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卡特穆尔和其他人所描述的那样,皮克斯创造了一种众所周知的环境,我们称之为相态分离和动态平衡,它能够培养奇思狂想,同时又使奇思狂想和特许经营之间得以保持平衡。但从皮克斯这里我们能得到的最有趣的经验或许是两种领导方式的差异,这是逃离摩西陷阱的关键,我称之为系统思维和结果思维的差异。
在下一章中,我将向您展示,团队规模在组织中的作用与温度在液体和固体中的作用其实是一致的。当团队规模超过一个特定值时,激励措施的平衡点就会从奇思狂想切换到员工个人的职业发展上。然而,这个特定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团队会在不同的规模下发生转变,就像不同的固体会在不同的温度下熔化一样。这里的原因是我们第四个原则背后的关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改变这个神奇的数字,因为系统有多个控制参数。
作者建议,在新技术的研发早期,要把拥有“奇思狂想”的部门与其他部门分开,以保证奇思狂想的研发者们有足够的空间。当新产品或技术有一定的成熟度之后,要小心地安排新技术向其他部门的转接,两个部门之间一定要有一个好的平衡,就像“水”和“冰”可以共存,处于平衡状态一样。作者还把他的这个相变理论应用到对恐怖分子和其他暴力行为的监控与预报上。有研究发现,当一个网上的恐怖组织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之后,他们就会采取实际的行动,对社会造成直接的伤害,也就是作者所说的相变。
领导者花了很多时间宣扬创新。但是当温度下降时,一个绝望的分子无法阻止周围的冰结晶。然而,结构上的微小变化却能使钢熔化。
假设把浴缸放在接近冰点的地方。在冰点的边缘,温度提高或降低一点点,就会冻结或液化。而在表面上,冰块与液体共存。处于某一相转变边缘且两相共存的状态称为相态分离。虽然发生了相态分离,但两相仍处于共存状态。两相之间的联系以一种平衡的形式循环交替出现(如图1-2所示):冰块中的分子融化到相邻的液体中,液体分子在冰面上游动并冻结。这种任意相都没有压倒另一相的循环被称为动态平衡。可见,“相态分离”和“动态平衡”是布什理论中的两个关键点。“军事组织的核心是其结构必须紧密,但紧密的组织不会产生创造性。”布什写道,“但在战争时期使其松弛……又是非常危险的。”他还补充道:“军队应当与(一些)结构适度松弛的组织保持密切的合作。”
韦尔在接管公司后,很快就宣布要让全美国,不管是纽约还是洛杉矶的所有人都能享受任意两地之间的通话服务。而AT&T的员工则对韦尔夸下的海口表示质疑。以当时的技术,实现纽约到洛杉矶1/10距离的通话都很难。这是因为信号会在线路传输过程中衰减,而电子才被发现10年,人们并不清楚其衰减的确切规律。只有量子力学才能完全解释此问题,而此时距量子力学理论的出现还有20年。要实现韦尔的目标,不仅需要未知的技术,还需要未知的基础理论。韦尔努力说服董事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部门进行这些“基础”研究。和布什一样,他明白必须对激进的新想法进行遴选和保护——建立一个让“创新疯子”自由自在地发展奇思狂想的机构。韦尔聘请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弗兰克·厄特主管此事。在此后的若干年中,厄特的团队进行了大量科学研究,并最终解决了信号衰减的问题。他们发明了真空管:这是世界上第一个放大器,是现代电子工业的先驱。
作为韦尔的追随者和“贝尔实验室”的负责人,厄特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从事美国海军潜艇侦察工作时结识的布什。在此后的30年中,厄特一直是布什的密友和导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什邀请厄特加入其团队,并成为5位核心成员之一。布什在战争时期遵循的许多原则都是韦尔和厄特在贝尔实验室实行过的。
远藤和犹大·福克曼一样,既是一个创意的发明者,又是它的捍卫者,但这种结合很少见。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一个创意的发明者也应该是它的主要推动者和捍卫者。但是最好的发明家不一定能成为最好的捍卫者。扮演这些角色需要不同的技能,而这些技能很难在同一个人身上得到体现。
兰德很快就会证明,无法解释的实验是发现“虚假的失败”的好地方。
第三:摩西定律能确保一切有力量的奇思狂想野蛮生长
德国宿命论学派(以斯宾格勒、熊彼特为代表)认为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帝国一定会僵化,大卫总会杀死哥利亚一样。这种创造性的毁灭循环真的不可避免吗?那帝国该怎么办?布什和韦尔明白,世界末日并非不可避免,可持续、可再生的创造力和增长的最佳机会在于将团队带到右上方的象限:由稳定的动态平衡所连接的独立相态。
第一部分的故事说明了布什—韦尔原则的前三条原则:1.相态分离· 将艺术家和士兵分开· 根据相态量身定制工具· 注意盲点:培养两种类型的奇思狂想(P型和S型)2.创造动态平衡· 平等地对待艺术家和士兵· 转换管理方式而不是技术:做一位园丁而不是摩西· 任命并培训项目负责人,以弥合分歧3.传播系统思维· 不断提出疑问:为什么团队做出了这个选择· 不断提出疑问:如何改进决策过程· 找到具有结果思维的团队,并帮助他们培养系统思维
第三种策略是提高集群分裂解散的速度。目标是让线上的恐怖主义活动远离传染过渡区域,就像通过预定燃烧让森林远离火灾蔓延过渡区域一样。(研究这些话题的作者不愿讨论具体细节。)目前,我们正在制订更多这样的战略。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正从ISIS扩展到校园枪击、民族主义团体的爆炸袭击以及其他形式的暴力冲突。
