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

无限的网:草间弥生自传

作者:[日]草间弥生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小满

出版年:2021-1

评分:8.0

ISBN:978752172299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草间弥生

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10岁起以波点和网纹为主题作画,1957年前往美国,1960年代蜚声国际,1977年自愿住进精神病院,至今活跃于世界艺坛,是世界前卫画坛旗手、波普艺术先驱,曾影响安迪·沃霍尔等众多艺术家,作品获全球90多家美术馆收藏。。

2000年,荣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外务大臣奖;

2003年,荣获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

2016年,荣获日本天皇颁发的“文化勋章”,是六位杰出人士之一;

201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

作品目录

第一章 东渡纽约——作为前卫艺术家的亮相 1957—1966
草率的启程
纽约活地狱
波点迎战,决胜千里
纽约初次亮相,大获成功
阳具形状的软雕塑
创作,而后毁灭
飞奔于一望无尽的高速路
第二章 我与故国的离情别绪——作为画家的觉醒 1929—1957
倾听堇菜花的声音
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徒劳往返
与南瓜面对面的日子
抛下巴黎去东京
与奥・吉弗通信
灵魂出窍的状态
自由奔赴广阔的世界
第三章 爱与和平——前卫演出的幕后推手 1967—1974
身处嬉皮士旋风之中
纽约的性环境
基于裸体的创作行为
在欧洲各地举行人体彩绘
波点大祭司
从另类时装到音乐剧
创建人体彩绘公司
作为时代大拐点的20世纪60年代
时隔13年后的短期回国
一成不变的日本男性社会
深夜逮捕事件
第四章 我见过的人,我爱过的人——奥·吉弗、康奈尔、安迪·沃霍尔
乔治娅·奥·吉弗
我最初,也是最大的恩人
约瑟夫·康奈尔
唐纳德·贾德
安迪·沃霍尔、大卫·史密斯、赫伯特·里德
第五章 回归日本——世界的草间从日本发声 1975—2002
日本与纽约的落差
神秘的故乡雪
超凡脱俗的艺术家
与日语重逢
为了百年后的某一个人
培育本土艺术
“草间复兴”的年代
创作不朽的艺术
· · · · · ·

作者简介

草间弥生

1929年出生于日本长野县,10岁起以波点和网纹为主题作画,1957年前往美国,1960年代蜚声国际,1977年自愿住进精神病院,至今活跃于世界艺坛,是世界前卫画坛旗手、波普艺术先驱,曾影响安迪·沃霍尔等众多艺术家,作品获全球90多家美术馆收藏。。

2000年,荣获日本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外务大臣奖;

2003年,荣获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勋位;

2016年,荣获日本天皇颁发的“文化勋章”,是六位杰出人士之一;

2016年,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

精彩摘录

如果有人想要问我说,为什么一开始做软雕塑就要用阴茎这种形状来做,那是因为我认为性行为是污秽的,对其抱持恐惧,我做过许许多多和性有关的物件,常常有人认为我对于性非常热衷,可是这完全是一种误会,事实上完全相反,其实是因为我太过害怕的关系。这些为了治疗我自己对于性的厌恶和恐惧所创造出来的物件,就是阴茎,我一直做阴茎,一直做阴茎,用这种方法来对抗内在的阴影。也就是说,制作阴茎其实是一种自我疗法,我自己将此命名为“心因艺术”。我非常害怕性行为和男性生殖器,怕到要躲进壁橱里发抖,所以我要尽可能拼命制造,拼命地制造这些形状,让自己处于慌乱的核心,借此填补自己内在的缺口,让自己渐渐摆脱这种恐惧。我每天就这样持续制造几千几万个自己害怕的形状,把惊惶慢慢转变成熟悉。

——引自第61页


我對歐姬芙的第一印象是她滿臉皺紋。我從來都沒有見過那麼深的皺紋。深達一公分左右的凹痕嵌入臉龐,仿佛像帆布鞋的鞋底一樣。可是她是一位非常有格調的淑女,也非常有自信。

——引自第196页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