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无人能够逃脱。然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感悟和体会。《人这一辈子:探索生命的文化密码》是耄耋之年刘达临先生和妻子胡宏霞女生,以独到的自身经验,从生命文化的角度,创作的充满哲思的文集。
从命运和人生、科学具有两面性、人的心灵世界、透视人生之旅、人贵教养、教育指导、爱情和婚姻的艺术、乐死和乐死等八个方面,总结一辈子的生命感悟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强调人的价值在于遵循“天道”来修炼自己。
适读人群 :刘达临的粉丝,中老年读者,关注生命思考人生的大众读者。1.刘达临先生是国内知名的社会学教授,著作等身,性学研究造诣尤为深厚,在性学研究方面开创过多项国内**,多次获得国际大奖。刘先生的人生经历比较丰富,解放前家境比较好,解放后有过20年的从军经历,复员后在上海工厂工作,*后到大学从事社会学研究,他的这一生经历过大起大落,*后以坚忍不拔毅力和广博的学识在学界闯出一片天地。这一经历为其和妻子撰写《人在一辈子》做了*好的注角。
2.图文并茂,装帧精美,细致读来,笔触细腻,充满哲理,犹如听一堂长者的智慧课。
**部分命运和人生
一命运的辩证法
二勿失时机
三寻找世界和人生的总钥匙
四“天道”的核心与根本
第二部分科学具有两面性
一人生多有未知数
二科学和迷信的交叉
三非科学与伪科学
四科学和人类的未来
第三部分人的心灵世界
一德是心灵的根本
二君子之德惠及万物
三貌由心生
四风水在于有德
第四部分透视人生之旅
一人性和动物性
二人的年龄和心态
三人的生活层次和需要
四祸福相依之悟
第五部分人贵教养
一家风惠人一生
二于细微处见精神
三人要认识自我
四学会说话和沉默
第六部分教育之道
一不要做考试分数的奴隶
二天赋用于人生
三读书使人生明理
四性教育亟待改进
第七部分爱情和婚姻的艺术
一走出爱情的迷宫
二男女“合为一体”
三大爱无私
四思析“恐婚族”
第八部分乐老和乐死
一老人要留三条路
二养生重在精气神
三老得淡定,死得从容
四震惊世界的“濒死体验”
后 记生命总是矛盾求“中”
**部分命运和人生
人的一生,有人是顺风顺水,一马平川,有人却是坎坷连连,风雨不断,有人常有吉星高照,有人却是灾难常临,有人出身于富厚之家,有人却生长于贫困之户——古往今来,许多人把这一切都归于“命好”或“命不好”,那么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命运究竟存在还是不存在呢?
原始初民的群婚杂交命的确是人类生命文化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什么是命?它是指人对与生俱来的必然性的认定。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处在自己无可奈何、不可选择、一时又改变不了的状态之中,例如:一是出生在什么家庭,“穷二代”和所谓“富二代”、“官二代”是大不一样,赌徒恶棍的环境和诗礼传家的环境也大不一样。二是出生在什么地区,在偏僻山区生长和在大都市生长是大不一样的。三是出生的时代,“生当其时”还是“生不逢时”,生长在落后保守的岁月,或是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大不一样。四是长得美丑是无法选择的,而这也可能影响一生的命运。这就好像是一颗种子,它在什么时候,掉在什么样的土壤里,以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自身是不可选择的。
以上这些条件在人生的开始有优劣之分,在一定的时间、空间是不会改变的,因此可以说人和人的命一开始就不平等,人生下来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没有人能承诺和保证谁一生下来就有阳光灿烂的平等。
寒门难出贵子,是古代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仍有残存。根据一项对全国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结果,2007 年至2016 年全国共有837 名高考状元,其中有5 成的状元出自知识分子或富裕家庭,还有近2 成的父母是公务员,而且,状元们大多出自省会城市。北京大学学生的“出身”也和上述情况互相印证,1978 年至1998 年,来自农村的北大学生比例约占三成,
20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 年至2005 年,已经萎缩为1 成左右。而在2016 年,全国有54.6% 的中学生来自农村,但这一年北大新生中只有16.3% 的农村生源。
在古代,绝大多数人都相信命,认为人生的一切都取决于命,人要顺天应命,这种文化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因为那时科学不发达,人们难以认识和掌握自己,于是把一切都归结于命,心甘情愿地俯首于人和人之间命的不平等。同时,古代的统治者也极力地维护这种不平等,宣扬“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皇帝还叫人编出一套套神话作为“证据”,宣扬自己是“龙种”、“天子”,“替天行道”,至高无上,就是当皇帝的命,从而维护封建统治。《荀子·正名》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形成了维持封建统治秩序的整套伦理,这样,命的不平等也似乎是天经地义了。
刘达临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中华性文化博物馆创始人,著名社会学家、性学家。曾在国内举办第一个向社会公开的性学系列讲座,举办第一个性教育骨干培训班,建立第一个性学术团体,出版第一部《性社会学》,创办第一份性学刊物《性教育》,组织了迄今世界规模*的性调查——“全国两万例性文明调查”,承办了首届国际性学研讨会,创建国内第一个性文化博物馆,也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社会学家。出版著作140余部,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法、韩等文字,曾四次获得国际大奖,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引导中国走向幸福的21世纪的六个代表人物”之一。
狄金森诗选 内容简介 狄金森的诗主要写生活情趣,自然、生命、信仰、友谊、爱情。诗风凝练婉约、意向清新,描绘真切、精微,思想深沉、凝聚力强,极富性。她被视为二十世...
