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揭示、挑战人类社会的科学现状。《科学的隐忧》对全球化与科学发展、科学如何工作和共享、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有限资源、科学与商业竞争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
科学究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否像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健康?科学系统对培养科学家起到了什么作用?杰里米·鲍伯戈以清醒和颇具挑衅的眼光,对当前的全球科学状况做出批评,揭示了一个即便是科学家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的紧张而残酷的事业。科学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有竞争力的自由化市场。作者通过数据展示了这个生态系统究竟有多庞大,究竟有多大的利益激发了投身其中的参与者,以及到底是谁真正收获了回报。除此之外,全书还讨论了许多关键问题:世界上的科学家是太少还是太多?哪些领域是以牺牲其他领域为发展代价的?什么样的科学成果应该被迅速发布、共享?谁来决定公众是否应该对科学进展知情?科学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科学的隐忧》试图解释:为什么不断竞争的环境会扼杀研究的多样性和科学本身的弹性?在作者眼中,科学不是一堆数字,它的本质是人类的探索欲和好奇心。
---------------
【编辑推荐】
科学不是一堆数字,它的本质是人类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科学的隐忧》反思、揭示、挑战人类社会的科学现状,让你了解科学如何工作与共享。
一、思想深邃、文风轻松
作者身为顶尖实验物理学家,对科技人文思想信手拈来。反思科学界弊病犀利独到,立论严谨有数据和案例支撑。读完能了解科学是如何工作与共享的。
二、众多名家推荐
《自然物理学》资深编审玛丽亚·马拉格库、英国财政部前顾问戴安娜·科伊尔、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哈里·柯林斯、《自然》杂志资深评议委员乔纳森·亚当斯、微软研究院前副总裁托尼·赫伊、“萨顿奖”得主西蒙·沙弗多位名家好评。要想了解科学界的前世今生,这本书或可一读。
三、圈内人揭秘科学界,展露不为人知的科学界内部
从经济、组织架构、人际关系、工作流程、结算收益等现实角度解构科学界。科学不再是权威话语,而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一项现实事业。
四、以平常心代替理论来讲述科学,亲切、有温度、重感受
用故事线索链接科学圈子,多案例有情节。用趣味启发的方式吸引读者关注科学,用人文思考重塑科学的本来面目。
---------------
【大咖推荐】
既为不懂科学运作的人们揭示了“科学机器”背后的奥秘,也能让陷入“科学泥潭”的学院派抽身反思、放松片刻——《科学的隐忧》在这两者之间,达成了一个美妙的平衡。我建议所有有志于科学的朋友在心甘情愿踏入这片“丛林”之前先读完这本书。
——玛丽亚·马拉格库(Maria Maragkou)
《自然物理学》资深编审
《科学的隐忧》警示我们,那些让社会繁荣昌盛、生活质量得到了惊人提升的科学进步,如今已僵化了,早就无法为社会基础性研究作出贡献。
——戴安娜·科伊尔(Diane Coyle)
著名经济学家,英国财政部前顾问
BBC信托委员会前副主席
我们需要读这本书——绝非是去寻找如何让科学成为经济更称职的仆人的方法。相反,我们应该考虑,在面对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时,如何坚守科学的内核(独立思考)。
——哈里·柯林斯(Harry Collins)
英国卡迪夫大学社会学教授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对全球科研生态系统的运作方式,进行了独特的原创性分析。鲍伯戈将研究人员划分为“简化者”与“构造者”,而不是去粘贴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标签。他深刻指出科学界所谓“发表即毁灭”的现状,仅仅是科学家在漫长科研道路上面临的众多挑战之一。
——托尼·赫伊(Tony Hey)
英国科技设施委员会(STFC)首席数据科学家
微软研究院前副总裁
一位在专业领域中成果非凡的科学家,对当代科学生活敏锐的分析——这本书对人类的竞争欲和雄心壮志是如何掌控科学进步所依赖的知识和实践体系这一难题,提供了罕见而关键的见解。
——西蒙·沙弗(Simon Schaffer)
著名科学史学家、“萨顿奖”得主
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教授
---------------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
科学 历史 思想
第一辑(1-10册)
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至今》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 麦克尼尔
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6《极端的年代:1914—1991》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 [美]丽贝卡·D. 科斯塔
08《1913,一战前的世界》 [英]查尔斯·埃默森
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
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 [美]悉达多·穆克吉
---------------
第二辑(11-20册)
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 [美]伊斯特万·迪克
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 克罗斯比
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
15《瘟疫与人》 [美]威廉·麦克尼尔
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 [美]威廉·麦克尼尔
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
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 [美]戴维·伍顿
