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S.R. 戈耶尔教授是印度Jodhpur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印度历史。曾著有《印度古代宗教史》和《印度古代政治史》《印度佛教史》等多种著作。
译者简介:黄宝生,1942年7月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印度古典诗学》、《〈摩诃婆罗多〉导读》、《梵学论集》、《梵语文学读本》、《梵语佛经读本》(主编)、《巴利语读本》和《梵汉佛经对勘》(九种)等,译有《印度哲学》(合译)、《佛本生故事选》(合译)、《摩诃婆罗多》(合译)、《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经》、《实用巴利语语法》、《罗怙世系》、《六季杂咏》、《十王子传》和《罗摩后传》等,曾获印度政府颁发的总统奖和莲花奖。
作品目录
序言一(1)
序言二(1)
序言三(1)
作者自序(1)
缩略语(1)
第一篇 背景和起源
第一章 前吠陀和吠陀背景(3)
一 史前和印度河流域宗教遗产(3)
印度宗教观念的史前先兆(3)
印度河流域文明(4)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宗教(5)
印度河流域文明与此后印度宗教传统的联系(8)
二 吠陀宗教传统(9)
吠陀文献编年(9)
梨俱吠陀宗教的一般特征(13)
梨俱吠陀的祭祀(14)
梨俱吠陀诸神(15)
三 中期吠陀时代的宗教(17)
祭祀法则至高无上(18)
吠陀万神殿的变化(20)
中期吠陀宗教的其他方面(22)
四 后期吠陀或奥义书宗教(26)
森林书:过分的仪式主义开始产生反作用(26)
奥义书:对祭司仪式主义的进一步反作用(27)
奥义书的有神论(28)
第二章 佛陀之前佛教观念的根源(32)
一 吠陀社会的异质特点(32)
扰乱祭祀者(32)
其他与吠陀宗教敌对的成分(33)
二 吠陀时代的“边缘人”问题(34)
吠陀文明的“开拓者”性质(34)
人类迁徙和“边缘人”的作用(35)
吠陀时代的“边缘人” (36)
三 吠陀时代的“边缘人”群体(38)
牟尼(38)
耶底(42)
耆那教徒(42)
弗拉底耶(43)
梵行者崇拜(46)
林伽崇拜(46)
四 出现新的综合(47)
新的综合的需求(47)
奥义书作为吠陀主义和沙门主义之间的纽带(50)
生活阶段作为一种新的综合设计(54)
人生目的和种姓制度作为新的综合设计(57)
第三章 造就佛陀的社会和思想骚动(60)
一 佛陀时代物质文化的变化(60)
物质文化变化的诸因素(60)
二 思想骚动(64)
思想观念领域变化的诸因素(64)
公元前五、六世纪流行的哲学(66)
沙门和婆罗门(70)
三 这个时代的宗教领袖(76)
富楼那·迦叶(76)
婆浮陀·迦旃延(78)
珊夜·毗罗胝子(79)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和斫婆迦派(81)
末伽梨·拘舍罗:活命派(83)
大雄和耆那教(88)
四 佛陀时代的婆罗门教和通俗崇拜(92)
各种类型的婆罗门(92)
药叉崇拜和其他通俗崇拜(95)
第二篇 三宝
第一章 佛陀:形成中的影响(101)
佛陀与吠陀和奥义书(101)
数论体系(104)
佛陀和数论体系(106)
瑜伽体系(107)
瑜伽对佛陀的影响(108)
佛陀和耆那教(109)
佛陀和虔诚崇拜(112)
第二章 佛陀乔答摩的生平(114)
悉达多·乔答摩(114)
觉悟成佛(118)
传播佛法(119)
进入涅槃(122)
第三章 佛法(123)
佛教经典(123)
巴利语经典的权威问题(126)
经典的编年层次问题(127)
四圣谛或苦说(131)
缘起说(因果律) (136)
灵魂(自我)问题(140)
蕴论和再生学说(146)
业报理论(148)
中道:佛教伦理(151)
涅槃的概念(154)
搁置不答(161)
第四章 僧团(165)
一 佛教僧团的出现(165)
开始(165)
戒律的发展(168)
寺院戒律文献(168)
二 寺院戒律(168)
《戒本》及其戒规(168)
《经分别》(171)
《犍度》(171)
《附随》(174)
