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批判书

十批判书

作者:郭沫若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年:1996-03-01

评分:4.5分

ISBN:7506007258

所属分类:哲学宗教

书刊介绍

十批判书 内容简介

郭沫若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也是学术上的大家,尤其他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与判断值得我们思考。《十批判书》是郭沫若著的经典学术,主要从各个方面分别对秦以前的文化思想界的大家,进行有理、有据、有论点的自我批判。

十批判书 本书特色

郭沫若,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也是学术上的大家,尤其他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与判断值得我们思考。《十批判书》是郭沫若著的经典学术,主要从各个方面分别对秦以前的文化思想界的大家,进行有理、有据、有论点的自我批判。

十批判书 目录

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1)
孔墨的批判 …………………………………………………(66)
儒家八派的批判………………………………………………(114)
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142)
庄子的批判……………………………………………………(174)
荀子的批判……………………………………………………(197)
名辩思潮的批判………………………………………………(235)
前期法家的批判………………………………………………(293)
韩非子的批判…………………………………………………(322)
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367)
后记……………………………………………………………(438)
——我怎样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
后记之后………………………………………………………(460)
蜥蜴的残梦……………………………………………………(463)
——《十批判书》改版书后

十批判书 节选

一论孔墨的基本立场 到了现在要来论子与墨子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都是大师,有不少的门徒,尤其孔子,二千年来是被视为了通天教主的,关于他们的事迹和学说,自然不免有不少的美化和傅益。譬如我们读一部《新约》,便只见到耶稣是怎样的神奇,不仅难治的病着手成春,而且还有起死回生的大力。孔与墨虽然没有这样被入神化,而在各自的门户内是充分被人圣化了的。因此,我们如未能探求得他们的基本立场之前,所有关于他们的传说或著作,我们都不好轻率地相信。那么又从什么资料上来探求他们的基本立场呢?很可庆幸的是他们的态度差不多完全相反,我们*好从反对派所传的故事与批评中去看出他们相互间的关系。反对派所传的材料,毫无疑问不会有溢美之辞,即使有诬蔑溢恶的地方,而在显明相互间的关系上是断然正确的。因此我采取了这一条路,从反对派的镜子里去找寻被反对者的真影。 墨子后起,他是反对孑L子的。在现存的《墨子》书里面有《非儒篇》,那里面有几段关于孔子的故事,我觉得*有研究的价值。 **个故事: “齐景公问晏子曰:‘孔子为人何如?’ 晏子不对。公又复问,不对。 景公曰:‘以孔丘语寡人者众矣,俱以为贤人也。今寡人问之而子不对,何也?’ 晏子对曰:‘婴不肖,不足以知贤人。虽然,婴闻贤人者入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孔丘之荆,知白公之谋而奉之以石乞。君身几灭而白公僇。婴闻贤人得上不虚,得下不危;言听于君必利人,教行于下必利上。是以言明而易知也,行明而易从也,行义可明乎民,谋虑可通乎君臣。今孔丘深虑周谋以奉贼,劳思尽 知以行邪,劝下乱上,教臣杀君,非贤人之行也;入人之国 而与人之贼,非义之类也;知人不忠,趣之为乱,非仁之类也。逃人而后谋,避人而后言,行义不可明于民,谋虑不 可通于君臣;婴不知孔丘之有异于白公也,是以不对。’景公曰:‘呜乎,贶寡人者众矣,非夫子则吾终身不知孔丘之与白公同也。” 这个故事,在年代上有些大漏洞。楚白公之乱见《左传》哀公十六年。这一年的四月孔子死。七月白公胜发难。齐景公呢,已经死去十二年了,晏婴比景公还要死得早。因此以前的人便都说这是墨子的“诬罔之辞”,那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诬罔就算是诬罔吧,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我们从这儿可以看出:墨子是赞成“人人之国,必务合其君臣之亲,而弭其上下之怨 ”的,孔子呢,则和这相反,“劝下乱上,教臣杀君”。更说质实一点吧,便是墨子是反对乱党,而孔子是有点帮助乱党的嫌疑的。这是极有趣味的一个对照。 第二个故事: “孔丘之齐,见景公。景公悦,欲封之以尼溪,以告晏子。 晏子曰:‘不可。夫儒浩居(傲倨)而自顺者也,不可以教下;好乐(音乐)而淫人,不可使亲治;立命而怠事,不可使守职;宗(崇)丧循哀,不可使慈民;机服勉容,不可使导众。孔丘盛容修饰以蛊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博学不可使议世,劳思不可以补民;累寿不能尽其学,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繁饰邪术以荧世君,盛为声乐以淫愚民;其道不可以期世,其学不可以导众。今君封之,以利齐俗,非所以导国先众。’ 公曰:‘善。’ 于是厚其礼,留其封,敬见而不问其道。 孔丘乃恚怒于景公与晏子,乃树鸱夷子皮于田常之门,告南郭惠子以所欲为,归于鲁。有顷闻齐将伐鲁,告子贡曰:‘赐乎!举大事于今之时矣。 ’乃遣子贡之齐因南郭惠子以见田常,劝之伐吴;以教高、国、鲍、晏,使毋得害田常之乱;劝越伐吴。三年之内齐、吴破国之难,伏尸以亿术数。孔丘之谋也。” 这段故事的前半也见《晏子春秋》外篇,但《晏子春秋》一书很明显地是墨子学派的人所假托的。晏子反对孔子的说话完全是墨子的理论,《公孟篇》云:“子墨子谓程子曰:‘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 ……此足以丧天下。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又以命为有, ……此足以丧天下。”’这四政和这儿的傲倨自顺,好乐淫人,立命怠事,崇丧循哀,是完全一致的。这段故事当然也是在做小说。但*重要的还是在后半,同前一个故事表示孔子在帮忙白公胜一样,他又在帮忙田成子。这事恐怕倒近乎事实,另一反对派的庄子后学,在《盗跖篇》里也提到过一些影子:“田成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但在《论语》里面所说的情形便完全不同了。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 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 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宪问》)这纯全是忠于主上,而反对乱贼的立场。但我们如要做一个公平的批判人,就宁肯相信《墨子》和《庄子》,而不肯相信一些孔门后学的。因为“三占从二”,我们当从多数。这是一。凡是扶助或同情乱党的人,他的子孙后进是谁也要替他掩盖掩盖的,这是二。 第三个故事: “孔丘为鲁司寇,舍(拾)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 …… P66-69

