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与超越:人的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

有限与超越:人的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

作者:金辛迪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20年12月

ISBN:9787300288031

所属分类:教辅教材

书刊介绍

《有限与超越:人的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内容简介

作者基于系统的生命科学、认知科学知识,构建了个体生命的有限性与知识的不可遗传性之“人存在的二重限制性”(亦称“二重限制性”),以及基于人之二重限制性的原初平等(亦称“二重限制性平等”)这对极具解释力的新概念。随文理逐层展开,作者首先对人际差异与平等进行了一般性哲学解释,对近现代平等理论进行了三阶段划分,并设定“四要素分析框架”论证了当代平等理论的主要特征,继而沿用该框架对“二重限制性平等”进行了理论定位。作者进一步论证了“二重限制性平等”的意义,并对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工程等前沿科技应用对人的“二重限制性平等”所带来的实在挑战和未来挑战做出了分析,提出了倡议和解决方案。
金辛迪编著

作品目录

序言一
《有限与超越》的三重议题
序言二
平等如何可能?
——辛迪《有限与超越——人的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序
导论
第1章:差异与平等
1.1、人际差异的本源性
1.2、追求平等的永恒性
1.3、如何对待差异赋予了平等不同的历史内涵
第2章:近现代平等理论发展的三阶段
2.1、近现代平等理论的发展:分析框架与划分依据
2.2、第一阶段:权利平等的确立与实现
2.3、第二阶段:对经济平等的追求及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建成
2.4、第三阶段:正义之平等重归理论视野并占据核心
第3章: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
3.1、生命的有限性
3.2、认知的不可继承性
3.3、二重限制性概念
3.4、二重限制性平等概念
3.5、二重限制性平等:从事实到价值之辩
3.6、二重限制性平等:图景位置与分配原则
第4章: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的意义:有限与超越
4.1、人性建构的动力
4.2、知识创新的源头
4.3、人际正义平等关系的根基
第5章: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的突破分析
5.1、生命科学两大高峰及其工程技术应用
5.2、守护抑或告别存在的平等
第6章:二重限制性及其平等的突破应对
6.1、理论和理念倡议
6.2、技术应用倡议
6.3、社会应用倡议
6.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人性论的递嬗流变及核心问题域
附录B
知识分类及人类认知历史动态
致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