;李白、杜甫、颜真卿、苏东坡、李清照、陆游、王阳明、关汉卿、曹雪芹……

★50 经典,了解中国文化的“血肉”

梳理历代大文体,精选50 经典作品,均为部编版教材要求掌握篇目

古代典籍:《诗经》《老子》《论语》《史记》

古诗文:《离骚》《逍遥游》《报任安书》《桃花源记》,必背唐诗、宋词、八大家散文;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经典戏剧作品:《窦娥冤》《西厢记》《牡丹亭》《赵氏孤儿》

★成为一个更理想的中国人

【知识】系统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体系,奠定人文素养基石

【思维】全球视野,抽象思考能力,思辩的认知方法

【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美学、文学鉴赏能力

【人格】学会发现、表达真善美,勇于追求、创造真善美

余秋雨先生为博士研究生讲授的“中国文化必修课”,虽然内容宏大艰深,但是以音频课程向公众播出之后,收听人次很快达到了六千万,受欢迎的热潮创造了当代文化传奇。为了满足广大青少年的需要,余先生重新编写、增删,于是有了这套《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全书以历史脉络、人物故事、人文知识点和古代文学选读为核心内容,分为三册:《了解这些难题》、《记住这些名字》、《熟读这些作品》。

1.《了解这些难题》

远古神话、文明门槛、青铜时代、百家争鸣、秦汉雄风、魏晋风度、唐宋风华、君子之道、佛道思想、集体人格、利弊得失……

以全球视野比较四大文明古国,以大框架、大脉络的极简方式讲述中国上自神话时期下至近代的文化发展进程,介绍古代中国的精神主体儒释道思想,以辩证方式梳理中国文化的利弊得失。余老师以平易可亲的文笔将这些重大课题娓娓讲述,为青少年读者建立起轮廓清晰的历史文化大框架,使他们了解历代*重要的文化功绩,获得坚实的人文素养知识和看待问题的国际眼光,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思辨能力。

2.《记住这些名字》

孔子、老子、屈原、司马迁、嵇康、阮籍、陶渊明、王羲之、李白、杜甫、李清照、苏东坡、王阳明、关汉卿、曹雪芹……

讲述历代*重要的文化创造者,包括思想家、诗人、史学家、画家、书法家、戏剧家、小说家等。余老师以优美的文化大散文,一一讲述他们的传奇人生、气度神貌和惊世杰作,使青少年读者从感性层面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明白精神创造的艰辛与伟大。

3.《熟读这些作品》

《诗经》、《离骚》、《老子》、《逍遥游》、《史记》、《归去来兮辞》、必记唐诗五十首、必记宋词四十首、《牡丹亭》、《窦娥冤》、四大名著……

梳理上自《诗经》下至明清小说的历代大文体和文学概况,进而精选出青少年应该熟读、记忆的经典作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还将部分艰深的篇章翻译成了优美通俗的现代散文,让青少年直面原典、拥抱古今,使他们获得高标准的文学欣赏眼光,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作品目录