十批判书 相关资料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以后,专制政体被推翻了,这是一项非常巨大的历史进步。在文化学术方面,儒学独尊的局面也相对地被打破了,因而学术思想呈现了相当活泼的景象。同时西方学术思想不断涌进,人们的思路也比较开阔,于是哲学、人文科学方面思想相对自由。当时国势危急,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于中国虎视眈眈,一再挑衅,更引起了学者的爱国保国的忧患意识。有些学者不能参加政治活动,于是走上了学术救国、教育救国的道路,专心学术,因而做出了一些学术成果。
当时许多学者继承了清代朴学的作风,考据比较精审,析事论理,才求准确。也有些学者对于宋明理学有较多的了解,对于深邃的义理有较深的体会。自清末以来,西学东渐,西方学术传入中国,受到重视,许多学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西方的治学方法,致力于中西学术的会通与融合,因而达到了学术研究的较高水平。
辛亥革命至一九四九年,史称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充满了内忧外患的时期,但是当时的学术界确实出现了很多有一定价值的学术著作。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有许多现在已买不到了,而实际上确有一定的参考消息价值。东方出版社有鉴于此,计划编印了套能反映民国时代学术成果的系列文丛,搜集这段时期文史哲名著,汇为“典籍文库”,以简体字排印。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十批判书 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原名郭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中国现代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解放后一直主持文化工作,历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女神》这部诗集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风格,为“五四”以后自由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我国新诗的奠基之作。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