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虞云国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赵冬梅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李华瑞
强力推荐!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史上,因争夺皇权而骨肉相残的惨剧时有发生,然而,有宋一代却大体避免了皇亲国戚之间的权力之争,皇位的转移相对平稳。早在北宋后期,理学家程颐就将“百年无内乱”列为宋代“超越古今者五事”之首。所谓“内乱”,指宗室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等封建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此后直到近代,不少学者都持“宋代无内乱”说,但较少详细论证。本书认为,宋代基本“无内乱”,关键在于大体“无内朝”,具体表现有宗室任职受限、后妃较少插手朝政、外戚不预政、无阉祸等,并从道德观念、制度约束,以及皇权政治与官僚政治、皇权与相权、赵家天下与官人世界等多个角度,层层剖析了其背后的原因。
本书行文简扼,逻辑清晰,内容丰富,涉及宋代后宫制度、待宗室外戚之法、士大夫的“克星”作用等,并对宋代皇权虚化论、赵宋王朝的“家天下”统治等进行了反思。
名家推荐:
本书深度梳理了宋代宗室、后妃、外戚等皇亲国戚以及服务宫廷的宦官等诸群体与皇朝政治的历史实相,回应了天水一朝是否形成内朝政治,有无所谓内朝之乱等大问题,并从士大夫政治的蔚然兴起,新儒学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祖宗家法的制度设计等诸多层面,逐次论述其深层原因,最终论断赵家天下仍是“君主专制的必然产物”,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
——虞云国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本书是宋代政治史,也是当年的制度运作史。帝制时期“家天下”结构中,皇亲作为特殊社会群体,对于朝廷政治的影响,无疑值得重视。作者聚焦于此,多角度探研,切中关键,揭示出历史纵的发展与横的关联。书中对于“家天下”、内朝等问题的精彩论述,至今仍然发人深省。通篇叙述生动鲜活,议论冷静中正,分析鞭辟入里,显示出作者洞察透彻的敏锐目光。
——邓小南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本书以皇亲国戚的认识价值何在,宋代究竟有无内乱,“家天下”统治应当如何理解,宋代是否形成内朝四个问题为切入点,并在与宋朝前后历史比较中,纵论宋朝宫廷政治,客观评价了宗室、后妃、外戚与宦官在宋朝政治中的地位与作用,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宋朝文官政治的特点,许多论点独具只眼。本书夹叙夹议,条理清晰,文笔流畅,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力作。
——李华瑞 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宗室、后妃、外戚、宦官这些皇帝的身边势力,在宋之前和宋之后,给帝制国家造成了难以计数的政治危机,甚至将整个国家拖入战争;唯有在宋朝,这四个群体基本没有出现危害皇帝和朝廷国家的状况。“本朝无内乱”,这是程颐的骄傲;“宋朝无内朝”,这是本书的结论。“无内朝”的制度结构究竟如何?“无内乱”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事例、扎实的论证、明快的语言带你一探究竟。
——赵冬梅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编辑推荐: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虞云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邓小南、赵冬梅,首都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李华瑞强力推荐。
◎宗室之祸、母后之祸、外戚之祸、宦官之祸,这些封建时代常见的政治祸患,为何在宋代基本不存在?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的宋代,还是“家天下”统治吗?抑或,宋代天子已接近“虚位君主”,宋代政治已接近“君主立宪”?
◎在皇权转移相对平稳的宋代,人性、权力与制度三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幽暗不明与巨大张力?
