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尼采

如何阅读尼采

作者:[英]基思·安塞尔-皮尔逊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2021-12

评分:8.0

ISBN:978755965527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人宁可追求虚无,也不能无所追求”

◎现代哲学的“炸弹” 划时代的思想巨人 尼采

◎十堂课读懂大师思想让哲学不再令人生畏

◎英国格兰塔出版社王牌书系

【编辑推荐】

※尼采是19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充满个性的写作风格及极具颠覆性的思想成为现代哲学的“炸弹”,开启近现代哲学思潮的新起点,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思想家。

※英国知名出版社格兰塔王牌书系之一,广受读者欢迎和好评。

※本书系由当代著名哲学家西蒙•克里奇利主编,每本书均由各个领域的权威教授和专家撰写,内容深入浅出,是阅读这些大师级思想家的绝佳入门。

※装帧精美,小开本便于携带。

【内容简介】

弗里德里希· 尼采是19 世纪最具争议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他以极富颠覆性的方式揭示了宗教、道德、政治、哲学中的基本困境,并提出新的建设方案。尼采的重要思想如上帝已死、酒神精神、超人、谱系学、永恒轮回等,对当代哲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启发了萨特、福柯、德勒兹、德里达等著名哲学家。

在《如何阅读尼采》中,基思·安塞尔-皮尔逊介绍了尼采独特的写作风格,选取尼采著作中十段关键文本,进行详细的解读和分析。在公正对待尼采观点的复杂性之外,同时以独特的方式整理呈现给读者,引导、激发其进行更具挑战性的思考。

【名人推荐】

“‘如何阅读’系列通过对作品的文本细读,让我们可以和这些大师级思想家面对面相遇。”

——特里·伊格尔顿

“这套看上去薄薄的小册子是一堂真正教你‘如何阅读’的课程,而非‘如何假装阅读’。”

——约翰·班维尔

作品目录

导言.............001
第一章 存在之恐怖.............011
第二章 人性的,太人性的.............027
第三章 尼采的愉悦感.............045
第四章 论真理与知识.............061
第五章 论记忆与遗忘.............079
第六章 生活是女人,或曰,是至美.............095
第七章 至重.............113
第八章 超人.............131
第九章 虚无主义与虚无意志.............153
第十章 瞧,这个人!.............171
附录.............191
注释.............195
年表.............199
进阶阅读建议.............205
索引.............217
· · · · · ·

作者简介

基思·安塞尔-皮尔逊(Keith Ansell-Pearson)

英国哲学家,专门研究弗里德里希·尼采、亨利·柏格森和吉尔·德勒兹的作品,并在现代生物哲学的背景下探索他们的工作。目前是英国华威大学的哲学教授。出版有《如何阅读尼采》《病毒生活》《胚芽生活》《虚拟冒险》等著作。

汪丽

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生,译作有《看不见的女人》。

精彩摘录

尼采认为,要使我们的思想变得更有价值,我们所考虑的事情就必然会带给我们痛苦。我们必须热爱我们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问题的深度和重要性有所把握。这是尼采哲学思维方式与众不同的特色。在《快乐的科学》第二版的序言中,尼采这样写道,身体经历过各种不同健康状况的思想家,也因而经历了同等数量的哲学,因为哲学无非就是一门变形艺术(artoftransfiguration),思想家通过这种变形将自身的健康状态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形式和距离。与人们普遍的想象不同,哲学家并不是一只会思考的青蛙,也不是去除了内部结构的机械之物。思想必须脱胎于生活的苦难和考验,然后被赋予“鲜血、心灵、热情、喜悦、激情、痛苦、良知、命运和灾祸”。尼采说,生活,在其本质上是指,将我们所是和所成为的一切,也包括那些伤害我们的一切,都转化为光明与火焰。只有在掌控自我的各种练习中,人们才会成长得与以往大不相同,并开始思考此前不曾考虑过的更多问题。

——引自章节:第三章 尼采的愉悦感.............045


尼采说,“人们坠入私人的地狱”,不仅仅是在庆祝人们能从痛苦的经历中寻到“有悖常理的快感”这事实。当然,这在后来确实为弗洛伊德所用,成为其称之为病态强迫症的一个重要特征。相反,尼采是在批判“同情”的语境下提出了此种洞见。从一方面来讲,我们个人生活中所遭受的痛苦,几乎是任何人都无法理解和不能通约的。尼采认为,人们的同情感剥夺了正在受苦的人的痛苦,以至于我们所谓的施恩者贬损了我们的价值,在这点上,给予同情的施恩者,甚至比我们的敌人做得更甚。而另一方面,那些热衷于展现同情心的人无法理解我们痛苦的形成原因,他们更无法理解这一事实,即人们有能力从痛苦中找到可资学习之处,并从中获益。有同情心的人还无法理解,厄运是“个人的必需品”,由厄运产生的匮乏、贫穷、冒险、危险及大过,其实和它们的对立面一样,同样是个人生活所必需的。因此,必须厘清这样一个事实,即保存个人生命存在的关键要素,往往都与厄运有关。例如,新的灵感来源和人的各种需求,疗愈旧伤痛,以及脱胎换骨、改过自新,等等。然而,富于同情的人反而会罔顾这一事实。

——引自章节:第五章 论记忆与遗忘.............079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