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的草原(上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茫茫的草原(上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作者:玛拉沁夫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年:2005-02-01

评分:4.6分

ISBN:7020049176

所属分类:青春文学

书刊介绍

茫茫的草原(上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作者简介

玛拉沁夫,蒙古族人,1930年8月7日生于辽宁省吐默特旗黑城子村一个贫苦牧民家庭。从小挨饿受冻,大哥给王爷当奴隶挣钱供他上学。他聪明好学,小学未毕业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哲里木盟的开鲁中学,但学的是蒙文。1945年冬15岁参加八路军,奔走于热辽千里雪原。1947年到乌兰浩特,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后的斗争和1947年开始的土地改革运动,后随军到沈阳。参加革命后努力学习汉文,阅读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对文学产生了兴趣。1946年8月在内蒙古文工团当创作员时即写过歌词、通讯、小演唱之类的作品。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工作组去科尔沁草原做群众工作,创作了第一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发表在1952年1月号《人民文学》上。小说发表后他被调到中央电影剧本创作所,与海默、达木林合作,将小说改编成电影《草原上的人们》。1952年秋到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受到丁铃、艾青、赵树理等人的指导。1954年春从北京返回内蒙古深入生活,在察哈尔盟明太旗里任旗委宣传部长,并开始创作酝酿两年多的长篇小说《在茫茫的草原上》。1957年出版,引起较大反响。1963年小说修改再版时易名为《茫茫的草原》,但只完成了上部。1956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作品除长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外,还有短篇小说和散文。“文革”开始后被定为内蒙古文艺界第二号“阶级敌人”受到残酷迫害。在逆境中他通读了《资本论》、《鲁迅全集》等。平反后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副局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等职。1980年完成《茫茫的草原》下部,短篇小说《活佛的故事》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5月调到北京,长期担任《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1990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

茫茫的草原(上下)--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藏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建国后内蒙古文坛出现*早的长篇小说,也是**部表现40年代末期内蒙古社会生活的作品。它描写的主要是察哈尔草原上小小的特古日克村发生的故事,但它揭示的却是特定年代内蒙古人民的历史命运,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因为小说是把故事放在巨大的时代背景上来叙述的。这个背景就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乃至内蒙古社会不同政治势力的对峙、交锋。在小说中,代表国民党的刘峰来到了特古日克村,代表共产党八路军的苏荣也来到了特古日克村。是跟共产党走?还是跟国民党走?还是像曾经留学日本、日本侵华时期任伪蒙疆政府副厅长的齐木德鼓吹的那样,蒙古人应当独立,复兴自己的民族?这并不仅仅是特古日克村人或者明安旗人面临的选择,而且是所有内蒙古人民面临的选择。正是这个巨大的时代背景使小说叙述的故事具有了以小见大的功能和高度的典型性。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的交织,都在特古日克村的生活中体现出来。这种生活的复杂性甚至集中到一个家庭——大牧主瓦其尔的家庭中。瓦其尔精明、自私而又圆滑,只要能保住他巨大的家产,他不管你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所以内战爆发后他缝制了两面旗,一面是共产党八路军的五星红旗,一面是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谁来就挂谁的。但他的两个儿子则走上了截然相反的两条路:大儿子旺丹参加贡郭尔的保安团,偷偷为贡郭尔送情报;二儿子沙克蒂尔却参加了八路军领导的骑兵中队。家庭生活中的冲突实质是国家、民族的基本矛盾在家庭生活中的反映。不过,瓦其尔*后遭国民党匪军严刑拷打的结局,说明只有跟共产党走才有光明的前途。在对特古日克村斗争生活真切、细致的描绘中,小说体现出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主要得力于作家对蒙古族人民的深刻理解和对蒙古生活的熟悉。就人物性格而言,铁木尔的倔强、固执、自尊、勇猛;斯霞的执着、坚忍,洛卜桑的豪爽、豁达、爱面子,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从作品展示的生活图景看,无论是热烈、欢乐的摔跤场面,还是民间祝词家唱着颂词给工作队献马,还是沙克蒂尔和莱波尔玛那炽烈而反伦理的爱情,同样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小说的语言尤其具有民族色彩,因为它恰如其分地运用了蒙古族人民丰富、幽默而又朴素的谚语。这首先体现在小说中人物的对话上。瓦其尔见到归来的铁木尔时说:“俗话说得好,马儿走出千里远,也要跑回生长它的牧场来,人怎能像一只没有窝的野雀似的东跑跑西飞飞呢?”铁木尔谈自己在外面与八路军的交往时说:“八路军对我个人实在不错。可是就像俗话里说的那样:一个窝的燕子,有的往东飞,有的往西飞,人们对八路军的看法也不一样。我的朋友哈吐就常说:‘黄羊碰见猎人,还要想三想往哪个方向跑,我们蒙古人再也不能闭着眼乱跟别人走了。你想想,八路军那么好,为什么没有一个蒙古人当八路呢’?”贡郭尔诅咒那些热情接待八路军的牧民时,骂的也是:“这帮人都像秋天的枯草,见了谁都只知道点头哈腰!”这些语言中都有比喻,而用来作比的马、黄羊、枯草等等都使人想起草原。人物的对话是这样,作家的叙述语言也是这样。卷二第五章写到凶残的贡郭尔父子突然热情对待斯琴并且递上一碗奶茶时,用的是这样的语言:“谁不知道,人们出卖马匹之前,总是替它洗刷两次毛皮,增加几斤草料,以便于使买主出高价,又满意!”这种机智的比喻不仅富于地方特色,而且一针见血地揭穿了贡郭尔父子的险恶用心。从创作方法来看,这部长篇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但也借鉴了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手法。这表现在小说对草原的描写中所包含的暗示性与抒情性。小说开头描写了察哈尔草原寒冷、多雾的春天,指出草原上的人们困惑而又急切地期待着晴朗的夏天。这里的季节显然是暗示某种时代气氛。小说卷一第十章描写了草原上两条不同的河流,也是暗示两种不同的政治势力或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小说*后写到斯琴等人烧毁住着敌人的蒙古包时,对草原和黎明作了充满激情的描绘,并且发出了“呵!草原——我们慈爱的妈妈!”这样深情的呼唤。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