◎本书将制度史研究与人物和事件相结合,辨析切中肯綮,持论通达正大,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学术力作。
张邦炜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2008年荣休)。
宋代的宗室既享有某些法律特权,又受到某些特殊限制。特别是宗室近亲,往往被局限在狭窄的小天地里,说他们被软禁或许言过其实,几乎与世隔绝则接近于事实。他们担任实职尚且受到种种限制,通常更是难以凌驾于宰相之上。宋代不存在“宗室内朝”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说唐代多次发生宗室之祸,关键在于太子、亲王大权在握,尤其是兵权在手,那么宋代的太子、亲王一般不掌握实权,特别是不管军,则是宋代大体无宗室之祸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P105)
——引自章节:五宗室法与常人法 095
历史上外戚专权局面的形成往往是由于母后左右政局,外戚受到重用。而宋代推行了一整套以“不畀事权”为重点的待外戚之法,外戚的权势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以致垂帘太后虽多,但“没有外戚祸”。宋代的待外戚之法何以相当严密,与北宋取后周而代之,本身就是外戚篡位有关。如所周知,周世宗和宋太宗两人是连襟,他们都是大将符彦卿的女婿。如果说宋太宗是标准的后周外戚,那么宋太祖则是与后周有外戚关系的姻亲。然而正是这两兄弟以外戚的身份,合伙篡夺后周政权。刘子健先生讲得很有道理:“宋代起于姻亲夺位,从此于外戚加意防范。”至于宋代的待外戚之法得以较为顺利地推行,后妃特别是垂帘太后大多“不私外家”“心在社稷”是个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宋代“无唐武韦之祸”与“无汉王氏之患”是一回事。(P307)
——引自章节:四戚里应守法 298
政治学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导论和十章内容,主要有:政治研究及其意义、政治与政治学、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等。政治学原理 目录 导论 对政治...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 本书特色 《从东瀛皇居到紫禁城·晚清中日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是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东瀛皇居到紫...
《遗言图书馆》内容简介:临终遗言,可算是最精彩的超短篇了。它们出自最接近死亡之人。逝者与生者的声音在这寥寥数语中交汇,让人
《救赎者:拉丁美洲的面孔与思想》内容简介:十九世纪初,拉丁美洲推翻了欧洲殖民者的统治,踏上了现代化的探索之路。彼时,美国正
防务采办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当代防务采办管理和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防务采办知识管理的实施策略框架,对各项策略的运用...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全十二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亲身经历,援引大量英国政府官方绝密文件、来往函电、会议...
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决策理论与应对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蒋宗彩编*的《城市群公共危机管理应急决策理论与应对机制研究》以城市群公共危机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复杂性科...
进攻日本-日军暴行及美军投掷原子弹的真相 本书特色 1、 国内首部揭秘美国投掷原子弹历史事实的作品:●为何盟军没有采取 “灭亡行动”(进攻日本的计划),而选择投...
首届一带一路沿线城市智库联盟论坛文集 本书特色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是互联互通,建设的目的是合作共赢。本书的主题十分鲜明,就是在&ld...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 本书特色 中国的高速发展能否持续?中国共产党怎样成功转型?政治体制改革何去何从?中国如何走自己的民主化道路?中央地方关系如何破局?怎样看待...
作品目录前言第一部 性政治第一章 性政治例证第二章 性政治理论第二部 历史背景第三章 性革命(第一阶段:1830-1930)一、政治背
《LabVIEW 2018虚拟仪器程序设计》内容简介:本书中心明确,结构紧凑,思路清晰,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La
真相(裕仁天皇与侵华战争) 本书特色 美国普利策大奖传记作品。美国普利策奖颁奖委员会认为:“这是改写传统看法,揭示历史真面目,对日本有历史警示的好书!”美国《洛...
中国制度面对面(2020理论热点面对面) 本书特色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周振鹤,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41年生于厦门,1958—1963先后就读于厦门大学和福州大学矿冶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
西方妇女史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学、文化学和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对西方妇女自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高官反腐录 本书特色 选择反腐,就意味着选择了艰巨和沉重;选择研究高官腐败,也同样意味着选择了艰巨和沉重!反腐有风险,不反腐更危险!同样,研究腐败有风险,不认真...
“bigweek”空袭计划——二战史乃至20世纪军事史上的分水岭,二战胜利的决定因素。“bigweek”——“大礼拜”空袭是二战乃至20世
隐形战斗机 内容简介 本书向您展示了极度机密的间谍飞机世界,尖端飞行项目和美国空军部队所谓的“黑色计划”内幕。从二战末期岁月,纳粹计划从纽约大洋州底的潜水艇发射...
《制胜的科学》是俄国统帅苏沃洛夫的代表作,这篇军事名著集中反映了苏沃洛夫的治军思想、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制胜的科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