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时代

碳中和时代

作者:汪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2021-11-1

评分:8.2

ISBN:9787121421570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汪军,四川成都人,留韩硕士,四川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作者。资深碳管理咨询师、培训师,韩国碳市场专家。2007年加入碳管理行业以来,曾在中韩气候变化领域相关政府、交易所、审定核查机构和咨询机构任职多年,曾任韩国三星、现代、浦项制铁等大型企业的低碳顾问。

在从事碳管理的多年时间里,曾主导过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碳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及碳中和标准开发,参与了包括中国、韩国、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多个国家的碳资产项目开发,以及国内多个地区企业的碳核查。

曾在英国Climate Policy、韩国农村规划学会、韩国能源气候变化协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科技与创新》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开设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著有碳中和原创文章近300篇,是碳中和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自媒体。

作品目录

第 1 章 碳中和的时代已经到来 / 001
1.1温室气体——工业文明的副产品 / 002
1.2公地悲剧,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 / 010
1.3碳中和——气候危机下的人类选择 / 025
1.4碳中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 040
第 2 章 中国的碳中和雄心 / 047
2.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 / 049
2.2碳中和与大国崛起 / 054
2.3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关系 / 062
2.4碳中和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 065
第 3 章 中国的碳中和路径 / 071
3.1中国的碳中和总体框架 / 072
3.2能源领域碳中和路径 / 075
3.3其他领域碳中和路径 / 090
3.4《巴黎协定》第六条与中国的全球布局 / 098
3.5实现碳中和后的碳排放构成 / 099
3.6实现碳中和的一些关键技术 / 101
第 4 章 企业的碳中和之路 / 117
4.1从社会责任到 ESG,碳中和的企业诉求 / 118
4.2如何界定企业碳中和 / 122
4.3他山之石,先进企业的碳中和战略解读 / 135
4.4企业如何制定一个好的碳中和规划 / 150
第 5 章 碳市场——碳中和的资本助力 / 173
5.1为什么需要碳市场 / 175
5.2碳交易市场的五大要素 / 178
5.3如何设计并运营一个碳交易市场 / 189
5.4资本在碳市场中的作用 / 193
5.5如何投资碳交易市场 / 195
5.6其他碳减排交易市场 / 202
5.7全球典型碳市场解读 / 204
5.8其他环境权益交易市场 / 216
第 6 章 碳中和时代的碳管理行业 / 227
6.1中国碳圈兴衰史 / 230
6.2碳管理行业六大业务板块 / 240
6.3碳排放核算 / 244
6.4碳管理咨询 / 256
6.5环境权益开发 / 258
6.6 碳金融 / 264
6.7 碳中和 + / 266
第 7 章 碳中和背景下的个人选择 / 275
7.1个人对于碳中和的贡献 / 276
7.2碳中和趋势下的个人定位 / 284
后记 / 291
附录 碳中和相关术语解释 / 293
参考文献 / 302
· · · · · ·

作者简介

汪军,四川成都人,留韩硕士,四川大学碳中和客座讲师,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作者。资深碳管理咨询师、培训师,韩国碳市场专家。2007年加入碳管理行业以来,曾在中韩气候变化领域相关政府、交易所、审定核查机构和咨询机构任职多年,曾任韩国三星、现代、浦项制铁等大型企业的低碳顾问。

在从事碳管理的多年时间里,曾主导过多项国家及省市级碳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及碳中和标准开发,参与了包括中国、韩国、肯尼亚、尼日利亚、加纳等多个国家的碳资产项目开发,以及国内多个地区企业的碳核查。

曾在英国Climate Policy、韩国农村规划学会、韩国能源气候变化协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科技与创新》等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开设公众号“老汪聊碳中和”,著有碳中和原创文章近300篇,是碳中和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自媒体。

精彩摘录

我们知道,计算企业的碳排放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实现碳减排才是。假如有两个企业,一个发电企业A发的电正好被一个用电企业B全部用掉。如果A企业发了1万度电,排放了100吨温室气体,在不考虑线损的情况下,B企业刚好用了1万度电,也排放了100吨。前者为范围一排放,后者为范围二排放。两个企业实际上总共只向地球排放了100吨温室气体,但名义碳排放总和为200吨。从计算的角度上我们感觉产生了重复计算,我们再从减排的角度看看是否也是这样。A企业为了减少这100吨排放,它可以通过改进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甚至改用新能源发电,但它始终需要保证向B企业供应那1万度电。B企业为了减少这1万度电,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工艺,采取节能措施等方式减少电力的使用,这样即使A企业不做任何改变,因为发电量少了,它的排放也降低了。所以A、B两个企业对于减少这100吨实际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都能做出很大的贡献。

——引自章节:5.3如何设计并运营一个碳交易市场/189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