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 [美]大卫·阿米蒂奇
20《第五次开始: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 [美]罗伯特·L. 凯利
---------------
第三辑(21-30册)
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 [英]马克·马佐尔
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
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平装+精装) [英]理查德·道金斯
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 [美]入江昭
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 [以] S. N. 艾森斯塔特
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美]尼尔·波斯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 [美]欧阳泰
30《起源:万物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
第四辑(31-40册)
31《为什么不平等至关重要》 [美]托马斯·斯坎伦
32《科学的隐忧》[英] 杰里米·鲍伯戈
33《简明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 主编
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 [美]托马斯·M. 尼科尔斯
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 [荷]弗雷德·斯皮尔
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 暴力为什么会减少》(平装) [美]斯蒂芬·平克
37《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8《希罗多德的镜子》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39《出发去希腊》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40《灯塔工的值班室》 [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
---------------
第五辑(41-50册)
4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日]宫崎正胜
42《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 [美]斯宾塞·韦尔斯
43《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 [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
44《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 [美]富兰克林·福尔
45《锥形帐篷的起源:思想如何进化》 [英]乔尼·休斯
46《后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的伦理、正义和知识》 [美] 珍妮·瑞尔丹
47《世界环境史》[美]威廉·H.麦克尼尔 [美]约翰·R.麦克尼尔 等编著
48《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美]威廉·麦克尼尔
49《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美] 约翰·R.麦克尼尔
50《不可思议的旅程:我们的星球与我们自己的大历史》[美] 沃尔特·阿尔瓦雷兹
……后续新品,敬请关注……
杰里米·鲍伯戈(Jeremy J. Baumberg,生于1967年),剑桥大学纳米光子中心主任,卡文迪许实验室教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因其在纳米光子领域所作的贡献,获杨氏奖(2013)、拉姆福德奖章(2014)、法拉第奖章(2017)。
-
译者简介:
汪婕舒,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科技人文与社会项目博士研究生,工学硕士,乔治敦大学传播、文化与科技项目硕士,曾任专利审查员和科普编辑,译有多本畅销科普书。热爱科学技术,也关心科技如何为人类创造福祉。目前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AI)的社会影响,以及AI如何帮助人类创新。
50%以上的博士生最终的就业岗位都不在他们的专业领城之内,而是分布在那些不那么直按利用他们专业知识的岗位上。我们可以来看看其他职业的数据。在英国,80%的管道工实习生会一直从事这个职业,95%的教师也同样如此。这个数据的高低取次于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在美国,许多学术科学家相信获取博士学位的目的正是为了成为学术科学家,因此,他们有时候会延长他们的博士生毕业的时间(有时候长达五六年),并认为,博士生华业后如果从事学术研究以外的其他现业就是一种失败。但是,英国政府不这么认为。相反,他们认为,为博士生提供经费正是为了让他们毕业后能流向社会的其他领域,从而为全社会创造价值(并不只是经济上的价值)。在中国台湾地区,许多成绩优昇的学生通常并不会读博,而是直接进人产业,因为博士学位被视为是停滞不前的死水。不过,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博士们最后选择了什么职业,如果你问他们,读博期间的训练对他们到底有多重要,他们无一例外都会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技能,以及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引自章节:谁会成为科学家?
近期的研究表明,在美国,高校科研的高投入与城市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地的城市边缘地带都在修建高校研究园,它们对当地就业影响甚微,却占用了宝贵的税源和社区土地,消耗了活力。
——引自章节:经费的理由
现代预应力钢结构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共分五篇十九章,包括平面结构、空间结构、特种结构三大体系的理论、设计、试验及国内外工程实例介绍。现代预应力钢...
