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美术简史》从中国、古埃及等人类文明发源地的远古艺术入手,探讨美术的起源,并以时间为经线介绍了中西方美术史的发展历程,以地域为纬线介绍了玛雅文化、希腊艺术、中国秦汉艺术等内容,还以一百多幅插图直观地呈现典型的美术作品。视角独特、文字通俗生动,一卷在手、如沐春风。
这套“艺术教室”丛书是为大学开展艺术教育编撰的。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播与技能的培养,更是为了标志着人类文明进程与社会进步的人格养成,大学教育尤其如此。孔子说“入其国,其教可知”,孔子的意思是说,通过诗、书、乐、易、礼这些不同的教材与科目、不同的教育模式教化国民,会在民众人格养成中起到不同的效用。欧洲工业革命以来逐渐成形的现代教育体系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的内涵,国民教育所使用的早就已经不再局限于某种单一的教材与教育模式。从人格养成的角度看,多种科目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更适宜于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但对于中国而言,这个教育体系的引进为时太短,还远远未到成熟的地步,其中难免会有不少缺失,而艺术教育方面的严重滞后,就是这种缺失的重要表征之一。相对于更能直接地培养人们经世致用能力的科目,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目以及其他实用性科目而言,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艺术教育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人是有精神生活并且需要精神生活的动物,在人格养成的过程中,艺术教育的特殊意义就在于通过诗意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丰富人的心灵,由此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类物欲急剧膨胀以至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追求严重失衡,人格被扭曲了的时代,艺术因其具备有助于人格健康发展的矫正作用,它对于人类生存与未来的特殊意义,正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在我们面前。孔子两千多年前就已经认识到“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确实,性情中的“温柔敦厚”,尤其是不失之于“愚”的温柔敦厚并不能生而得之,它需要后天的教育与培养。如果我们认同孔子所推崇的这种人格境界,就不难认同艺术的价值,以及艺术教育的价值。
诚然,随着越来越多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实施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意义也日益成为社会共识,20世纪90年代中叶以后,国内艺术教育开始迅速升温,除各地原有的艺术专业院校和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升格成立的艺术专业院校外,普通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在公共艺术教研室基础上新建艺术系科、专业。然而,因为长期以来艺术专业教育领域偏重于技术层面的教学,史、论方面的基础研究严重滞后,各地普遍感觉缺乏合适的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普通高校艺术系科、专业的基础艺术史论教材,尤其是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普及艺术基础知识所需的合格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的需求尤显迫切。因此,组织专家编写一套艺术史、论著作,以不同门类的史、论著作构成一个格局相对完整的艺术史论文库,实为契合时机之举。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邀集国内各艺术门类的著名专家,编撰了这套丛书,它包括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五大门类,每个门类均分为史、论以及资料三册,使读者一册在手,能够基本了解该门类艺术的整体状况或该门类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该领域最重要的历史文献。而各位作者都是在所涉领域浸淫多年,学有所长且思想敏锐、见解不凡的专家,因此才有可能以较为适中的篇幅,传递各艺术门类最核心的知识与最值得思考的观念。这样的设计,意在使该文库体现出坊间类似图书所缺乏的实用性与鲜明特色,也更适宜于非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系科教学、艺术院校师生研习非本专业艺术门类课程,以及培养普通大学生接触与欣赏艺术的兴趣。
艺术随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随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变易;因此,每个民族都发展出了各种门类的艺术,但每个文明发展进程中出现的艺术又有所不同。即使同一艺术门类,不同民族在美学取向与发展路径上也会有很大的差异。艺术经常是民族的,它又是全人类的事业;如何兼顾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对于这套丛书的所有作者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将艺术视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赋予艺术研究世界性的视野,是本套丛书努力要体现的新的艺术观,也是当代中国艺术研究领域的诸多专家们对全球化时代的一种特殊回应。因此,这套书在编撰过程中,始终注意到将每一民族的艺术视为世界艺术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加以论述。要最终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学者共同奋斗,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新的尝试;是否已经比较接近预想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接近了这一目标,还有待于读者和同行们的检验。
我们期待着读者与同行们的反馈,希望这套书能为读者们打开艺术之门,并且让读者们喜欢。
皮道坚,1941年生于湖北。现为华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美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组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美术馆“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学术委员会委员,广州艺术博物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著有《当代美术与文化选择》、《楚艺术史》等书。 傅谨 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与批评、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倡导“国剧本位”的20世纪中国戏剧研究,关注本土戏剧传承与濒危剧种保护。出版专著《新中国戏剧史》、《草根的力量――台州戏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中国戏剧艺术论》等9部,曾多次获得中国图书奖。发表论文 100余篇,曾获北京市文艺评论奖一等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理论二等奖、中国曹禺戏剧奖等多项学术奖。
李缉熙,男,美籍华人。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并任职于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从事电离层与高空探测技术研究,并兼任中国科技大学空间专业讲师。曾任赵九章院士(所长...
