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天才

不是天才

作者:苏也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21-1-1

评分:8.0

ISBN:978755945120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苏也

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闻系,2015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艺术系纯艺领域最高学位(MFA)。现任《布林客BLINK》双月刊主编。

艺术评论文章多次发表于《芭莎艺术》《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艺术品鉴》《雨花》《油画》《鸭绿江》《福建文学》《文学教育》《世界文学评论》《多大中文》等杂志报刊。

自2015年入驻知乎平台后,多次举办线上课程(知乎Live)共16场,为“艺术”及“当代艺术”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目前为止,知乎平台粉丝量约为25万人,专栏“苏小姐的艺见”订阅量超10000人。

艺术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及装置艺术。其作品曾在纽约、迈阿密、伦敦、北京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私人艺术收藏家...

()

作品目录

目录
01 自序
孤独天才的神话早已破灭
第一章 当代艺术需要被理解吗
002 语言,学习当代艺术的敲门砖:
听懂你内心里的回音
013 艺术究竟服务于谁:
当艺术家变得自私之后
029 当纽约成为世界艺术之都:
战后的世界,资本的力量,抽象与日常的搏斗
048 “ 后流派”的当代艺术:
致敬与推翻,正在进行时
第二章 解读当代艺术的“工具箱”
074 我们该怎样解读艺术
079 美与丑:
不止于美,当代艺术的审丑功能
092 空间意识:
挣脱空间维度的概念束缚
111 时间印记:
如何在艺术作品中展现时间
123 身体:
当我们变成艺术的对象
140 新媒体:
一种全面感知艺术的当代体验
第三章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
156 床上的陌生人
171 抽象画里的尤利西斯
189 范德比克的洞穴
204 有关肉体的神秘与恐怖
219 一个非女权主义者的自白
237 安迪·沃霍尔的讽刺
256 一部永远都看不完的电影
· · · · · ·

作者简介

苏也

2010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新闻系,2015年获得美国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Florida)艺术系纯艺领域最高学位(MFA)。现任《布林客BLINK》双月刊主编。

艺术评论文章多次发表于《芭莎艺术》《中国美术报》《中国青年》《艺术品鉴》《雨花》《油画》《鸭绿江》《福建文学》《文学教育》《世界文学评论》《多大中文》等杂志报刊。

自2015年入驻知乎平台后,多次举办线上课程(知乎Live)共16场,为“艺术”及“当代艺术”话题下的优秀回答者。目前为止,知乎平台粉丝量约为25万人,专栏“苏小姐的艺见”订阅量超10000人。

艺术创作包括摄影、绘画及装置艺术。其作品曾在纽约、迈阿密、伦敦、北京等地展出,部分作品被私人艺术收藏家...

(展开全部)

精彩摘录

艺术市场和艺术史当然有自己的评价和标准,但每一个观众自己的体验、思考和感悟才是人类情感与记忆延续的层面赋予了某件艺术作品最根本的生命力。

——引自章节:01自序


任何你在美术馆看到的艺术作品,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它要么表达了一个全新的思想,要么是把某个思想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就和掌握一门外语一样,要想真正看懂当代艺术,也需要学习和历练。对于了解一件艺术作品而言,明白它的上下文就至关重要,这是我们能够听懂艺术旋律的关键所在。若是能够了解到这些作品和艺术家背后的故事,那么他们的名字将不再是一串无意义的符号,或许它们就能在你生命的某个时刻发出不一样的美妙回音。一件美术馆里的展品,它不曾被你拥有,也不能为你所用,但是它身上的灵光(Aura)和在你心中和在你心中激起的浪花却能够被你带走,去到你以后将经过的任何地方,任何一个时间。一个人的感知能力就像是理解艺术的基本骨架,而对艺术语言的掌握则可以帮助你在骨头上长出带有温度和弹性的血肉。艺术的深刻力量往往是抽象的。如何把发生在精神维度的改变转换成一种可以被交流的话语,如何准确地提炼出自己的内心感受,获得一个更加完整而清晰的艺术体验,这个过程则需要大脑的帮助,而不仅仅只是依赖你的双眼。

——引自章节:002语言,学习当代艺术的敲门砖: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