颈肩腰腿痛推拿按摩 本书特色 郭力主编的《颈肩腰腿痛推拿按摩》简要介绍了 颈部、肩部、腰部、腿部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 断要点等基础知识;详细介绍了其部位疾病...
本书倾向一种叙事风格,通过对媒体上的新闻事件、公共讨论等的记录以及文献的研究,对“创伤”进行一项人类学的考察。研究首先设定了一个不同于一般认识的假设:即“受害”...
苏东坡传(“坡仙”是如何炼成的?百万畅销书作家慕容素衣全新力作,走进宋代文艺登峰造极的七十年)免费赠送苏东坡行程游戏卡,还原一个“快乐的天才”的九个侧面,每章前...
想念风时,就走进风里;想念雨时,就走进雨中;而想念你时……我喜欢带着去接爸爸下班,我喜欢我在妈妈的身边听她弹钢琴,我也喜欢每晚你们偷偷进到房间亲我一下。亲一下,...
免疫被许多人视为现代文明中最伟大的进步之一。疫苗的广泛使用使得预期寿命延长,儿童疾病发生率下降,通常情况下,每年可挽救数百万人的生命。但自从两个世纪以前被发现以...
宪法诉讼的中国探索 本书特色 谢维雁所著的《宪法诉讼的中国探索》首先从厘定宪法诉讼及相关概念入手,力图澄清在宪法诉讼概念上的混乱,消除关于宪法诉讼认识上的讹误,...
陈自明医学全书 本书特色 《陈自明医学全书》经精选版本后,对陈氏上述三部著作进行校注。并另批撰《陈自明学术思想研究》一文,于陈氏生平、治学特点、著作版本及学术思...
Thistextpresentsdifferentialformsfromageometricperspectiveaccessibleattheundergr...
郭敬明,2002年第十期《萌芽》杂志发表其短篇小说《幻城》,引起轰动,后创作长篇小说《幻城》。作品有《爱与痛的边缘》、《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幻城》、《梦里花...
★一代大师的传世佳作,国内英语文学研究的经典著作,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作品里、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20世纪末现代主义思潮下的“叛逆”之作,高屋建瓴地“唱唱反调”,...
白姬绾双子座,“御姐”控,静懒之人。喜欢有趣的故事,追求真挚唯美、撼动人心的文字。2007年开始写作,先后混迹于榕树下、晋江文学网、天涯社区。作品题材涉及奇幻、...
建筑钢结构施工力学原理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现代钢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特点,从理论上介绍了钢结构施工过程的时变特点和基本分析方法;根...
张巍(清澄君):复旦大学国际经济法专业毕业,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十余年,获得早稻田大学民法学硕士、哈佛大学法学硕士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博士学位,获美国纽约州律...
回归中医 内容简介 该书共收录老师近期的专题论文29篇,主要内容大致可以从以下几部分进行概括:1、阐述了中医在未来医学中的地位:中医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更...
刑事证据定量分析 本书特色 《刑事证据定量分析》由刘广三等所著,本书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PSS软件系统对刑事证人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证据证明力、刑...
喝口雪碧,晋江文学城金榜作者。喜欢所有柠檬味甜饮,奶茶只选全糖,跳远还是一米。情绪泛滥,时不时出现天马行空的古怪脑洞。手速废柴,却永远保持着把心中所有故事写出的...
蓝色工作室 BLUE STUDIO,1988年由日本山博所创立的设计公司。从2000年开始从事住宅翻新业务。以大地山博、大岛芳彦、石井健三人为核心,他们不仅专注...
田中芳树,1952年生于熊本县,日本著名作家。其作品涉及科幻、冒险、悬疑、历史等多个领域,主要代表作有《银河英雄传说》、《创龙传》、《亚斯兰战记》等。《银河英雄...
中国医籍大辞典(上下)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全面反映我国历代中医药文献概况的中医书目辞典,收录了上自先秦,下迄20世纪末的中医药书目23000余种,堪答医籍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