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南、李连江、应星、项飙一致推荐!
☆ ☆ ☆ ☆ ☆ ☆ ☆ ☆ ☆ ☆ ☆ ☆ ☆ ☆ ☆ ☆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就连大学的象牙塔内也难以容下安静的书桌。校园的时钟滴答作响,大学变得像公司一样,不断催促教授们速度能再快些,效率能再高些,成果能再多些,却全然不考虑这些考核会如何破坏我们的学习和思考。在《慢教授》一书中,伯格和西伯两位教授呼吁在学者生活中引入“慢原则”,用“慢”来修复人文学科的生态。整本书以学者的职业生活作为方法,从教学、科研到同事相处,依次展开,揭示并分析了当今学界的绩效文化和速度焦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种种解困之道。在提升教学、科研和学院生态的同时,又能减缓个体所承受的焦虑和压力。学界朋友,在你们觉得快得停不下脚步时,不妨试着翻开这本《慢教授》。
☆ ☆ ☆ ☆ ☆ ☆ ☆ ☆ ☆ ☆ ☆ ☆ ☆ ☆ ☆ ☆
在一个推崇效率的时代中,《慢教授》带给我们不同的启示。该书就其本质而言是理想主义的。书中讨论在大学“公司化”的取向下,追求思想智识的师生如何面对今日的挑战与焦虑。作者强调学人在制度语境内的行动力,娓娓道来的是校园内习见的日常,尝试疏解的是抉择的困惑与纠结,呈现的不是答案而是贴切的建议。所谓“慢”与“宽”相关联,关系到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重新理解与感知。自主地“慢下来”,让学术过程更从容、回旋天地更舒缓,通过情感的融通和智识的韧性,激活学人交流对话与深度思考的能动力。
——邓小南,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 ☆ ☆ ☆ ☆ ☆ ☆ ☆ ☆ ☆ ☆ ☆ ☆ ☆ ☆ ☆
田雷教授翻译《慢教授》,固然因为与作者会心不远,更多因为他自爱与博爱。自爱助他超脱,在考核杠杠重压下谋定了生存,就踏实耐心地培养发扬才能,不在虚荣鞭子驱赶下荒废生命。博爱令他度人,不忍见谋定生存的同仁匆忙依旧,费心费力分享他了然于胸的智慧。
——李连江,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教授,《不发布,就出局》作者
☆ ☆ ☆ ☆ ☆ ☆ ☆ ☆ ☆ ☆ ☆ ☆ ☆ ☆ ☆ ☆
在国内学界热火朝天、你追我赶的所谓“学科建设”中,我们实在是太需要读一读《慢教授》这样的著作了。两位作者给我们清晰地还原和展示了一个基本的常识:学术终究是比慢而非比快的。急促、焦躁与跟风不仅会毁了教授,也会毁了学科,最后只能看到一代又一代的“新父”们在学术舞台上自鸣得意的拙劣表演,而且各领风骚的时间也会越来越短促。只有慢才是真正“以科学作为天职”的学人的守身之道!
——应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清华社会科学》主编
☆ ☆ ☆ ☆ ☆ ☆ ☆ ☆ ☆ ☆ ☆ ☆ ☆ ☆ ☆ ☆
一个人走进博物馆,对讲解员的述说很不耐烦,而不断问这些展品值多少钱。只有钱数让他对艺术品产生有意义的感知。不要嘲笑这个人的无知。这正是大学教授们对待同事的研究、甚至对待自己的工作的方式。研究的具体内容不重要,脑子里想的只是发表了多少、在哪里发表、这些发表在职称和奖金上如何兑现。强调早出、快出、多出成果,不是让学者多做贡献,而是相反,是让学者避免深度分析、避免干预历史、影响现实。无法控制自己时间的人,最容易被控制。慢下来,不仅是降速,而且可能带来根本的转向。对少数以快为乐的人,《慢教授》可以是一个及时的惊醒;更少数的已经在“慢性抵制”的学者,可以从这本书里获取力量;对大部分在快和慢之间挣扎的学者,这本书也许能够为你开出一片新天地。
——项飙,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
玛吉·伯格,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博士、加拿大女王大学英文系教授,多次获得学校的教学卓越奖,从2008 年至2012 年主持女王大学的教与学讲席,研究领域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文学、文学理论、性别和性态。
芭芭拉·西伯,加拿大女王大学文学博士、加拿大布鲁克大学英文系教授,2014 年曾获得布鲁克大学人文学部教学卓越奖,教研领域为18 世纪至19 世纪英国小说、简·奥斯丁、动物研究。
田雷,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本书翻译初稿完成于在北京大学文研院驻访期间,后改定于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时。完成本书翻译后,他开始学会理直气壮地慢下来,唯一迫不及待的是要与学界同仁分享本书,找寻慢中同道。
学术训练作为一个过程,包括了信奉一种学者个体主义以及智识精益求精的文化;如若承认了斗争,就会损及我们的教授身份。学术界作为一个整体,总是慎含蓄的,不愿意宣扬它所承受的压力;如要谈论身体和情感,也同大学格格不入,这个机构推崇的是心灵和理性。进而言之,教授群体作为一个有闲阶级的形象已经深人心,经年累月也就产生了一种防御性的文化,导向自责和过度工作。光是反驳社会大众对象牙塔的想象,就已经让我们忙得停不下来。
——引自章节:引言
