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我们的身体当然是神圣的,但它们往往不只属于我们
人可以患病,但不能成为疾病:一个超越病痛抵达艺术永恒的生命故事,一场重新定义自我、救赎自我的疗愈之旅。无论是病痛还是心碎,我们都生活同一张皮囊下,知晓它的脆弱,体味它的真实,争夺它的主权。
★头发、血液、子宫、脸庞,爱与病痛构筑的女性生命星空;母职、艺术、创造、死亡,以书写逃离监禁的一次身体越狱
格利森以自己从小患病的经历出发,结合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发展中的女性身体呈现,以手术刀般的笔触书写身体在女性生命经验中的意义,展示出性别与病痛对女性身体主权的定义、侵入和相互抢夺。
★介于文学随笔与社会学之间的书写,浪漫而严谨,温柔且坚定,格利森展现出她身兼作家、说书人与诗人的神奇魅力
作为当下爱尔兰最受欢迎的女性作家之一,希内德·格利森的作品融合了散文、诗歌、文艺批评与个人回忆录等多种体裁,文字兼具理性思考和丰沛的情感。
★从身体病痛到恋爱结婚,从亲友离世到生命诞生,从社会变迁到文艺新潮,从回望历史到展望未来
通过这些文章,我们既可观望到一位女性充满苦难与幸福的丰富人生,也可透过社会观察家的智慧之眼,剖析女性身体在文化与社会中遭受的误解与伤害。
★2019年欧美年度好书,令女性落泪、男性自省的重磅力作:“女性的身体是一个战场,这本书就是灼人的证据!”
2019年爱尔兰图书奖非虚构大奖;2019爱尔兰年度畅销书NO.1
《卫报》《观察家报》《新政治家》《爱尔兰时报》 年度好书
★进口特种纸平装双封,新锐设计师汐和担纲装帧设计,欧美文学博士倾心精译
封面优雅而温柔,细腻呈现遭受误解与伤害的女性肉身。120*200细长开本,优美便携,趣味盎然。
————————————————
【内容简介】
“我们打造出自己多重的身体,如俄罗斯套娃一般,
但我们应该保留哪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版本?”
希内德·格利森在少女时代便罹患单关节炎,成年后又患上白血病,在病痛中度过了大部分青春岁月。为了寻求康复的希望,她曾到圣地卢尔德的圣泉中沐浴,却遭遇了信仰的幻灭。
她开始转向内心,探索自己的痛苦,接踵而至的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喜悦——坠入爱河,成为母亲。于是她又将目光转向身体之外,开始钻研历史、艺术、文学以及音乐,开始书写女性身体的亲密体验,从疾病中重生 在局限中寻找希望。
在个人经历与社会、历史、文化的交汇中,格利森如解剖身体般一一审视骨骼、头发、血液、子宫之于女性的意义,探讨深受爱尔兰宗教传统和父权思想影响下的当代女性,要如何在身体病痛、养育子女、身体自主、艺术创作之间寻求平衡。
——————————————————
【媒体推荐】
希内德·格利森致力于支持女性发声,这改变了爱尔兰的文学版图。而在这本书中,我们终于听到了她自己的声音,这声音源于格利森身体史中的血液与骨头。她是一道绝对的力量:如果你想知道激情和坚韧来自何处,读读这本书吧。
——安·恩莱特(2007年布克奖得主)
《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是一本真正美丽的书。它关乎身体的巨大局限,因为宇宙中几乎所有其他事物(从歌曲到星星)都能将身体击穿。
——萨拉·鲍姆
这些精彩的文章读起来就像格利森在向她的读者发誓,要揭示在她生命中的所有日子里,寄居在一具人类躯体中意味着什么——无论好坏,无论贫富,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来看看黑色笑话和存在主义式的恐惧吧。请为美丽和柔情而停留。
——珍妮·奥菲尔
这是一部闪闪发光的作品……充满洞见、诗意、温柔、愤怒,一本了不起的书,一部令人惊叹的处女作。
——罗伯特·麦克法伦
私密而普世,多年来我读过的最有力量的散文集。
——约翰·伯恩(《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作者)
格利森是个纯熟的说书人,她笔下的故事与她对个人世界的分析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卫报》
格利森对细节的观察,尤其是对荒诞或悲剧性事物的观察,带着危险的敏锐。她是一位缜密的作家,从她的疾病中脱颖而出,坚韧而不屈。
——《泰晤士报》
你得有一颗石头般坚硬的心才能无视这些“赞美诗”和“颂歌”的魅力……这本书充满了活力和真诚。
——英国《独立报》
希内德·格利森的散文集写到了身体和艺术、鬼魂和女性身份、悲伤和母性,以及生活在一具让人失望的躯体中的感受,满怀激情、无与伦比。正如完美的书名所表明的那样,每一篇文章既独立存在、闪耀夺目,又共同构成一个强大的情感宇宙。
——Elle(英国版)
这本书就是灼人的证据——女性的身体是一个政治战场。
——《每日电讯报》
很明显,格利森的洞察力来之不易;而且,像那些激励她的女性一样,她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将自己的经验转化为强大的东西,需要被人倾听。
——《观察家报》
就像奥利维娅·莱恩的《孤独的城市》一样,这种智力和人性之间的平衡才是最重要的……除了娱乐和启蒙,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能深入我们内心的写作。
——《爱尔兰独立报》
这些文章关乎健康、艺术、性别、母职、悲痛、身体和格利森自己的挣扎,感人、深刻而优美……它们讲述了一个人的生命如何能够多次得救并活得精彩,尽管她经历了巨大的痛苦,遭遇了巨大的障碍。
——《爱尔兰时报》
希内德·格利森(Sinéad Gleeson)
爱尔兰著名女性作家、记者。曾在《格兰塔》等知名刊物发表作品,此前还主编过两部爱尔兰女性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均被评为爱尔兰图书奖最佳年度出版图书。
卢一欣|译者
南京大学英美文学博士、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