《1.了解这些难题》
第一节 “文化”是什么 001
第二节 最短的文化定义 007
第三节 神话:集体人格的“故乡” 013
第四节 文明的门槛 020
第五节 我们排第几? 025
第六节 中国文化的生命基元 034
第七节 最初的审美信号 038
第八节 奠基时代 042
第九节 百家争鸣与稷下学宫 045
第十节 秦汉王朝的文化选择 051
第十一节 凿通西域 057
第十二节 难忘魏晋 059
第十三节 北方的马蹄声 066
第十四节 云冈石窟:中国由此迈向大唐 070
第十五节 凉州风范 078
第十六节 长安:世界性的生活方式 088
第十七节 精神格局和整体诗性 094
第十八节 宋朝的生态文化 103
第十九节 迟到的原因 115
第二十节 明清两代的沉闷 122
第二十一节 神秘的歌声 132
第二十二节 儒佛道:中国文化的人格选择 139
第二十三节 君子之道一:成人之美 143
第二十四节 君子之道二:和而不同 150
第二十五节 君子之道三:坦荡荡 154
第二十六节 君子之道四:彬彬有礼 157
第二十七节 君子之道五:君子知耻 163
第二十八节 佛教传入中国 170
第二十九节 佛家的“空”与“度” 178
第三十节 道家的“大宇宙”与“小宇宙” 185
第三十一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一:体量巨大 196
第三十二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二:从未远征 199
第三十三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三:以统为大 203
第三十四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四:避开极端 206
第三十五节 中国文化长寿原因之五:科举制度 209
第三十六节 中国文化的弱项 214
《2.记住这些名字》
第一节 老子:第一代表 001
第二节 孔子:长长的脚印 007
第三节 墨子:兼爱非攻 015
第四节 庄子:奇怪的年轻人 020
第五节 屈原:第一诗人 025
第六节 司马迁:建立历史母本 033
第七节 曹操:执剑吟诗 043
第八节 阮籍:大哭又长啸 050
第九节 嵇康:刑场琴声 056
第十节 王羲之:笔墨门庭 060
第十一节 陶渊明:田园何处 066
第十二节 李白:圣殿边冻僵的豹子 072
第十三节 杜甫:以苦难抚摩苦难 081
第十四节 王维:美的侥幸 088
第十五节 颜真卿:人格地标 094
第十六节 李煜:俘虏楼里的贡献 102
第十七节 苏东坡:最可爱的文学家 109
第十八节 两位文化高官 117
第十九节 李清照:东方女性美的典范 124
第二十节 堂堂男子汉 130
第二十一节 关汉卿:顽泼的戏剧大师 135
第二十二节 黄公望:绘画艺术的里程碑 141
第二十三节 王阳明:新一代君子代表 148
第二十四节 黄昏时分三剑客 157
第二十五节 曹雪芹:几百年的等待 169
第二十六节 他们的共性 174
第二十七节 两位学者的选择 183
《3.熟读这些作品》
四点说明 001
第一节 《诗经》导读 003
基础记忆 003
扩大记忆 005
第二节 《诗经》选读 006
第三节 诸子文笔导读 013
基础记忆 015
扩大记忆 015
第四节 《老子》今译选读 017
第五节 《老子》原文选读 026
第六节 《逍遥游》今译 030
第七节 《逍遥游》原文 039
第八节 楚辞导读 043
基础记忆 043
扩大记忆 044
第九节 《离骚》今译 046
第十节 《离骚》原文 056
第十一节 汉代文学导读 063
基础记忆 065
扩大记忆 065
第十二节 《史记》导读 067
基础记忆 067
扩大记忆 068
第十三节 《报任安书》今译 070
第十四节 《报任安书》原文 079
第十五节 魏晋南北朝诗文导读 085
基础记忆 085
扩大记忆 088
第十六节 《归去来兮辞》今译 090
第十七节 《归去来兮辞》原文 092
第十八节 唐诗导读 093
基础记忆 095
扩大记忆 111
第十九节 唐诗应该怎么读 114
第二十节 唐代散文导读 130
基础记忆 131
扩大记忆 132
第二十一节 《送李愿归盘谷序》今译 133
第二十二节 《送李愿归盘谷序》原文 136
第二十三节 《愚溪诗序》今译 138
第二十四节 《愚溪诗序》原文 140
第二十五节 宋词导读 142
基础记忆 143
扩大记忆 154
第二十六节 宋词的最高峰峦 156
第二十七节 宋诗和宋文导读 162
基础记忆 162
扩大记忆 166
第二十八节 《前赤壁赋》今译 167
第二十九节 《前赤壁赋》原文 170
第三十节 《后赤壁赋》今译 172
第三十一节 《后赤壁赋》原文 174
第三十二节 《秋声赋》今译 176
第三十三节 《秋声赋》原文 180
第三十四节 元明清剧作和小说导读 182
剧作基础记忆 182
剧作扩大记忆 183
小说基础记忆 183
小说扩大记忆 183
第三十五节 明清小说闪问闪答 185
余秋雨文化大事记 194
· · · · · ·

作者简介

余秋雨,中国当代文学家、美学家、史学家、探险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被推举为当时中国内地最年轻的高校校长,并出任上海市中文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兼艺术专业教授评审组组长。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十大高教精英”“中国最值得尊敬的文化人物”等荣誉称号。自本世纪初年开始,他赴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国总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处演讲中国文化,反响巨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授成立“余秋雨大师工作室”,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秋雨书院”。现任上海图书馆理事长。

江学恭,笔名华之,国家一级作家。中央党校研究生毕业。曾任湖南省作协党组书记、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湖南大众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等职。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缪斯之恋》《美德与人生》等。

精彩摘录

文化的终极生命,在于创造。那么,在大帝国、大文化构想中,能够期待创造势头吗?很难。因为文化创造的主体,永远是个体生命。在的好大喜功、轰轰烈烈的背景下,必然是群体话语鼎盛,个体话语冷落。而且,那种群体话语常常带有四个特性:排场性、雕饰性、虚夸性、近似性。例如,一度名声很大的汉赋,就明显地集中了这些毛病,我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就连赫赫有名的贾谊、司马相如的那些赋,也是这样。

——引自章节:第十二节难忘魏晋059


先说“补天”。主角是一位遥远而又伟大的女性:女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世道经常会走到崩溃的边缘。很多人面对天崩地裂的灾难,会逃奔、诅咒、互伤,但总有人会像女娲那样,站起来,伸手把天托住,并炼就五色石料,进行细心修补。要知道,看着已经濒于崩溃的世道快速灭绝而不去阻止,或落井下石,都不困难,而要炼石修补则难上加难。但在华夏土地上,请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人站出来。文明的秩序,并不是一旦创建就会永享太平,也不是一旦破裂就会全盘散架。天下是补出来的,世道也是补出来的。最好的救世者也就是最好的修补匠。后代很多子孙,要么谋求改朝换代,要么试图造反夺权,虽然也有自己的理由,却常常把那些明明可以弥补、改良的天地砸得粉碎,一次次让社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结果,人们看到,许多号称开天辟地的救世英雄,很可能是骚扰民生的破坏力量。他们为了让自己的破坏变得合理,总是竭力否定被破坏对象,甚至彻底批判试图补天的人物。久而久之,历史上就普及了一种破坏哲学,危害颇深。面对这种情况,补天,也就变得更为艰难,又更为迫切。但是,既然有过了女娲,那么,在华夏土地上,补天是基本逻辑。

——引自章节:第三节神话:集体人格的“故乡”013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