《羯磨说》(175)
三 僧团组织的一些方面(176)
比丘尼僧团(176)
僧团领导权(177)
僧团在佛教史上的地位(179)
第三篇 历史
第一章 佛教的四次结集(183)
第一次结集(183)
第二次结集(185)
第三次结集(186)
第四次结集(192)
第二章 早期佛教部派(194)
早期佛教部派的兴起(194)
各种部派的古老性和编年(197)
各种部派的不同点(198)
小乘哲学派别(202)
第三章 佛教的扩展(203)
阿育王之前时期(203)
阿育王与佛教(204)
阿育王之后时期佛教的扩展(207)
第四章 佛教成功的原因(210)
一 早期成功的原因(210)
早期成功的程度(210)
刹帝利反叛说(211)
早期成功的原因:法的性质(212)
僧侣的热诚、使用方言俗语、国王的恩宠和佛陀的人格力量(213)
商人阶层的支持以及两者的关系(214)
早期佛教和第二次城市化革命(215)
早期佛教和乡村社会(217)
早期佛教对社会各阶层的吸引力(218)
二 佛教此后扩展的原因(219)
王室的恩宠(219)
佛教寺院(219)
佛教的社会适应力(220)
第五章 大乘佛教(221)
小乘和大乘的词义(221)
小乘和大乘的主要区别:空性或真如说(222)
一 大乘兴起的诸因素(224)
早期佛教中一些潜在倾向的发展(224)
外来影响? (226)
薄伽梵教的影响(228)
二 大乘的古老和原始发源地(230)
大乘的古老(230)
大乘的发源地(232)
三 大乘的主要特点(233)
神化佛陀(233)
三身说(234)
菩萨说和虔信(236)
十地:精神提升的方案(238)
大乘万神殿和崇拜方式(241)
大乘寺院生活(242)
四 大乘哲学和文献(243)
中观派(243)
瑜伽行派(245)
大乘文献(246)
第六章 怛特罗佛教(248)
怛特罗文献(248)
一 怛特罗教的含义和性质(250)
怛特罗教的含义(250)
怛特罗教的基本教义(251)
二 怛特罗教的起源(253)
怛特罗教源自国外? (253)
佛陀本人是否教导怛特罗教?第三次转法轮的传说(258)
怛特罗佛教出现的年代(261)
怛特罗佛教的早期中心(262)
怛特罗教最初属于婆罗门教还是佛教? (264)
怛特罗佛教的主要特点(264)
三 怛特罗教派别(267)
真言乘(267)
金刚乘(268)
成就师崇拜(269)
纳特教(272)
俱生乘(272)
时轮乘(273)
四 怛特罗佛教评价(274)
怛特罗佛教评论(274)
怛特罗宗教体现的社会变化因素(275)
第四篇 佛教和印度文化
第一章 佛教在印度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281)
佛教是一种新的宗教和文化吗? (281)
佛教和印度教互相影响(284)
第二章 佛教的社会哲学(289)
佛教关于社会阶级起源的理论(289)
佛教对待社会义务的态度(291)
佛教作为社会变化的一种工具:佛陀是社会革命家? (292)
佛陀和种姓制度:流行的观点及其评价(293)
早期佛教与婆罗门:戈克尔的分析(301)
佛陀对待妇女的态度(306)
佛陀对待奴隶制和其他社会问题的态度(312)
对待经济活动的态度(313)
第三章 佛教的政治思想(315)
政治学在佛教知识系统中的地位(315)
国家和王权起源的社会契约论(316)
国王的神性(318)
国家的目的(319)
国王对民众的责任(320)
正法———王权的本质(321)
遵行正法的转轮法王概念(322)
佛教对待共和制的态度(325)
第四章 佛教的历史学和历史哲学(327)
一 佛教历史学产生的因素(327)
早期佛教的非历史精神(327)
促进佛教历史意识发展的因素(328)
二 佛教历史学的发展(329)
巴利语经典作为历史记录(329)
注释作为历史记录(331)
印度的佛教历史学(332)
斯里兰卡的巴利语编年史(334)
三 历史哲学(335)
时空概念(335)
历史规律:法性和因果(337)
业的学说和寻求历史进程的格式(338)
历史知识的来源(341)
历史的目的和对象(342)
第五章 佛教的教育体系(345)
一 早期佛教教育(345)
出家和受具足戒(346)
入教比丘与教师和亲教师的关系(346)
寺院的教育环境(347)
课程(349)
教学方式(350)
女性教育和居士教育(351)
