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的代价: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

长寿的代价: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

作者:[美] 约翰·利兰(John Leland)

出版社:中信

出版年:2020年9月

ISBN:9787521717327

所属分类:历史文化

书刊介绍

《长寿的代价:我和六位老人共处的一年》内容简介

“在那一年,我问他们每个人,是否想过死亡,想到这个是否会感到害怕。几乎所有人都对第二个问题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活得太久让他们害怕;而死亡可以解决活得太久的问题。他们晚年的智慧之一是承认死亡和变老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有年轻人认为自己不会死,或者变老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约翰·利兰 如果活得足够长,每个人都会有成为老人的一天。21世纪已经进入长寿时代,我们也随之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变老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为长寿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资深《纽约时报》记者约翰·利兰刚刚结束婚姻,父亲早已去世,现在他要独自照顾年迈的母亲。他逐渐发现一些独属于老人以及与老人相处的问题,于是他带着一系列疑问追踪并贴身采访六位高龄纽约老人,时间持续整整一年。在采访的那一年,他57岁,而他的受访者都超过85岁,这也是美国增长迅速的年龄层。所有老人都失去了点什么:行动能力、视力、听力、配偶、子女、同伴、记忆。从起床的那一刻直到就寝,他们是怎样度过一天的,他们对明天有什么期望?他们怎样应对服药问题、子女和不断变化的身体状态?他们丧失能力的速度像昔日获得能力一样快。有没有这样一道门槛,跨过去之后,人生的价值就逐一丢失? 约翰选取了大多数人不愿意谈论和面对的主题——老人是如何慢慢衰老并走向死亡的。即使国家的养老制度已经很完善,依然有很多老人无法“善终”。这六位老人都不能再说“明天会更好”。明天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思维和身体进一步衰退,对生活的掌控更弱,朋友和爱人更少。无论他们有什么健康问题——糖尿病、健忘、心脏病、老眼昏花或者听力不佳,都只会不断恶化。在书中,约翰以记者的生动笔触,如实记录了老人的生存现状,关注议题涉及老人的健康,老后的艰难,老年人的孤独感,独居的困境,养老的保障,养老院的体系设置,医疗的局限,生前遗嘱的意义,与配偶子女的情感与矛盾,以及如何过上自主、快乐、有尊严的老龄生活。在老龄化和少子化日渐严重的今天,这本书对我们来说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参考意义。
约翰·利兰(John Leland),是《纽约时报》的记者,善于报道和纪录社会变迁对普罗大众的影响,例如美国金融危机风潮下的房产法拍、身份盗用、人口老龄化问题等。他曾以《男同性恋相守逾58年》的纪实报道获得2013年纽约重要媒体奖项。作者曾著有《臀部的历史》(Hip:The History)和《为什么凯鲁亚克有意义:在路上学到的事》(Why Kerouac Matters:The Lessons of On the Road)。在加入《纽约时报》前,他曾任《新闻周刊》(Newsweek)的高级编辑、《细节》(Details)的高级编辑、《新闻日》(Newsday)的记者、Spin杂志的记者和编辑。

作品目录

献给
题记
第一部分
代价
插图
第一章:所有人都失去了点什么
第二章:老后的艰难
第三章:什么样的人能活得更久
第四章:老人的互惠互利
第五章:独居的问题
第六章:活得更长与活得更好
第二部分
经验
第七章:不为明天担心
第八章:为老年做好准备
第九章:什么时候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
第十章:养老院中的家庭关系
第十一章:父母始终都是父母
第十二章:不会重来的恩赐
后记
我们都不会永远活着
鸣谢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