译者,诗歌、小说创作者。
我们之间有距离,一种不确定的距离,但那不是因为不感兴趣。青春有它自己的专注之处;一种将生命注满的感觉,执着于某些事物,而任由其他事物从我们指间流过。我们在不同的轨道上各自行进了一段时间。我会在远处看到他那辆火车,但我们两个都在铁轨上蹦、徘徊,想着我们还会再见面。
——引自章节:我们共同的朋友
不要担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预设你的四周都是好人除非确实没有,若果真如此,你就做那个好人。
——引自章节:并非一封信:写给我的女儿
丁邦文,1961年9月生于江苏如皋。做过农民,穿过军装,当过警察,最终选择记者为职业,现为南通日报社编委。以新闻谋衣食之余,喜欢操弄杂文、散文、小说等,有作品获...
《关外团体与民众呈文(上)》内容简介:本册文件集编纂收录的资料均来自于日内瓦的“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League of Nations an
曾有过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许多人,都不约而同清晰地记得,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在20世纪80年代死于狱中。可实际的情况是,曼德拉直到2013年才真正去...
大规模场景图像的情感语义分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本书特色 《大规模场景图像的情感语义分析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内容简介:本书围绕场景图像的情感语义理解展开研究,从情感...
Nowbiggerandbetterthanever,thisneweditionofthebest-sellingguidetohistorysitesont...
精彩摘录就算受惩罚也没关系。”喜多川淡淡地说着。“因为我也想不到其他能让崇文高兴的事情了。如果崇文一个人的话,我想和你一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舒适阅读版》内容简介:哈佛商学院教授、管理思想大师、《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里斯坦森,荣获“当代50名
蜂王浆优质高产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概述、优良蜂种是优质高产的基础、强壮群势是优质高产的关键、科学饲养是优质高产的条件、延长产浆期是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科...
阿瑟•克拉克(1917-2008)英国科幻作家,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并称为“世界科幻三巨头”。他一生创作了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多次获得星云奖、...
《猫魂》内容简介:原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创始人河合隼雄领读经典。村上春树也愿意对他敞开心扉。用猫的故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1923 年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德雷克斯与阿德勒密切合作研究家庭与儿童咨询。他开创...
恩斯特·马赫(Ernst Mach),1838年~1916年,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1838年2月18日生于奇尔利茨。马赫在研究气体中物体的高速运动...
李学勤,1933年于北京。清华大学教授,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名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先秦历史...
StrawberryHill,HoraceWalpolesLittleplay-thinghouse,becameoneofthewondersofthe18t...
◎ 全美畅销书,入围美国“每月读书会”重点书 ,荣获萨穆尔•莫里森海军文学奖◎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美日双方最大规模的一次海战,彻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
颜灼灼,原名龚小莞,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厦门晚报记者,采写新闻多次获得省、市及国家新闻奖。厦门市作家协会会员,擅长演绎披着悬疑外衣的爱情故事,将惊心动...
作品目录前言凡例编年诗过秦皇墓题友人云母障子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洛阳女儿行哭祖六自虚李陵咏桃源行赋得清如玉壶冰息夫人从岐王
贵志佑介1959年生于大阪,京都大学经济学系毕业。1996年:《ISOLA》获得第三届日本恐怖小说长篇佳作奖,之后以《第十三个人格——ISOLA》为名出版。19...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是美国躯体性心理治疗协会终身成就奖得主莱文博士zui新力作。记忆是创伤疗愈的核心问题。治疗师必须探究患者的过去如何在...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症卷 本书特色 真知灼见,振聋发聩,一花一世界。于兹荟萃精华,指点迷津无遗蕴,叹为观止。灵机妙绪,启人尽扉,千叶千如来。且看熔治古今,临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