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

作者:[日] 安宅和人

出版社:大象

出版年:2020年4月

ISBN:9787571105488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麦肯锡教我的思考武器》内容简介

大多数人在面对工作和问题时,总是还没想清楚“真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就急忙动手去处理、去解决。然而,像这样一味求“快”、忙得团团转的结果往往是白费力气,最后步入事倍功半的“败者之路”。这本书告诉你,发生问题时,要先查明议题!先判断:“这个问题重要吗?”比急着动手更重要! 本书作者根据自己从事战略顾问工作时积累的丰富经验及脑神经学的专业背景,设计出一套极具逻辑性的问题解决思维模式——从发现议题、确立议题开始动手,搜集个性化信息,组建故事线,划定答案界限,整合有用材料,最后交出完美成果。还在欺骗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吗?NO!交出有价值的成果才是好工作! 安宅和人,196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硕士学位后,进入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Company);工作四年后,进入美国耶鲁大学攻读脑神经科学课程,仅用3年9个月时间就获得了平均费时7年多的博士学位。2001年年底回日本之后,成为麦肯锡研究小组亚太地区核心成员之一,在饮料、零售、高科技等领域从事品牌经营、商品与业务开发工作;负责东京分公司的新人培训,负责问题解决、分析、图表制作等课程。2008年进入日本雅虎公司,2012年开始担任首席战略官(现兼任),负责事业战略问题、大型合作项目及市场营销部门、大数据战略。日本数据科学家协会理事。2018年起担任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环境情报系教授。

作品目录

前言

交出有价值成果的生产技术,有何共通点?


本书的思维

脱离事倍功半的“败者之路”
抛弃常识
什么是有价值的工作?
千万不能踏上白忙的“败者之路”
如何具备事半功倍的高效生产力?
思考,不要用蛮力;工作,不只靠劳力
作者的提醒
细嚼慢咽,切莫狼吞虎咽

1、章:议题思考

解决问题之前,先查明问题
1.1、查明议题
你有没有个人专属的智囊团?
1.2、试拟假说
重要的是“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凡事都化为“语言、文字”
用语言或文字表达时的重点
1.3、成为好议题的三要素
要素①:属于本质性的选项
要素②:含有深入的假说
要素③:可以找到答案
1.4、用于确立议题的信息搜集
取得用于思考的材料
技巧①:接触一手信息
技巧②:掌握基本信息
技巧③:不要搜集过头或知道过头
1.5、确立议题的五个方法
运用一般的做法无法找到议题时
方法①:删减变量
方法②:可视化
方法③:从最终情形倒推
方法④:反复问“So
what?”(所以呢?)
方法⑤:思考极端的实例

2、章:假说思考一

分解议题并组建故事线
2.1、何谓议题分析?
2.2、在议题的起点组建故事线
2.3、步骤一:分解议题
有意义的分解
“业务理念”的分解
分解议题的“模板”
缺乏模板时就“倒推”
分解议题的功用
分解后各自设立假说
作者的提醒
MECE
与架构
2.4、步骤二:编辑与组建故事线
业务理念的故事线
类似脚本分镜图、漫画分格图
故事线的功能
故事线的两个模板

3、章:假说思考二

图解故事线
3.1、什么是连环图?
制作连环图的意象
3.2、步骤一:找出“轴”
分析的本质
定量分析的三个模板
表达分析的多样化
由原因与结果思考“轴”
找出分析的“轴”的方法
3.3、步骤二:意象具体化
填入数值建立意象
表达涵义
3.4、步骤三:清楚指出获得数据的方法
该如何获得数据?
作者的提醒
从知觉的特征看到分析的本质

4、章:成果思考

进行实际分析
4.1、什么是产生成果的输出(Output)?
不要贸然纵身跳入
不要“先有答案”
4.2、剖析难题
交出成果的两个难题
难题①:无法得出想要的数值或证明
难题②:以自身的知识或技巧无法让界限明确
4.3、明快找出答案
拥有多个办法
重视循环次数及速度

5、章:信息思考

整合“传达信息”
5.1、实现本质性和简单化
一鼓作气
5.2、推敲故事线
三个确认程序
程序①:确认逻辑结构
程序②:琢磨流程
程序③:准备好“电梯演讲”
5.3、琢磨图表
这样图解就对了!
技巧①:彻底落实“一图表一信息”原则
技巧②:推敲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轴
技巧③:整合信息与分析的表达
作者的提醒
“完成工作”吧!
后记:从累积小成功开始


出版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