首先,为了快点儿扫除阅读障碍,我必须提前说明:第3章描述的两种类型的奇思狂想与1992年路易斯·高拉姆博什提出的所谓“自适应”与“格式化”的创新无关,也与1997年被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称为“持续性”与“颠覆性”的创新无关。两类奇思狂想区分了新策略(S型)和新产品或新技术(P型)。高拉姆博什和克里斯坦森区分了持续改进现有产品的技术和最终显著改变市场的颠覆性技术。克里斯坦森特别强调新产品,即新进入者,从市场的“低端”开始,逐渐改善,直到赢得现有的高端用户。根据定义,S型和P型奇思狂想都可能是颠覆性或者持续性的。反之亦然:颠覆性和持续性创新也都可以是S型或P型的。它们描述了不同的、不相关的属性,就像身高和头发颜色一样。奇思狂想(今天)vs颠覆性(未来)奇思狂想指的是大多数科学界或商业界领袖认为起不了什么作用的想法或项目,或者说,即使起作用,它也是无关紧要的(它不会赚钱)。一方面,奇思狂想与传统商业智慧相悖。另一方面,一个奇思狂想是否是“颠覆性的”,指的是它能在市场上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本书讲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
《社区营销实战》内容简介:本书按照社区推广的实战步骤:社区调研、社区进驻前准备工作、正式进驻、社区推广、组织团购、社区口碑
《刻板印象》内容简介:本书揭露了一个事实:我们生来戴着有色眼镜,同时又遭受着各种偏见。斯蒂尔教授解释了在每个人生活中因身份
本书深入地论述了一种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投资估价方法。利润是经常被操纵的,而现金流量则难以被操纵,本书深入地论述了一种基于
《进度管理实践标准(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在项目环境中创建、管理和维护进度计划的框架,是构建有效的进度模型的系统化指
《淡定的人生不寂寞(人生卷)》内容简介:《读者丛书》编委会集《读者》杂志三十年来的精粹,编录而成“读者30年典藏”系列丛书十
《人类之旅》内容简介:世界亿万生灵中,独有人类能够过上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人类的经济繁荣因何而来?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人口
《会计核算、税务处理、成本核算与财务报表编制实务操作指南》内容简介:本书详细介绍了会计核算、税务处理、成本核算、财务报表编
《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内容简介:在《产品经理的第二本书》中,哥乔斯探讨了卓越产品经理所需的特定技能。如果你立志成为杰出的产
《马克思与信仰》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作者在“日常生活”“文化自信”“理论和理论工作者
中国经济-观察与谏言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参事夏斌对中国经济金融战略不懈思考的集大成之作。身为高层智囊,夏斌教授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第四辑(1937--1945) 内容简介 《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37-1945)即第四辑,经过编辑组全体同志三个春秋的辛勤工作,继《汇编...
《城乡收入差距分析及其治理》内容简介:中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贫富差距过大是目前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不和谐因素之一。中国区域总
《搅局者:许家印恒大帝国崛起真相》内容简介:本书以恒大地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经营企业的经历和方法为背景,从恒大的目标追求、企
《人生并非只有一条路》内容简介:本书如果你感觉自己的人生充满荆棘,不妨换一种活法试试,你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或许“变”便能“
知识与国家财富//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本书特色 《知识与国家财富:经济学说探索的历程》:当代世界学术名著。知识与国家财富//当代世界学术名著 内容简介 1980年...
本书讲述定量金融中最重要的统计方法和模型,通过统计建模和统计决策理论将金融理论与市场实务相联系。本书的第一部分讲述统计的
社会学家茶座。第10辑 内容简介 日本民间流传着计多关于茶道大师千力休的传说。据说有一次大师让他的孩子打扫茶园。孩子不但把石阶清洗三次,弄得纤尘不染,连地上的枯...
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第八版)(上册:国际贸易部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经典的国际经济学教科书,它深刻洞悉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和争议,...
《从零开始学布林线指标(第2版)》内容简介:本书为了帮助读者了解市场风险,提高投资水平,通过大量的股市图表和实例,向读者全面
《50人的二十年》内容简介:撰写本书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是具有国内一流水准、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并且致力于中国经济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