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回顾了历目前很为重要的10次疫情,如:天花、疟疾、结核病、斑疹伤寒症、大流感、艾滋病等,进而探讨了传染疾病与人类的未来。该书不仅仅单调地叙述疾病的症状、统计数据与发病原理,而是讲述了疫情背后那些时常被遗忘的故事,以及疫情导致致命的后果的来龙去脉。本书的独特之处是采用全面的视角,解释几百年来一场场重大疫情如何塑造并迭代了我们所依托的社会。每一场疾病都被放置到了多重视角之下,探讨其如何形成,如何影响我们人类的历史、宗教传统、社会动态和科技。通过疫情的角度看待世界历史,本书认为传染病是塑造我们的世界的一股主要的推动力量。它的趣味在于结合了科学与历史,是一本适合广大读者的社科学术类书籍。
盘点人类数千年历史的十大瘟疫,帝国兴衰、城邦存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公共卫生制度的建立……科学和文明在一次次苦难中刷新前行。疫年话“疫”,以史为师,从书中可以找到人类深思慎行的智慧和自强不息的力量。
——陈凯先,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大新药创制》技术副总师 传染病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发展而如影随形地发挥着自己的影响。本书盘点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十大传染病,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岁月静好的今天,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什么样的疾病大流行。但以史为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乃至整个人类在自然界和疾病大流行中的位置,并为不确定的未来做好必要的准备。
——张文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
自人类诞生以来,病原体就一直存在。尽管传染病曾以可怕的方式导致了数十亿人死亡,但大多数人对于传染病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影响人类的知之甚少。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很少有人经历过在人群中如此震惊且不受控制地传播的流行性疾病。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良好的卫生设施、抗生素和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或治疗绝大多数严重疾病。因此,人们不太关注暴露于病原体的概率,也不太担心亲人会死于不治之症。虽然这是人类所取得的惊人进步,但不幸的是,这种进步使许多人误以为人类的技术已经可以使我们未来免受新的流行病的威胁。这种假设非常危险,历史上已有人们认为自己做了某些防护却依然被感染的例子。因此,回顾历史上那些对人类影响*深远的传染病,并从中吸取教训,认识自身,认清人类发展进程,是十分重要的。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从流行病发展的视角来解读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理解流行病如何改变人类自我认识、改变历史进程、改变人类之间的互动方式。本书将带领我们走过几千年的人类历史,穿越人类活跃过的数十个国家及其每一片土地;在疾病症状和死亡数字之外,向人们讲述那些致命疾病背后深刻和容易被忘却的故事。
本书融合了科学、历史、社会学、宗教和其他学科,可为读者提供不同于以往流行病研究的独特视角。我们相信,如果不深入讨论传染病的影响,人们将无法准确地讲述人类历史的进程。
将哪10种传染病纳入本书是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建立一套标准,并依据这些标准评价所有疾病。很明显,鉴于本书所描绘的是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传染病,被纳入本书的疾病一定导致了大量的死伤。但是,对于具体的人数标准我们并没有设定阈值。不过,低发病率和低死亡率的疾病一定是被排除在外的,因为它们通常不会引起大范围的恐慌。其次,这种疾病必须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或促使人类改变了生活、行为方式,包括改变战争结果、颠覆国家政权、引发重大技术飞跃,甚至改变人类基因组序列等。*后,这种疾病的影响范围必须很广,如持续时间较长或被感染人群较多。由于在特定地点暴发的小规模疫情通常不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不太适合出现在本书中。
在这些严格的筛选标准下,我们列出了有史以来*严重的10种流行病。虽然麻疹、梅毒、麻风病、伤寒本身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它们并没有被选入本书中。实际上,用以上4种疾病中的任何一种代替入选的脊髓灰质炎或黄热病,都不会明显削弱本书的内容。但是,基于疾病的影响力和破坏程度,我们*终决定不纳入以上4种疾病。我们选择天花和鼠疫是因为它们对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选择艾滋病和脊髓灰质炎是因为其在塑造现代社会中发挥了作用。总之,所有入选的10种疾病都有一个重要的故事告诉我们它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在阅读本书时,读者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我们并没有详尽介绍每一种已知病原体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出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学术成果,围绕其中任何一章都可以写出好几本著作。确实,*近有很多出版物都在讲述其中某一种传染病,甚至是某种传染病的某类分支。尽管这类书的内容比本书的某个章节更加深入,但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揭示流行病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因此,我选择扩大本书的视角,让读者对流行病有更全面的认识。
前言
**章 微生物:促变因素
第二章 鼠疫
第三章 天花
第四章 疟疾
第五章 肺结核
第六章 斑疹伤寒
第七章 黄热病
第八章 霍乱
第九章 流感
第十章 脊髓灰质炎
第十一章 艾滋病
第十二章 传染病的未来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约书亚·S.卢米斯(Joshua S. Loomis),美国微生物学家,美国东斯特劳斯堡大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曾在迈阿密西尔韦斯特大学癌症研究所从事癌症新型疗法的博士后研究。在美国诺瓦东南大学从教十年,主要教授微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与传染病课程,自2015年起在东斯特劳斯堡大学继续教授研究微生物学。在Journalof Virology和Nature Immunology等著名期刊上发表多篇文章。
译者简介
李珂,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国语言文学学士,欧洲高等管理学院管理学硕士,旅居法国、新加坡、新西兰近十年,现就职于上海医药集团。译有法国龚古尔文学奖作品《单程票》《我的导盲犬朱儿》,英文作品《巴黎只有一条街》等多部英法文学作品。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吴哥文物与艺术 本书特色 ★ 大16开平装,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 柬埔寨建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在9世纪至14世纪的吴哥王朝达到了鼎盛,创...
