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义气

中国人的义气

作者:冯庆

出版社:中信

出版年:2020年5月

ISBN:9787521716764

所属分类:政治军事

书刊介绍

《中国人的义气》内容简介

在中国游民社会文化史的语境里,“江湖”一词意义深远。在诸多由“庙堂”下渗到“江湖”的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源自儒家传统又具有权变意味的“义气”伦理,于江湖中应运而生。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武侠小说和江湖电影,从古老的舍生取义到今天大众文化表征中俯拾即是的情义闪光,“演义”的艺术手法时刻浮现于诗化江湖的图景当中,塑造着大多数中国民众的日常感性经验。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追溯历史,从政治哲学和社会史的角度,对“江湖义气”的文学表征进行分析。通过梳理《水浒传》当中的文人形象、金庸小说中的游民生存状态、与“江湖知识人”相关的治理经验和叙事技法等话题,探索“义气”伦理下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印记。
下篇回归当下,解读张彻、徐克、杜琪峰等知名导演以“江湖”或“义气”为题材的经典影像作品,揭示其中对现代游民生存状态的曝露、反思和价值提升。此外,本书还对黄霑、卢国霑等音乐人围绕“情义”主题创作的流行歌曲进行了话语分析,并结合自觉继承这一主题的当代嘻哈音乐,挖掘其中隐含的历史经验,从而总结了大众文艺所具备的独到情感动员机制,为构建大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议题,提供了别样的信息储备和审美眼光。
冯庆 生于1987年,重庆人,南京大学文学院学士、硕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美学专业。迄今为止,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为诸多网络媒体撰写文化评论。著有《古典与青年》(2019),并参与翻译、汇编译著多部;2015年以来,创办青年网络学术共同体“先进辑刊”,以“思想·制度·传统”为议题,组织策划多次跨学科学术研讨活动;曾获得“《探索与争鸣》青年创新征文一等奖”等学术荣誉。

作品目录

总序
自序
上篇
义气的
政治美学
义气江湖:
审美经验与民间治理
军师吴用与梁山聚义
从韦小宝的“义气”看金庸小说
下篇
义气的通俗文化
经验史
暴力之上的正义:
张彻电影的美学基调
暴力之后的抒情:
徐克的江湖影像革命
义气的“丧服”:
香港江湖影像经验史
黄霑的“豪情”
山河华夏:
20世纪80年代香港爱国歌曲追忆
“江湖”说唱的文化基因
尾声
义的钟摆

热门书摘

相比现代世俗伦理,这些“生存”逻辑与价值显得野蛮、原始且粗暴,但往往能够激起许多人潜意识的共鸣。

如朱熹所定义的,“权,称锤也,称物轻重而往来以取中者也”

在这一视域之下,统合“经”与“权”的“义”就成了中国古典政治实践智慧的核心范畴。

“义”是让每一个人在恰切的行动规律当中把最美好的东西体现出来,不仅能彰显自己的贤美,还能够彰显他人的贤美,也就是彰显“贤美”本身。

“江湖”远离稳定的农业土地秩序,作为一种空间特征,其所隐喻的是失去依靠的风雨飘摇、变动不居的政治生活处境。就其语源而论,“江湖”一词来源于长江、洞庭湖、太湖等便于交通的水域地形,进而与时刻处于无家可归、四处游荡状态的“游民”相关。

如今,重商主义盛行,个体主义成为社会广泛认同的价值观。这在游民江湖的文化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江湖”这一隐喻暗示的是人的“游鱼”化:放弃了“相濡以沫”的“游动的个体”,也就是摆脱主流体制,同时兼具活动性和不安定性的底层民众。相对于政治化的集体“人民”而言,非政治化的个体“游民”诉诸的更多是无政府的个体主义逻辑。当然,这种个体主义并非仅仅源于“泛舟于江湖”的逍遥传统,还源于现代资本主义风险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在古典语境里,“气”往往和身体有关,因此是一种直接诉诸每一个体生命节奏的质性成分。

在《论语·季氏》中提到“君子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能够从“经”当中体察义理的“师”,作为袭传礼法与现实情事之间的沟通者,也就必须承担化“气”为“义”的独到社会功能。这就是荀子的修身——治理逻辑,也正是传统中国民间治理者的逻辑。在这一逻辑运行当中,伦常之“义”与身体之“气”得到了有效的疏通,对情性的礼法调理能够由身入心,以“气”引“义”,这就是中国宝贵的“义气”政治智慧。

对于长期听戏的人来说,他们欣赏的与其说是戏剧表演,毋宁说是唱词和唱腔在不断重复当中造成的习惯效果

一旦注意到在民间中国存在着大量跳出官方正统立场、游走于江湖的儒家读书人,并且看到他们刻意营造的义气伦理经由文艺叙事和宗教仪式对民众产生的影响,就应当重视这一时期“江湖”与“庙堂”之间在政治理论方面的相似性和同源性。

通过片中高人之口,张彻道出了他的暴力美学的核心宗旨:只要心灵健全、有情有义,身体的残缺并不足以让英雄丧失创造奇迹的生命动力。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