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将军

戴高乐将军

作者:[美] 朱利安·杰克逊(Julian Jackson)

出版社:上海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2020-9-15

评分:8.3

ISBN:9787549632923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夏尔·戴高乐的权威传记,详细描述和分析了戴高乐一生的思想和实践。

戴高乐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也是法国历史上具有最大争议和复杂性的政治人物。有人认为他是拯救法国的民族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专制的代名词和恶魔。在2010年评选法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时,戴高乐的投票率高居榜首,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拿破仑。

作者力图用客观的态度与方法,重新看待戴高乐在影响法国至深的两次内战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进而评估戴高乐如何改变了法国人思考其国家政治、历史的方式。本书更是首次运用了2004年公开的戴高乐未发表资料和战争手稿,并深入研究了戴高乐的私人生活和与其家庭的私人关联,呈现出更加立体丰富的戴高乐形象。

本书亮点

1、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就连敌人都会追随你!全方位展示戴高乐将军一生的起伏与荣耀,看他如何在没有一兵一卒、一枪一炮的情况下,凭借强大的个人魅力,使得甚至军衔远高过他的五星上将和勾心斗角的政敌死心塌地地追随他,并孤身一人与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轮番较量,并最终两次拯救法国。

2、首次使用2004年未发表资料和戴高乐最近研究成果,全方位展示戴高乐的真实形象!本书洋洋千页,搜集了大量史料,呈现了最新的戴高乐研究成果,对戴高乐进行了不偏不倚的描述。除此之外,本书首次运用了2004年公开的戴高乐未发表资料和战争手稿,并深入研究了戴高乐的私人生活和与其家庭的私人关联,呈现出更加立体丰富的戴高乐形象。

3、戴高乐去世50年以来最权威的戴高乐传记!作者朱利安·杰克逊是研究20世纪法国历史的权威历史学家,是世界最顶尖的历史图书奖项——沃夫森历史奖得主。由于作者对戴高乐本人以及法国历史所作的深刻反思,本书荣获2018年度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

4、近百幅珍贵图片,全面展现戴高乐将军的个人魅力!本书包含巴黎戴高乐档案馆提供的80多张珍贵照片和图片,5张大幅戴高乐人物特写,其中照片使用128g哑粉铜版纸,翻开本书,仿佛亲眼见证戴高乐将军强大的个人魅力!

5、本书结尾特别收录112位与戴高乐同时期的人物小传!其中既有他忠诚的追随者,也有与他渐行渐远的曾经的战友,还有一直以来都坚决反对他的政敌。不同派别、不同阶层、不同身份人眼中的戴高乐,全方位展现戴高乐将军的个人魅力!

作品目录

目录
插图目录
致谢
引言
第一章:“戴高乐”之前的戴高乐,1890-1940年
1 开端,1890-1908年
2 “一个绝不会离开我的遗憾”,1908-1918年
3 重新开始一份职业,1919-1932年
4 扬名立万,1932-1939年
5 法兰西之战,1939年9月-1940年6月
第二章:流亡,1940-1944年
6 反抗,1940年
7 生存,1941年
8 发明戴高乐主义
9 在世界舞台上,1941年9月-1942年6月
10 战斗法国,1942年7月-10月
11 权力斗争,1942年11月-1943年11月
12 建立流亡政府,1944年7月-1944年5月
13 解放,1944年6月-8月
第三章:执政与下野,1944-1958年
14 执政,1944年8月-1945年5月
15 从解放者到救世主,1945年5月-1946年12月
16 新的救世主,1947-1955年
17 置身“荒漠”,1955-1958年
18 戴高乐的雾月政变,1958年2-6月
19 内阁总理,1958年6-12月
第四章:共和国的君主,1959-1965年
20 “我们为这件事耗尽心力、却仍旧一筹莫展”,1959-1962年
21 转折点,1962年
22 追逐伟大,1959-1963年
23 走向世界,1963-1964年
24 现代化的君主,1959-1964年
25 中场时刻,1965年
第五章:走向结束,1966-1970年
26 制造麻烦,1966-1967年
27 收益递减
28 革命,1968年
29 落幕,1968年6月-1970年11月
30 神话、遗产和成就
人物简介
注释
· · · · · ·

作者简介

朱利安·杰克逊(Julian Jackson)是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的历史学教授,英国科学院和皇家历史学会的院士。他是研究戴高乐和20世纪法国历史的主要权威之一,曾经2004年凭借《法国的衰落》获得了世界顶尖的历史图书奖项——沃夫森历史奖。

为了全面细致地展示戴高乐和他所处的那段历史,杰克逊首次使用了2004年公开的戴高乐未发表资料及其最近研究成果,并深入研究了戴高乐的私人生活,将戴高乐的人格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本书荣获2018年度美国图书馆巴黎图书奖,更被《纽约书评》评为戴高乐传记中的“丰碑”。

精彩摘录

戴高乐为撰写《战争回忆录》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由于他在写作上对自己要求很高,因而这并非如他所说的那样“一挥而就”。在经过无数次的删改和重写后,他的手稿在一些地方几乎难以辨认。他力图(没有取得成功)避免古典法语中某些显得突兀的用语习惯,如所谓的三元结构(俄国“观察、盘算、怀疑”;随着和平的到来,“同盟、激情、牺牲”不复存在,并开始出现“利益、偏见、对抗”;等等)。[1444]与丘吉尔不一样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TheSecondWorldWar)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尽管带有丘吉尔自己的风格——戴高乐独自在拉布瓦瑟里的书房里从事着写作,除了一名助手时不时地过来给他提供一些文件资料。他曾说:“我想撰写一部著作。把丘吉尔写的东西称为著作根本名不副实,它们的内容尽是些有趣的评论和庞杂的文件……事情一件接着一件。”[1445]

——引自章节:17置身“荒漠”,1955-1958年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