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

作者:【美】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7-1

评分:8.9

ISBN:978730028167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1998),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将其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

塞利格曼的作品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读者文摘》《今日美国》以及许多其他热门报刊的头版上都有报道,并被翻译成超过45种语言,如中译本中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等,这些书都已成为国内的超级畅销书。他还在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担任心理科学及其实践的发言人,开设有教育、暴力、幸福和心理治疗等广泛主题的专栏,并经常在全球范围内向教育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公众发表演讲。

塞利格曼获得过众多重量级荣誉,包括APA心理学杰出终...

()

作品目录

再序

第一章 概述
抑郁
金牌女孩
焦虑与不可预测性
童年挫折
心因性猝死
第二章 可控性
自主反应
反应独立与反应关联
第三章 实验研究
无助削弱触发反应的动机
无助破坏学习能力
无助引发情绪障碍
第四章 理论:治疗与免疫
理论陈述
预防与治疗
无助的限度
替代学说
无助的生理研究
第五章 抑郁
抑郁的类型
抑郁的习得性无助模型
总结
第六章 焦虑与不可预测性
不可预测性的定义
焦虑与安全信号假说
不可预测性与监测恐惧情绪
胃溃疡
对可预测性的偏好
可预测性与可控性的关系
系统脱敏与不可控性
结论
第七章 情感发展与教育
发展之舞
母爱剥夺
童年期、青少年期的可预测性与可控性
第八章 死亡
动物无助致死
人类无助致死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马丁·塞利格曼,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会(APA)前主席(1998),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积极心理学中心主任,被誉为积极心理学之父。2002年出版的《普通心理学评论》(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将其列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

塞利格曼的作品在《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读者文摘》《今日美国》以及许多其他热门报刊的头版上都有报道,并被翻译成超过45种语言,如中译本中的《教出乐观的孩子》《持续的幸福》《真实的幸福》等,这些书都已成为国内的超级畅销书。他还在许多电视和广播节目中担任心理科学及其实践的发言人,开设有教育、暴力、幸福和心理治疗等广泛主题的专栏,并经常在全球范围内向教育工作者、企业管理者、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公众发表演讲。

塞利格曼获得过众多重量级荣誉,包括APA心理学杰出终...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我认为动机和情感比认知更为可塑,更易受环境影响。我不再认同高强度的针对性训练能将儿童的智商提高20分,或是提前3个月让他开口说话,又或者像莫扎特那样5岁谱出钢琴奏鸣曲。但与此同时,我深信环境中的一些关联性能让儿童认为自己不可能成功,相信自己是无助的。而另一些关联性则能让他发现反应有效,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的那片小天地。只要儿童自认无助,不论智商高低,他都会表现得傻头傻脑。只要儿童自认无助,不论他具有怎样的音乐天赋,都不可能写出钢琴曲。相对地,如果儿童认为自己有把握、有控制能力,他可能会比缺乏这种信念、徒有天赋的同龄人表现得更出色。而最为重要的是,正是以往经历过的可控与不可控事件,决定了一个人是容易感到无助还是容易感到一切尽在掌控。

——引自章节:第七章情感发展与教育


德韦克将他们分成“一帆风顺”(SO)和“归因再训练”(AR)两个治疗小组,接受为期25日的特殊训练。SO组做的数学题尽是他们能够解开的,研究人员对习题精挑细选以回避或掩盖他们的失败。AR组做的也是同样简单的数学题,但每隔两天他们会尝试做些超纲的题。他们解不出来时,研究人员会说:“时间到了。你没做完。要解三道题,你只解开两道,还需努力。”换言之,研究人员是在训练他们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训练结束后,两组被试均收到新的数学题以测试他们失败时的反应。SO组失败后再度自暴自弃起来。AR组则与之形成鮮明对比,他们失败后并不气馁,甚至还从中吸取教训更上层楼,考前焦虑也有所缓解。这个实验意义重大,它表明即便是在相当棘手的情况下,学业受挫所导致的无助感也是可逆的。关键是要训练学生将失败归咎于努力不足,用这种归因方式替代孩子以为自己束手无策的无助信念。而另一种用不断成功来回避失败的办法,只会雪上加霜,令孩子愈发无助。为扭转学业上的无助感,必须让孩子经历一些失败,从中建立起应对之策。缺乏应对失败的经验不仅能让小学生产生无助感,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在所难免。如果一个年轻人没有应对焦虑和挫折的经验从未克服过失败,等到不得不面对失败、乏味和挫折时,他将束手无策。一帆风顺、备受溺爱的孩子在首次遭遇挫败时终将变得无助。一如之前介绍过的那位“金牌女孩”,进入大学后她不能再像高中时那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快便一蹶不振。每年都有一些大三大四的全优生,选择来我的实验室做研究。我每年都要提醒他们,实验室里的工作不像他们想得那么有趣:你得一周七天连轴转上好几个月,没完没了地盯着那些枯燥的数据,还得面对实验进展到一半设备出故障的惨剧。每年都有一半学生半途而废,他们并非不够聪慧或是缺乏想象力。他们真正缺乏的是研究意识。他们的学术观还停留在“芝麻街”似的少儿教育水平,与高校的要求相去甚远:“不精彩、不刺激、没趣味...

——引自章节:童年期、青少年期的可预测性与可控性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