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一部规模较大的专业性工具书,兼有学术性、知识性、文艺性和资料性,是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全书共五卷,分四个部分:1.中国古代民间故事;2.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3.故事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4.民间故事论著书目、民间故事作品书目。其中,古代民间故事和现当代民间故事,是全书的主体。全书故事梗概语言简短精准,由作者亲自撰写,并遴选出质量很高、代表性很强的民间故事,使该书真正具备权威性、典范性及可查可考性。
★ 16开精装,布面书脊,2021年5月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民间文学、民俗学资深学者涂石先生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无论从内容审校、版式设计或封面装帧、印刷装订等方面都做到了尽善尽美,不失为一部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文化精品。它的面世,决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在新历史时期的一个必然产物,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民间文学理论研究和伟大实践的一个重大成果。”
★本书收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代、清代的古代民间故事约2400则,以及56个民族口耳相传的“活态民间故事”约2800则
★本书所选故事大多是历代民间故事的精品,力求其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笔者继《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与《中国民间故事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15)之后完成的又一部著作。这三部著作既独立成书,又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可以称为笔者中国民间故事研究的“三部曲”。
民间故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间故事指所有的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民间传说和狭义的民间故事。本书所展示的是狭义的民间故事,分为幻想故事、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四类,既不涉及神话,也不涉及民间传说。
《中国民间故事通览》是一部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民间故事的大型著作,以民间文学爱好者为主要对象。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和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是全书的主体。中国古代民间故事,包含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金元、明代、清代各个时期的民间故事共约2400则,选自近370种古籍。我们挑选古代作品,大多是历代民间故事的精品,力求其具有较强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值得今天的读者阅读欣赏,让读者能够从中受到启迪,汲取教益,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鉴赏水平。当然,这部分民间故事,毕竟是过去时代的作品,产生于数百年、一千多年前,甚至是公元前的产物,它们不可避免地带上过去时代的烙印,自然与今人的思想意识、欣赏趣味存在一定的距离。如同对待其他各种传统文化遗产一样,读者毋庸置疑应当具备必要的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我们殷切期望,并且充分相信广大读者在阅读这部分民间故事时,是具备应有的鉴别能力和赏析能力的。中国现当代民间故事,是20世纪以来各个时期从全国各地采录的汉族和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等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故事,包括大量的幻想故事、写实故事、民间寓言、民间笑话,总共约2800则。这部分民间故事,是现当代仍然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活态民间故事”,是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的延续和发展。它们与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民间故事更为充实,更为完整,更加具有思想意义和艺术魅力。应当指出,中国的古今民间故事浩如烟海,蕴藏极为丰富,本书用200余万字的篇幅来展现它们,仍然非常不够。在本书中,我们只能呈现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而且经过必要的压缩改写,力求既保留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艺术风貌,又能够节省篇幅。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中国民间故事,了解将近一个世纪采录、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的收获,展现中国故事学建设的成就,我们撰写了故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20世纪以来中国的民间故事论著书目和民间故事作品书目,作为本书的附录,放在正文的后面。
本书*初是以辞典的形式纂写和编排的。后来同河北教育出版社商量,将其改为常规书,以现在这种编排形式呈现给读者。值得高兴的是,本书不但入选了2013一2025年国家辞书编纂出版规划,而且入选了“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不仅如此,本书还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局颁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科研基金资助”。这无疑对本书的出版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强有力的帮助。
本书通过古今故事长卷来展示蕴藏丰富、多彩多姿的中国各民族民间故事,对于广大读者开阔眼界,进一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都是颇有意义的。不仅如此,本书还可以作为高等学校相关学科的参考书,为不同学习阶段的学子提供学习的便利。对于从事民间文学研究的学者、从事相关文艺创作的艺术工作者,本书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祁连休,著名故事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民间文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学科片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文学评论》编委。
切韵研究校订本 内容简介 《切韵》一书在汉浯语音史上的重要地位是众所周知的。自清代陈澧以后,一百多年来,中外学者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到...
扎巴语研究 本书特色 扎巴人是分布在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浮县和雅江县交界处鲜水河下游高山峡谷中的一支藏民。本书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之一,对扎巴语作...
知难.行亦不易-胡适思想录-(七) 本书特色 胡适,汉族,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锐词2013 本书特色 本书是《新周刊》锐词栏目的精编版和深度加工版。精选了2013年中国民间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热词和流行语,分为"热词"、"社会"、"族群"、...
风对草木窃窃私语 本书特色 1.诗人山村暮鸟病中之作,一个“复生之人”灵魂的呐喊。 2.山村暮鸟早期的诗风格超前,被批评炫技和装腔作势,与备受争议的诗集《圣三棱...
中国文化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思想文化的层面入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现代视角切入,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讨的著作。作者运用文化学、哲学、历史学等理...
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 本书特色 为推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选编出版了《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摘编》分...
神木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将陕北神木方言置于晋语的宏观格局中,静态描写、共时比较、历时溯源相结合,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神木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语音篇描写、讨...
汉语性别语言学 本书特色 孙汝建所著的《汉语性别语言学》反映出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从社会,ON语言学来看,歧视、差异、原因是汉语性别语言学研究的三维根基,它就如同...
咬文嚼字(2005合订本) 内容简介 汉语是世界上*优美的语言之一。我国自古以来重视语文学习,讲究炼字、遣词。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要热爱母语,要下功夫去学习语文...
红白喜事实用大全 本书特色 《红白喜事实用大全》是一本中国民间传统礼仪大全。分五章,介绍了生养礼仪、结婚礼仪、祝寿习俗、住房习俗、丧葬习俗等内容。全书内容丰富,...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评注 本书特色 许威汉、金甲所著的《俞樾古书疑义举例评注》对俞著疑难字句、文物典制等加注,俞著引文无出处的补加注。注释力求简易明快,难字注明...
俄罗斯学-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思想与文化-(第一辑) 本书特色《俄罗斯学(第1辑):当代俄罗斯社会转型中的思想与文化》讲述了俄罗斯在民族性格、思维方式、行为方...
西学清代文化 内容简介 从明末清初开始的以传教士为媒介的中西文化交流,至鸦片战争以来欧风美雨挟同坚船利炮的大举入侵,虽然中西交往互动的方式乃至性质都发生了巨大的...
中国古代杂技 本书特色 本书从杂技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古代杂技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本书文理兼备,是中国...
《师集贤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5辑之一,记叙了烈士师集贤革命奋斗的一生。师集贤是陕西合阳人,1899年出生,192
日本:我用一万种方式认识你 本书特色 真实有趣的日本从这里开始——本书作者以自己在日本居住六年的所见所闻,对日本政治、经济、生活、文化、时尚、娱乐等诸多方面...
致中和:中国传统和谐文化漫谈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然而仔细研读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就不难发现,其核心思想就是 和谐。换句话说,中...
提摩太‧凱勒Timothy Keller出生成長於賓夕福尼亞州,畢業於巴克納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戈登-康維爾神學院(Golden-...
普通语言学概论 内容简介 linguistics is a wide-ranging discipline. within its compass lie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