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论革命者

控制论革命者

作者:[美] 伊登·梅迪纳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8

评分:8.7

ISBN:9787567599017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技术史研究典范之作,先后获得埃德尔斯坦奖(Edelstein Prize)、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奖(Computer History Museum Prize)。作者梅迪纳亦凭借本书获得 IEEE电气史终身会员奖(IEEE Life Member's Prize in Electrical History)。

●打破互联网的“美国叙事”,以丰富的史料文献与人物访谈,描绘阿连德时代智利宏观经济与网络互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及其背后科技创新与政治变革的宏大历史。

20世纪70年代的智利,在阿连德政府的社会主义改革时期,曾经有机会发展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覆盖全国的实时经济信息网络:Cybersyn。这是一场政治与科技的双重变革。一方面是阿连德领导的社会主义政党对智利社会的和平改造;另一方面则是由技术专家整合有限经济和科技资源,引导的技术革新。然而,这次宏观经济与网络互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像很多南美洲故事一样,最后在地缘政治的默剧中悄然收场,不了了之。

本书在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大量人物访谈的基础上,再现了Cybersyn的曲折进程,让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并非中立的,认为科技发展本身有其必然路径,可能是一种过于单纯的科技决定论视角。透过Cybersyn这样的异类映照出科技发展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才会留意到政治力量在其中扮演的至关重要的推动角色。

作品目录

中译本序
译者序
前言
致谢
缩略词
开 篇
导 论 政治和科技的愿景
第一章 控制论和社会主义
第二章 生产大战中的控制论
第三章 设计一个网络
第四章 建设自由机器
第五章 十月罢工
第六章 Cybersyn走向公众
第七章 结论:科技,政治,历史
尾 声 Cybersyn的遗产
附录一 国有企业的结构
附录二 智利计算机技术大事记(1927—1964)
参考文献
索 引
· · · · · ·

作者简介

伊登·梅迪纳(Eden Medina)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取得科学与技术的历史社会研究博士学位,后任印第安纳大学信息、计算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历史系助理副教授,以及Maurer法学院兼职副教授。梅迪纳的研究领域为数据科学的社会伦理面向,以及计算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

2007年,她凭借本书中对智利控制论的研究,获IEEE电气史终身会员奖(IEEE Life Member's Prize in Electrical History)。同时,本书因其在技术史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获埃德尔斯坦奖(Edelstein Prize),并因其在计算机史研究中的贡献,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奖(Computer History Museum Prize)。

梅迪纳的研究探讨了政治价值如何塑造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以及技术系统如何表现社会和政治秩序的配置。她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欧...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控制论”(cybernetics)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的“kubernetes”(舵手)一词,选择这个词是因为船舶的舵机是“一种最早且发展最为完善的反馈机制”。在古希腊,三列桨战船上的舵手要指挥170名划桨手随时变换他们的动作,使战船获得想要的方向和速度。Kubernetes一词还有另一个译法:调节器。詹姆斯·瓦特(JamesWatt)于18世纪发明的蒸汽机用了离心式调速器来度量引擎的速度,并调节进人气缸的蒸汽量。从今天维纳的引用中可以看到,这些早期的机械控制机构体现出了控制论中“反馈与控制”的思想,这让新学科的开创者兴奋不已。尽管维纳自己认为控制论起源于1942年前后,后续的历史研究则将其与更早的关于伺服机构、雷达、电话和控制引擎的研发工作关联起来。

——引自章节:第一章控制论和社会主义


比尔把这种系统稳定的自然状态称为“稳态”,意指系统能够通过内部动态自我调节承受外部环境变动的能力。将子系统以适应性的方式耦和起来,就是为了获得这种能力。比尔认为,不管是机械的,生物的还是社会的系统想要生存,都必须使系统达到稳态;通过稳态而非全面掌控实施控制,能给系统更大的灵话性和适应性。因此他提出了另一种控制的思路:”可以自我调节的稳态机器”。在1969年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演讲中,比尔指出“明智的管理者不应尝试改变系统的内部行为……而是应演改变系统的结构,从而使系统自然的行为发生改变。管理的核心是系统设计,而不是被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引自章节:第一章控制论和社会主义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