齐鲁--中国历史实录--中国党争实录 内容简介 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曾言:“其文值、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谓之实录。”丛书即以这一传统文史学的*高标准为指归,选...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 第十卷 二零零九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可谓来自五湖四海,海外学者有美、日、韩等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的,中国大陆除了南开大学之外,还有复旦大学、南京...
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经典全译本 本书特色 房龙以如椽大笔,在《给大家看的全球通史》中,为读者展现了一幅波澜浩荡的人类文明画卷: 数百万年前,我们...
唐史演义 内容简介 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蔡先生的这部书,从文学上看去,只能说是中平之作,但它是一座矿山,山一样的巍峨,中有茂林修竹,流泉飞瀑,内含煤铁金玉,自然也...
回到苏联-披头士震撼克里姆林宫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披头士的音乐如何对当时世界上**的极权国家统治下的年轻人造成影响,并导致其*终解体的纪实性著作。披头士记录...
中国日记史略 本书特色 我国古代日记从唐代至清末,有其萌芽、兴起、衰落、发展,而进入繁兴、鼎盛的过程。陈左高著作的《中国日记史略/中国史略丛刊》就是以这样演变的...
新中国西南铁路历史文献选编 本书特色 本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南铁路建设的重要文献汇编。西南铁路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铁路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西...
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 本书特色斯大林时代(1924—1953)既是一个全面控制时代的开端,也是它的高潮时刻。经过改造的苏维埃人,既恐惧政治权力,又对...
千古疑案:世界历史文化之谜 内容简介 人类历史走到21世纪的今天,留下了不知多少个未解之谜,许多谜底就深藏在人类世代相传的神话传说和宗教经典中,我们的历史学和考...
北宋陕州漏泽园 内容简介 本书分漏泽园墓地的发现与发掘、出土遗物、结语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墓地的发现与发掘、墓葬形制、葬具与葬式、墓例等。北宋陕州漏泽园 目录 ...
文白对照后汉书(上下册) 内容简介 《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包括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志三十卷,主要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到献帝刘协近两百年的历史。纪、传的作者是南...
全国学人民解放军运动始末 本书特色 首次全面披露了这场全国性政治运动的台前幕后,分析了毛泽东为什么要发起全国学解放军运动、他对运动有何设想和部署,也探讨了运动对...
本书由雷蒙·阿隆和丹尼尔·贝尔共同主编,从社会学、政治学、哲学、法学、文学分析和文体论的视角对托克维尔的民主思想进行了梳
“如果没有那件大衣,所有的故事都不会发生。”小说就从这里开始。犹太男孩米卡继承了爷爷的一件大衣。这件大衣有许多秘密口袋,
《目瞪口呆看智人》内容简介:“智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文字诞生以前,他们如何社交、记录? 他们的社会身份差异产生于何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战国策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国传...
民国篇-女人的私房历史书-2 本书特色 首部从女性视角诠释的历史通俗读本。 从先秦到民国,以历史上的传奇女性为线索,讲述了中国漫漫五千年的绚烂历史。民国篇全套3...
《区块链开发指南》内容简介:本书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区块链的基础知识与概念,剖析了区块链的架构、底层实现细节以及加密技术,并
清代如何治理帮会 本书特色 清代帮会来源于“异姓结拜弟兄”组织,后发展为“结会树党”的“会党”。乾隆年间天地会出现后,各种名目的会党大量涌现。咸同治年间,四川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