书与你-毛姆读书随笔 本书特色 《书与你》由毛姆当年应《星期六晚邮报》之约所写的读书随笔集结而成,旨在为当时的读者提供阅读建议。毛姆以小说家的特殊才...
日出日落欧罗巴漫记 本书特色 人为什么要旅游 是为了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是为了去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更是为了理解人生的意义。《日出日落(欧罗巴漫记)》作者李廉民以...
《余之诗》内容简介:本书是余秋雨先生七十多年来的首部诗集。在一般的印象里,诗歌与青春联系在一起,余秋雨却说:“真正的诗意是
瓦尔登湖 本书特色 《瓦尔登湖》是亨利·戴维·梭罗所著的一本著名散文集。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作者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零两个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
才媛如花:日本东京都女子大学 内容简介 “走进世界著名学府”是一套面向广大青年读者的小文丛,本书既为其中一本,邀约国内外知名学者,以轻松的随笔,简短生动的篇幅,...
《上瘾2:柏林,生活之所以动人》内容简介:旅行生活方式内容品牌《上瘾》的第二本杂志书——以柏林为话题,专访柏林新潮生活方式中
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出生于封建没落家庭,毕业于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从“五四”后期开始发表...
林语堂卷-林语堂随笔精选-中外名家随笔精华 本书特色 因为中国人能明知足常乐的道理,又有今朝有酒今朝醉,处处想偷闲行乐的决心,所以中国人生活求安而不求进,既得目...
觉醒的力量 本书特色 本书是周国平先生的全新散文集,收入2011年至2014年所写的文章,也是周国平先生的第六本散文集。作者以“觉醒&r...
欧.亨利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2018全新典藏版,欧亨利与莫泊桑、契诃夫、马克吐温并称世界四大短篇小说之王!收录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二十年后,海明威、昆德拉...
麦家,现居成都。出版有长篇小说,《解密》《暗算》,小说集《紫密黑密》《地下的天空》《让蒙面人说话》等多部。其笔下人物均系一群智力超凡的天才特工,其文风智性灵异,...
二十世纪中华词选(全三册) 本书特色 词为中国古典诗歌中至为精美的艺术体式,是中华民族文学殿堂上的奇珍。二十世纪词人上承唐宋词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弘扬高贵酌人文...
书香致远 本书特色 本图书所收文章皆为专家、教授、知名学者、社会名流的精彩演讲,汇集知名专家、学者、出版人、媒体策划者等对读书生活、特定图书或文化等的分析和见解...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2019—2020)》内容简介:本书采取“全景式”与“主题式”相结合的方式编写,围绕互联网网民群体、数字经
《飞鸟集》内容简介:《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25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
风尚图文-灵魂私语 本书特色 《灵魂私语(盘风尚图文版听读典藏本)》的作者心灵豁然开朗,开始以丰富的思维和充沛的情感架构自己的生命。风尚图文-灵魂私语 内容简介...
午夜之门 本书特色 《午夜之门》是徐则臣的长篇力作,以个体的视角切入历史,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对一个大时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于家庭伦理、旧式家族、战争、爱等...
谜.彩-行走秘鲁 本书特色 《谜彩--行走秘鲁》是一位走遍世界,经历丰富,以旅游为生活方式的行者杨敬强的笔记,配有视角独到的丰富图片.跟随他的脚步,不仅能饱览古...
《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与开放型世界经济重构》内容简介:以黄卫平教授为首的课题组,针对中国面临的经济发展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