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学洛神”萧红的传奇经历素来让人惊叹,可无论是传记还是影视作品均无法准确表现萧红的真实内心世界。本书将萧红生前的文字编年整理,按照萧红的人生轨迹排序,完整真实地用萧红自己的话语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萧红,可以说是一本不折不扣的“自传”。本书精选了萧红的自述、散文和书信等作品,内容既有其童年的追忆,又有其漂流生活和家庭生活,还有其与当时一些名人的交往及游历的文章。
虽然萧红和我们的时代相差了70年,在我看来,两者却有一种古怪的相似。我们这个时代,又轻松又残酷,这与萧红所写东西又暗合起来,不仅吸引我,也是如今大家又重读她作品的原因。——导演许鞍华我相信萧红的书,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文学评论家夏志清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廼莹,1911年端午节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7年在哈尔滨就读东省特别区区立第一女子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部编版*经典书系》。
赵丽宏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赵丽宏,上海市崇明县人,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这本《赵丽宏散文精选》收录了她的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包括:《童年的河》、《水迹的故事》、《...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内容简介:至少在近几千年,家庭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世界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载体。
《群书治要》是唐太宗李世民(公元五九九年——六四九年)于贞观初年下令编辑。太宗十八岁随父从军,起义平定动乱的社会,戎马倥
民国名刊简金 长河流月 本书特色 《民国名刊简金:长河流月(逸经散文随笔选萃)》是《逸经》散文随笔选萃,分雅人深致;名流寻踪;民风世象;轶闻掌故4部分编辑。所选...
解放大西南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1949年秋冬的大西南、蒋介石的“固守西南”部署、“沉船”上的卢汉、“边纵”的滇西大迂回、不稳定的四川、不设防的川陕边境等。...
《驳圣伯夫》内容简介:★《追忆逝水年华》太长,可以从《驳圣伯夫》开始——了解普鲁斯特的第一本书 ★王道乾译本,名家名译 ★绝
村上春树随笔系列 村上朝日堂的卷土重来 本书特色 相关产品推荐:村上春树的音乐异想世界(3cd)--收录村上春树1979-2008历年作品中的动人片刻村上春树随...
城南旧事-签名手稿典藏版 本书特色 《城南旧事(林海音作品精选签名手稿典藏版)》为林海音的作品精选集,选取了《城南旧事》、《窃读记》、《冬青树》等名篇,《城南旧...
陈文丁画之唐诗图 内容简介 引起我写"唐诗别解",完全是一次偶然的体验。白天,刚刚读到一篇报道,说是一个单位为了一个什么项目的审批,竞要到不同的部门加盖一百六十...
闲情偶寄 本书特色 “中华优美随笔”系列丛书收录了中国历史上著名学者、作家的散文随笔代表作品,包括《浮生六记》《闲情偶寄》《容斋随笔》《世说新语》《陶庵梦忆》《...
《六朝骈文与六朝社会》内容简介:本书重点研究了骈文在六朝社会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它所承载的内容和运用的场合,与当时政
小城三月 本书特色 本辑选取了萧红*具代表性短篇小说二十一篇,从多角度多侧面反应出萧红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态度。作者从开始发表作品到离开人世只有短短的九年时间,然而...
江南烟雨塞北雪 本书特色 《江南烟雨塞北雪(小舍文集)》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江南烟雨塞北雪 内容简介 “江南烟雨塞北雪”,作者把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有机地融...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
又见昨天 内容简介 这是我国当代所见散落于民间*为完整的个人档案,其研究价值自不待言。 而面对这厚厚六册记录了自己饱经政治磨难的原始文本,杜高先生何以言说? 一...
作品目录论修养谈人生与我谈立志谈恻隐之心谈羞恶之心谈冷静谈学问谈价值意识谈趣味谈谦虚谈恐惧心理资禀与修养论生命谈动谈静谈
说话 本书特色 《尚德琪作品系列》作品集共6本,写作时间跨度20多年,自1991年始,至2015年止。这套作品集,是对尚德琪业余写作和职业写作的一个总结。《说话...
沧桑片羽 本书特色 绿原 原名刘仁甫,又名刘半九,1922年生于湖北。1939年开始写作,上世纪40年代在重庆复旦大学外文系学习。解放前教授中学英文,解放初从事...
《远行译丛:老巴塔哥尼亚快车》内容简介:这趟旅程由一班通勤地铁开始,之后便是各色火车的接力,有横跨美国六州的“孤星”号,像
曾经的乡土-讲给女儿的那过去的事情 本书特色 一部文学性回忆录,一部当代中国草根史记。本书作者通过对自己儿时及青少年时代生活经历的回忆,展示了个人特殊的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