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学方法论研究

民法学方法论研究

作者:姚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年:2020年6月

ISBN:9787300281742

所属分类:人物传记

书刊介绍

《民法学方法论研究》内容简介

系统总结如何在司法裁判中具体适用法律的方法及其规律的力作。作者在书中紧扣司法三段论的一般原理,阐述了如何正确寻找裁判依据、认定要件事实,并寻求法律规范与事实要件正确的连接。作者归纳了几种适用法律的具体方法.并对法官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如何解释法律,进行妥当的价值判断和利益衡量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作者对法官在裁判中的说理论证的方法和规则.以及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等也进行了较为深八的讨论.力求为法官依法公正裁判案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作者在书中还对法律人应当具备的法律思维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这不仅为法官公正司法提供了方法的指引而且为法律人掌握法律适用提供了方法和技巧的参考。
姚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法学)重点研究基地“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祖籍浙江绍兴,1964年8月出生于江西南昌。本科就读于华东政法学院(现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并先后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间于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挂职担任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目前的社会兼职主要包括: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日民商法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合同监管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立法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CIETAC)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等多家仲裁机构仲裁员。主要研究领域人格权法、合同法及侵权责任法。

作品目录

复杂是由简单来支撑的
(代前言)
第一章:法律适用的基本命题
第一节
从终点开始
第二节
是否存在法律人所独有的方法
第三节
是否存在“公正”的裁判
第四节
社科法学v.法教义学
第二章:民法的体系
第一节
体系与体系思维
第二节
体系中的概念
第三节
体系化的基础与路径
第四节
民法典中的体系弱化
第三章:体系的外部效应
第一节
宪法基本权利与人格权
第二节
行政权力与民事权利
第三节
民刑交叉案件的裁判规则:以合同效力为例
第四章:体系的内部效应
第一节
民商关系
第二节
人格权法的体系定位
第三节
基本原则的体系效应
第四节
民事责任这个筐
第五节
物权行为这个梗
第五章:民事法律渊源
第一节
法典化的反思
第二节
制定法实证主义下的民法法源
第三节
以民法的适用为坐标原点的法源论
第四节
习惯作为法源
第五节
司法解释的生命力
第六节
题外话:学说的价值
第六章:民法规范类型
第一节
类型化的基础与意义
第二节
民法规范类型化
第三节
效力性强制性规范认定:以《合同法》第52条为切入
第七章:法律适用及漏洞填补
第一节
法律事实的形成与认定
第二节
法律解释的民法面向
第三节
法律漏洞填补的实证考察
第八章:民法中的价值判断
第一节
作为方法论的价值判断
第二节
价值判断规则
第三节
价值传递路径:一般条款
第四节
价值判断的辅助技术
第五节
标本与分析
徘徊在研究的边缘——后记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