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基本收入

全民基本收入

作者:[比利时]菲利普·范·帕里斯(Van Parijs)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1-12

评分:8.3

ISBN:9787559842534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推荐,法国经济协会2020最佳经济著作奖,“基本收入理论之父”帕里斯重磅之作,一本适合大众阅读的经济学著作,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一本书告诉你关于基本收入的一切。 大学问出品

一笔无差别发放给所有人的、覆盖终身的钱,一个看似乌托邦的构想,一种帮助实现更广泛和真实的平等的方案。全民基本收入告诉你,这是可以实现的。

【图书简介】

“全民基本收入”这个名字或许陌生,但请你畅想,如果你可以每月固定获得一笔由政府发放的钱,它不会因为你不去工作或工资变高而取消,不会因为你单身或结婚而取消,不会因为你是女人或你是男人而有所不同……未来是不是突然充满希望!

《全民基本收入》是“基本收入理论之父”帕里斯和范德波特写给大众的基本收入读物。随着传统福利国家在重压之下举步维艰,“全民基本收入”已然成为一项当今世界争论最多的社会政策提议。这本书不仅讲明了“基本收入”是什么,更有对历史上存在过的救济和福利政策源流的介绍,让读者脑中产生基本收入概念形成的思维导图;也有对各方担忧的全面回应,兼顾政治、经济、伦理、哲学多领域,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

【图书看点】

1. 诺奖得主阿玛蒂亚•森、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克、耶鲁大学教授阿克曼、埃尔斯托特倾情推荐;

2.“基本收入理论之父”菲利普•范•帕里斯重磅之作,本书荣获法国经济协会2020最佳经济著作奖;

3.一本书告诉你关于基本收入的一切。本书不仅讲明了“基本收入”是什么,更有对历史上存在过的救济和福利政策源流的介绍,让读者脑中完全形成基本收入概念形成的思维导图;也有对各方担忧的全面回应,兼顾政治、经济、伦理多领域,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

4.“后疫情时代”基本收入全球讨论火热,国内的相关书籍却少之又少,本书可谓开拓一片蓝海,在关心基本收入议题的同时,也对当下关于基本收入的激烈争议做出了回应;

5.适合大众阅读的经济学著作。一本没有经济学公式的经济类书籍,不用因为担心读不懂、不会算数而头疼。所有关注平等、关注自由、关注贫穷、关注幸福感的人都应该阅读的书。

【名家推荐】

基本收入作为一种未来经济方案,可能对现代经济和社会产生根本性影响。即使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也仍未摆脱匮乏和不自由的困扰。所有关心这些问题的人,都应该阅读此书。范•帕里斯和范德波特呈现给读者的解决之道及其理由,既充满力量,又引人入胜,这是一本精彩的书。

——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哈佛大学教授

为了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社会正义,设计切实可行的计划,本书做出了重大贡献。

——布鲁斯•阿克曼(Bruce Ackerman),耶鲁大学教授

如今,西方国家充斥着民粹主义运动,暂时掩盖了压迫和不平等的议程。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无条件基本收入像一座灯塔,是促进所有人自由与平等的可行方案。

——安妮•埃尔斯托特(Anne Alstott),耶鲁大学教授

两位作者体现了哲学家对道德辩护的关心,历史学家对先例的关注,经济学家对激励的关怀,经验主义者对证据的尊重,以及实践者对可行性的关切。

——丹尼•罗德里克(Dani Rodrik),哈佛大学教授

不平等和贫困是困扰现代社会的真问题、大问题、难问题。《全民基本收入》一书汉译本的出版对中国读者也必将吹来一阵清风!

——黄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全民基本收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阶段似乎有点乌托邦。如果,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恩格斯语);那么,科学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不能没有乌托邦。

——余文烈,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

【编辑推荐】

1.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菲利普•范•帕里斯,请翻看Prospect杂志的“新冠时代”全球最具影响力思想家排名,你会发现他位列第八。在疫情带来全球范围内的冲击、传统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的情况下,我们不妨听听帕里斯和范德波特所主张的基本收入说了些什么。

2.今天我们所熟知的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已经存续了几个世纪,为什么还要开辟新的福利模式?当疫情促使我们反思当下的福利制度,基本收入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如避开就业陷阱和失业陷阱,降低工作边际税率,避免污名化歧视等。

3.诚然,忧患者会担心基本收入会使“懒人更懒”。这本书妙就妙在不仅局限于基本收入的一家之言,也对各方担忧作出了全面回应,是一场不可多得的跨学科全范围大讨论。

4.不是经济学出身,害怕有门槛?别担心,这是一本没有公式和模型的书,只要你具备语言逻辑,就能跟随作者的步伐进入基本收入的世界。

5.所有关注自由平等、关注贫穷、关注幸福感、关注共同富裕的人都应该阅读的书。

作品目录

序言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通往自由的工具
第二章 基本收入及其替代方案
第三章 史前史:公共救助和社会保险
第四章 历史:从乌托邦之梦到世界性运动
第五章 道德上正当? 免费搭车与公平份额
第六章 经济上可持续? 融资、实验和转型
第七章 政治上可实现? 公众意见、政党和后门
第八章 全球化时代可行? 多层次基本收入
结 语
参考文献
译后记
· · · · · ·

作者简介

菲利普•范•帕里斯,比利时鲁汶大学经济与社会伦理学讲座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经济学与伦理学,被Prospect评选为“新冠肺炎年代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雅尼克•范德波特,比利时布鲁塞尔圣路易斯大学政治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思想。

成福蕊,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险、年金等。

精彩摘录

本书作者最发人深省的论点是,“全民基本收入”本质上是“社会馈赠”或“社会礼物”的平等化。实际上,我们今天的工作收入,并非仅仅是我们当下付出劳动的结果,而是与前人劳动(物化为资本和机器)和消耗大自然资源是分不开的,也和我们受教育机会和工作合作伙伴的差异有关。因此,我们当下的工作收入中的主要部分实际上是“社会礼物”。但因为我们每人的家庭出身和受教育机会的不同,我们享受“社会礼物”或“社会继承”的程度其实是差异很大的。“全民基本收入”就是要实现最起码的“社会礼物”或“社会继承”的平等化。除了新冠肺炎期间的暂时的无条件救助政策之外,使得“全民基本收入”在多国提上政治议程的另一大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许多工作岗位的消失的担心。本书作者也诉诸这种担心,以此来进一步论证“全民基本收入”的必要性。这是可以理解的

——引自章节:序言


全民基本收入“的主张是:给所有人定期发放一笔现金收人。以个人为基础,没有经济状况审查和工作要求。我在206年提出,中国的国有资产收益的一部分应该用于“社会分红”1,而“社会分红”可以成为“全民基本收入”的来源之一。」此后虽有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提出“社会分红”的提案,但一直没有被提上政策日程。可喜的是,2020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发布(基本收入在中国》2的研究报告,促进了公众对基本收入的关注。一种流行的反对意见是“全民基本收入”的无条件性(没有经济状况审查和工作要求)会“养懒人”。我常用一个例子来回答这种批评:在目前的有条件的社会救助体系下,一个人失业后可得每月2000元的失业保险。此时,新的工作机会必须每月工资2000元以上,失业者才会有动机接受新的工作。但设想在“全民基本收人~体制下,每个人无论是否失业,每月都获得1200元的“基本收人,而如果失业则再获得80元失业保险金。此时,新的工作只要每月工资在800元以上,失业者就有动机去接受新工作。因此,“全民基本收人”不仅不“养懒人”,反而是克服目前很多国家的“福利陷阱”的有效手段

——引自章节:序言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