漂亮的天才少女江意跳级读书,她刚过完十八岁生日,如果不出意外,过段时间就能顺利保研。Z大物理学院号称学术界的“疯人院”,满地超级学霸,可见小姑娘有多厉害。也是在...
音乐就在呼吸里,就在身体里,就在人生里,就在历史里。古典音乐从来不会拒人于门外。再复杂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准备,只要对人的某些根本际遇有所共鸣,我们就能...
十五年前,他开始独自旅行。他看过天地大美,见过不散悲欢,迈过险阻泥泞,听过爱恨情仇,醉于甜美微笑,也曾直面生死。十年归来,继《指尖以下,回忆以上》之后,月亮先生...
草军书,真名章庆,安徽省铜陵市人。著有《轻松幽默侃唐朝》《神侃唐朝三百年》《南朝大争霸》等系列历史图书九本,作品以见解独到、观点新奇、评论深刻、语言睿智著称。
刘星元医案医论-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 本书特色 《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系列之一,本书介绍的是西北名医刘星元先生,从医执教60多年,擅长内、妇、...
传染病监测预测与优化控制 本书特色 《传染病监测预测与优化控制》针对传染病疫情防控,在致病微生物采样和检测、传染病疫情预测和传染病疫情优化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系统...
建筑给水排水 本书特色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对近几年有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作了阐述和介绍。主要包括建筑给水、建筑排水、建筑热水、建筑中...
吴念真全方位的创意人、电影人、广告人、剧场人。本名吴文钦。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1973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1981年起,陆续写了...
任芸丽,资深美食媒体人,现任素味乐生活主编,曾担任《贝太厨房》杂志主编 ,在业界深耕近20年。 曾出版个人美食图书《吃情十物》、《甜蜜食堂》等。
作家,四川省作协主席,曾任《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八十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
★日本知名设计活动家、“长效设计”(Long-life Design)理念倡导人长冈贤明作品。被原研哉、安藤雅信等人盛赞的设计活动家长冈贤明,联合《日经设计》编...
戴维•布鲁克斯在本书中用令人意想不到的角度深入剖析我们的日常生活。作者提出了“双峰模式”,我们每个人都在攀登人生的两座山。如果说第一座山是关乎构建自我和定义自我...
時雨沢惠一1972年生,雙魚座A型,神奈川縣出生,日本輕小說作家。以第六回電擊電玩小說大賞選考候補的「奇諾の旅」初試啼聲。著作有《奇諾の旅》系列、《艾莉森》系列...
本书对福利国家给予了介绍。其中的历史实例,对来自现存福利计划后果的讨论,以及对实行再分配的道德评论,对于任何一个关心我们未来繁荣的人来说都是焦点。这些文章不是关...
怡僧法师,法号超品。十六岁出家于五台山。后依止北京广济寺正果法师为侍者,1987年毕业于苏州灵岩山佛学院,1988年任普陀山佛学院任监学。后参住西安卧龙寺禅堂、...
姜草韩国著名漫画家,1997年出道后即凭借独特的想象力,生动的人物塑造,紧张刺激的故事展开,惊人的反转,以及以人性的温情与信任切入展开的故事情节,深受读者喜爱。...
Thisdetailedintroductiontodistributiontheoryusesnomeasuretheory,makingitsuitable...
Written by Neil Gaiman; Art by Yoshitaka Amano Featuring striking painted artwor...
郑渊洁,中国文坛传奇人物。1955年出生,1978年开始童话创作,1985年创办专门刊登其个人作品的《童话大王》月刊,有“童话大王”之美誉。他笔下的皮皮鲁、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