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国有二本道教史出版,一是许地山之《道教史》,二是傅勤家之《道教史概论》。至1937年傅氏《中国道教史》出版,方被视为“我国**部道教史”。
东晋史学家常璩之《华阳国志》,记载道教五斗米道创立过程*详,曾被视为“中国*早的一部道教史”。但现代学术框架下的**部,还是非傅氏莫属。
著名学者葛兆光论近百年道教史研究,把傅勤家与许地山、陈垣、陈国符等名家并举。认为他们共同构建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次历史性的变化”。
道教之核心观念,是相信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长生不死,成为神仙。这是对道家思想中“得道成仙”思想的承袭与利用。
鲁迅以为“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认为懂得道教,也就“懂得中国的大半”。
许地山在《道教史》中说唐之佛教思想、宋之佛儒思想均处“伟大时期”,但其间“道教之势力却压倒二教”。
阅读本书的理由
傅勤家说“儒畏天命,修身以俟;佛亦谓此身根法幻化,业不可逃,寿终有尽,道教独欲长生不死,变化飞升,其不信天命,不信业果,力抗自然,勇然何如哉!”
许地山说:“道家思想可以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是国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底气概。”
鲁迅说:“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耶教徒,而不憎道士。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的大半。”
建议以下人群阅读本书
宗教史专家或爱好者,道士或道教史专家,中国文化爱好者或反对者,“肉身成仙”之追求者或反对者,专家或一般文化人……
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将人类身体放入身体一肤觉经验一一视觉经验一一意识的关系链中,特别是从身体一肤觉经验与视觉的互动关系中考察人类身体的社会意义和审...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发生现象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设发生现象学研究;现象学研究;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精要;创作与作品;资料共五个栏目;收录哲学论文14...
解深密经疏 本书特色 本书为古籍整理点校类图书。《解深密经》是法相宗所依据的*重要经典,此经理事悉备,要言不烦,诚大乘之纲领、法相之钤键。除序品外,全文收入《瑜...
荀子史话 本书特色 杨金廷、范文华撰写的《荀子史话》立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大格局,以30万字的篇幅关注赵国思想家荀子一生的文化脉络,填补了荀子研究...
咬文嚼字的逻辑 本书特色 基础学科包括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理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逻辑是一门独立的学问,大...
十力语要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熊十力先生的论学信札及学术论文若干篇,是研究其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十力语要 目录 序:读熊十力札记(王元化)题记卷头语与人谈易...
日讲礼记解义 本书特色 任宏点校的《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将《五经》、《通鉴》等传统典籍作为进讲教材,并将日讲教材先后刻印成书。《易》、《书...
英文版总主编托马斯•奥登(ThomasC.Oden),生于1931年,分别于1958、1960年获耶鲁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古代基督教研究方面的权威
儒教天道观-第九辑 本书特色 天道观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概念,也是儒教的一个重要问题,即,什么是天道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中国哲学著作,都认为天道就是自然规律。由石...
周易守正-中华易理阐述-1 本书特色 读完此书,你就读懂了《周易》。作者“十年磨一剑”,开辟解读《周易》新格局。开创性阐述中华易理精髓,挖掘《易经》文化溯源。作...
汉魏兰陵经学研究 本书特色 汉魏时期,兰陵地区经学兴盛,兰陵儒者在经学的传承、阐释、研究、弘扬及运用等方面成就斐然,影响深远,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和经学的发展作出了...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灿烂文化。春秋战国的诸子哲学、汉魏六朝的丰碑巨制、韩柳欧苏的大块文章、明清之际的人生画卷,无不
美学概论 内容简介 简介《美学概论》是由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学概论 目录 **章 什么是美学**节 从美到美学第二节 美学:西方与非西方的不同表述方式...
伦理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确定21世纪新伦理观 本书特色 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与毁灭,全社会迫在眉睫的持续与崩溃,每个人迫在眉睫的坚守与沦丧;首次以东方文明的...
俱舍论颂疏集注(全2册)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佛教研究者、爱好者《俱舍论》是世亲菩萨的代表作,初由真谛法师翻译,后由玄奘法师再译并进行广泛讲授,玄奘法师再传弟...
《多重视野下的西方全真教研究》共收录西方学者有关全真教研究的十四篇专论,时间跨度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我们依照论文所涉
Icantyettraceitsproperrelationstotheaspectsofexperienceofwhichyoudonottreat.Itne...
《20世纪的哲学与哲学家》讲述从那遥远的年代起,知识在罗森茨维格、列维纳斯、本雅明、塞尔托、法兰克福学派、德里达的研究中得
明正统《道藏》收道书一千四百二十六种,合五千三百零五卷,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万历《续道藏》补收道书五十种,合一百八
《周易表解》用表解形式阐释《周易》经传,共分四卷百表,每表辅以解说。卷一:《说卦》、《序卦》、《杂卦》;卷二:上经(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