那些关于时间管理的著作,在它们给出建议的部分,总是惊人的相似:保持记日志的习惯,看看你的时间到底“流向”哪儿了;安排好每一天的工作日程;建立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整理好你的工作场所;学会说“不”。要做好计划,要分清轻重缓急,要井井有条,这些至理名言从不会错,但它们也往往会加剧我们的时间稀缺焦虑,因为所谓时间管理,就是不断地测量时间。我们的时间就是一块馅饼,现在则一个劲地细分,切成更小、也更精确的份额,这可不是长久之计。在此意义上,时间管理非常像五花八门的饮食指南(事实上,不少时间管理书也明文做过这种比较),它们会劝说我们记录自己的饮食日志,就每一餐做好计划,设定目标,然后计算自己摄人了多少卡路里,又消耗了多少卡路里。同理,这些饮食指南没有什么不正确的,但这种算法却很狭,它没有充分考虑到,究竟因为什么我们オ会在一开始就饮食过量,又是什么系统性的因素促进了“肥胖症的流行”。还要记住,如果说节食方案只盯着卡路里的摄入限制,就会造成匮乏(反过来又会导致饮食报复,节食者一屁股坐下来,往往能干掉一大袋家庭装的薯片,再来上一品脱的冰淇淋),那么时间管理的招数往往也会制造贫乏,即一种时间越来越不够的感觉,且会导致越来越糟糕的结果。反反复复,我们总是听说,时间短暂易逝。如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稀缺资源,各种建议将我们包围。
——引自章节:第一章不被时间所管理
新版《名侦探柯南原画全集1994-2015》,是(1994-2002)时隔13年的大幅修订版。除了与前版一致的内容,新增106页。新增内页为2003~2015 ...
村上春树(1949— ),日本著名作家。生于京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三十岁登上文坛,曾获谷崎润一郎奖等文学奖项,作品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治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所收集的文章分为三部分。**部分是“论文”,内容较学术性,宏观地对回归后香港的法制状况进行鸟瞰式的论述。第二部分是“短篇...
台北中山女高地理教师,亚太地区创意教师奖获得者。著有手绘图文书《土耳其手绘旅行》《土东、伊朗手绘旅行》《中亚手绘旅行》。豆瓣网手绘旅行小组即为“向妹尾河童和张佩...
秦始皇短短49年人生却迷雾重重。秦始皇的爸爸是吕不韦?昌平君有着怎样的双重身份?秦始皇的表叔怎么成了末代楚王?秦始皇的后宫为何集体失载?坑儒是秦始皇背了几千年的...
丰子恺艺术启蒙系列:正如钱锺书先生在《围城》中所言,“教授成为名教授,有两个阶段:第一,讲义当著作;第二,著作当讲义”,丰子恺先生的教学和创作生涯亦是如此。从1...
作品目录导论 作为世界历史的海战史“带风帆的云松”和海战的肇始威尼斯的商人和战士港口和宫廷全速驶向现代第一章 萨拉米斯公元
费勇,男,1965年1月生,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现任广州市电视台副台长。
Facebook、Twitter和LinkedIn产生了大量宝贵的社交数据,但是你怎样才能找出谁通过社交媒介正在进行联系?他们在讨论些什么?或者他们在哪儿?这本...
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1922-2008)法国“新小说”代表作家和理论家、电影编剧和导演。一九五三年发表成名作《橡皮》,一九...
如果你不想走馬看花遊吳哥,如果你想沉浸在吳哥的神話世界,如果你只能帶一本旅遊書,就是這本了!書內有詳盡的旅遊規畫、行程建議,連每一座重點寺廟精采雕像的神話故事,...
關於《歧路行》的長詩,我特別強調的是,打破我此前所有的詩作框架並提出新的挑戰,對不確定的世界的不斷質疑,構成流亡變奏與語言內核的張力,也包括對生命本質的抵抗與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本书特色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械类有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是通过对传统课程“工程材料与热成形工艺”、“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金属切削机床”、...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补的一堂文化课孔子与儒学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文明之根,是中国人之魂,与国人血脉相连。著名学者马勇先生积40年之功,从...
竹田津实(Minoru TAKETAZU),1937年日本大分县出生。歧阜大学农学部兽医学科毕业。因为喜欢野生动物,故以兽医身份前赴北海道斜里郡小清水町农业互助...
刘宗迪,1963年生于山东即墨,先后就读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职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
郭敬明中国畅销小说家,导演,编剧。上海最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最小说》杂志主编,《文艺风象》《文艺风赏》杂志出品人,“80后”作家群的代表人物,青春文学市...
作品目录《老月份牌广告画》上卷 论述篇出版序 p.3什么是月份牌广告画 p.4月份牌广告画的美术成就 p.10让我们看看各类月份牌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 本书特色 《毛乌素沙地农业生态系统耦合研究》参考了大量沙漠化地区的论著及农牧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融科学性和政策性于一体。可...
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是苹果公司最早的两位创始人之一,也是Apple I和Apple II的唯一发明者,这两款产品为个人电脑时代的来临揭开了伟大的序幕。在计算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