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路

血路

作者:萧邦奇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1996-07

评分:8.7

ISBN:978721402578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萧邦奇(R. Keith Schoppa),美国马里兰罗耀拉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专长研究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著有《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早期的浙江》《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等,其中《血路》获1997年度列文森奖。

作品目录

目录
致谢
提要
第一章 衙前之死:1928年8月28日
第二章 重返家乡:杭州,1916―1917
第三章 觉悟:一线光明 上海,1919―1920
第四章 患难与共:衙前,1921―1922
第五章 分崩离析:杭州和衙前,1924―1925
第六章 黑星:杭州和衙前,1925―1926
第七章 危难之际:杭州,1927
第八章 群众代言人:衙前,1928
第九章 遇刺之谜
第十章 沈定一和中国20年代革命:一个事后分析
注释
参考书目
人名术语索引
· · · · · ·

作者简介

萧邦奇(R. Keith Schoppa),美国马里兰罗耀拉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密歇根大学历史学博士,专长研究二十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著有《中国精英与政治变迁:20世纪早期的浙江》《九个世纪的悲歌:湘湖地区社会变迁研究》《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苦海求生:抗战时期的中国难民》等,其中《血路》获1997年度列文森奖。

精彩摘录

在一个社会关系作为价值标准基础的文化环境中,群体进而网络中个体身份和人际关系的相对性表明社会的流动性。这种流动性使得人们只好不断地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定位和再定位,这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除了根植于中国社会关系中外,也能在误解、错误判断和怨恨情绪的核心处找到。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里尤其是又处在激荡和变迁的年代,给个人和群体贴上具有政治和社会含义的身份标签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因为这些政治、社会标签实际上定义了现实。

——引自章节:第三章觉悟:一线光明上海,1919―1920


执迷于倡导浙人治浙,显然表明一种地方文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塑造了人们的观念和意识。家庭、乡缘、关系,这些“熟悉”的东西被认为是好的;陌生人、外部世界,这些“未知”的对象总是受猜疑,因为它们无法被定义。因为缺乏确定性,它们变得不可预测和充满危险。对出生地的强调导致把世界看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与个人有联系的,另部分则不是。这种“我们”与“他们”判然分明的意识一一我们来自同家族而他们是外人,我们来自这个地方而他们来自另一个地方,我们来自政界而他们来自军界,我们来自保定军校而他们来自浙江军校一一深深地渗入民国社会和政治中。即使当出现的问题是全国指向和全国范围的,这种出生地意识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政治思想和行动。

——引自章节:第二章重返家乡:杭州,1916~1917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