《本生经》中描述的教育(352)
二 后期佛教教育(353)
法显记叙的佛教教育(353)
玄奘记叙的教育(354)
玄奘的印度老师(356)
义净记叙的教育(357)
三 那烂陀大寺(360)
一般描述(360)
那烂陀大寺的建筑宏伟壮观(361)
那烂陀大寺人力和财力资源丰富(364)
义净关于佛教寺院富裕的证据(365)
封建化是寺院作为自足经济体出现的原因(366)
王室干预大寺事务(368)
组织化教育制度的出现(369)
其他一些佛教大学(370)
超戒寺(371)
奥丹多普利和贾格陀罗寺(371)
克什米尔的耶因陀罗寺(371)
第六章 佛教文献和艺术(373)
一 对印度语言和文献的贡献(373)
早期佛教的语言和文献(373)
大乘和怛特罗佛教对文献的贡献(375)
二 佛教对印度艺术的贡献(378)
印度艺术的意义和内容(378)
佛教艺术是印度艺术大传统的组成部分:它的象征性(378)
创造佛教艺术丰碑的艺术家不一定是佛教徒(379)
佛教将石料引进建筑(380)
结构性的寺院建筑(380)
石窟艺术:神殿(381)
寺院石窟(383)
舍利塔艺术(383)
雕塑:佛陀形象(385)
佛教绘画(389)
三 佛教和印度文化的其他一些方面(389)
佛教在传播印度文化中的作用(389)
佛教影响的一些消极方面(390)
第五篇 衰落、消亡和复兴
第一章 衰落和消亡(395)
佛教在印度衰落的起始时间(395)
藏语资料对佛教最后时期及其衰亡的说明(396)
一 佛教衰亡的内部因素(398)
佛教的道德衰败(398)
宗派主义分裂的结果(400)
大乘和怛特罗教的作用(402)
大脑衰竭(403)
佛教的社会失败或培养居士不力(404)
佛教徒不喜欢梵语? (406)
二 佛教衰亡的外部因素(406)
婆罗门的敌视(406)
婆罗门教同化佛教(409)
失去王室恩宠和印度教国王对佛教的迫害(412)
穆斯林入侵(413)
佛教消亡和耆那教活存的比较(414)
第二章 佛教在现代印度的复兴(418)
那烂陀寺遭到洗劫后的印度佛教(418)
复兴的开始(419)
法护和摩诃菩提协会(420)
佛教两千五百周年和在缅甸举行第六次佛教结集(421)
巴利语研究的复兴(422)
印度佛教徒数量的增加(423)
第三章 安贝卡和当代印度佛教(425)
安贝卡(425)
那格浦尔皈依佛法(426)
安贝卡运动的“圣经” (427)
安贝卡的一些有别于传统佛教的观点(428)
对这一运动的评价(435)
第六篇 附录
附录一 阿育王对佛教的兴趣在他即位前(439)
附录二 弗沙密多罗·巽伽和迫害佛教(442)
附录三 佛教国王弥兰陀(448)
附录四 迦腻色迦和佛教(453)
附录五 两位世亲和笈多王朝(468)
附录六 戒日王本人是佛教徒吗? (471)
附录七 设赏迦和佛教(499)
附录八 波罗王朝时期的佛教(504)
附录九 印度古代钱币上的佛教象征物和佛像(513)
参考书目(521)
译后记(547)
· · · · · ·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S.R. 戈耶尔教授是印度Jodhpur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学者,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印度历史。曾著有《印度古代宗教史》和《印度古代政治史》《印度佛教史》等多种著作。
译者简介:黄宝生,1942年7月生,上海市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梵文巴利文专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印度古典诗学》、《〈摩诃婆罗多〉导读》、《梵学论集》、《梵语文学读本》、《梵语佛经读本》(主编)、《巴利语读本》和《梵汉佛经对勘》(九种)等,译有《印度哲学》(合译)、《佛本生故事选》(合译)、《摩诃婆罗多》(合译)、《奥义书》、《薄伽梵歌》、《瑜伽经》、《实用巴利语语法》、《罗怙世系》、《六季杂咏》、《十王子传》和《罗摩后传》等,曾获印度政府颁发的总统奖和莲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