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手册》前主编讲述关于电影之爱的历史,重建一个“疯狂地怀抱雄心,且疯狂地真诚”的时代
【编辑推荐】
◆ 《电影手册》前任主编撰写,大量一手文献、私人档案、当事人谈话,为法国迷影史上的各派人物树碑立传,重构一代迷影文化的精神脉络和社会背景。
◆ 一部以《电影手册》 为 支点,以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等“电影恋人”为核心的迷影史。
◆ 法国电影文化研究领域不可不读的翘楚之作,数次再版,讲述一段关于如何发现电影、观看电影、放映电影、收藏电影、保护电影、评论电影和捍卫电影的文化史。
◆ 为热爱电影的人重述一种观看的方法,提供一种关于如何沉迷、如何创造乃至如何从过去获取某种永续精神力量的迷影路径。
【专业推荐】
本书以细腻精微的笔法,通过令人惊叹的史料和开阔的历史视野,书写了法国电影文化史上最热血沸腾的年代,是一部电影文化史的范本和力作!
——李洋,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安托万·德巴克教授如他所形容的巴赞一样,在电影和历史的“辐辏地”持续关照和还原着这一群影响了当代巴黎、法国乃至世界电影的影迷,这令他的《迷影》一书居于不可或缺的“汇流处”,它让电影与总体艺术、与人的行动,尤其是与现实的关系显现出来。由此,蔡文晟老师的深入、准确又富于灵性的译介,让曾经和当下的中国影迷得以循踪历史及其复杂性,更恰在、也唯有在其“汇流处”了悟迷影运动的深远意味。
——王方,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教授,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
德巴克的经典《迷影》既像一双穿透历史的眼,亦如一双兼具诗意评论的手,更是一颗电影思想的大脑。
——孙松荣,台湾电影学者,北艺大教授
初识蔡文晟是在夏尔·泰松(曾任《电影手册》主编、戛纳电影节“影评人周”艺术总监)的研究生读书会,他总是问题最多,思路最快的学生。获得硕士学位后,他对我说,要跟随安托万·德巴克(曾任《电影手册》主编,现为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电影学教授)攻读博士。即将学成归来时,他又一次来到安德烈·巴赞的墓前,诉说着传播电影文化的夙愿。如果“迷影”是一种信仰,他也许就是一个“天选的传灯人”吧。
——李奇,巴黎第三大学电影学博士,目前任教于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
【内容简介】
“迷影之于我的意义,乃是一种涵盖了对电影、电影导演、影评人以及观影者的爱。”——安托万·德巴克
那些活动于 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的狂热影迷究竟是怎么看电影的?
他们会坐在放映厅的哪个位置?用什么姿势?他们如何主持电影俱乐部?
他们的团体活动具体是怎么进行的?
他们如何借由谈话、书信,以及私人或公开的写作去分享自己的观影日记?
……
迷影曾是一种属于法国的热情,影迷不仅为之阅片无数,更奉献身心——就看过的片子交流雄辩、撰写评论、谒见导演、创刊办报,甚至是主持电影俱乐部。据说,正是这股极其特殊的风气,让20世纪那些大师级导演在解放时期到1968年间的巴黎无不名重一时。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恰恰是所谓的迷影文化“造就了”希区柯克、霍克斯、罗西里尼、雷诺阿等多位电影艺术家,是影迷将他们拱进严肃作者和知识分子之列,从而跟阿拉贡、毕加索、约翰·凯奇等人一样,成为20世纪文化的创造者。
这些影迷究竟是何方神圣?在本书中,安托万·德巴克将逐一为这些日后纷纷当上批评家、导演、作家、记者的“电影恋人”立传、画像,尤其是巴赞、侯麦、朗格卢瓦、特吕弗、戈达尔、里维特、夏布洛尔、达内等人。他在巨细靡遗地描绘这几个伟大身影的生命历程、热情理想和奋战事迹的同时,更以一种超越电影及其历史的眼界去加以审视之:毕竟,这些深受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文学传统、结构主义影响的影迷,确实能从一个另类的视角去观照那些涌现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思想潮流、艺术形式以及重大的论题。
安托万·德巴克(Antoine de Baecque),法国当代历史学家、批评家,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曾任《电影手册》总编辑、法国电影资料馆电影博物馆馆长、《解放报》文化版主编。长年深耕法国新浪潮与法国大革命等时期的文化现象,自1988年迄今,以“脉络化的作者策略”为 经,以“历史的电影形式”为纬,持续撰写、编纂多部重量级的导演传记、文化史论、风格研究、电影字典与访谈录,现已出版五十余种专著,其电影方面的部分力作包括《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电影手册〉,一本杂志的历史1&2》、《弗朗索瓦·特吕弗》(与塞尔日·杜比亚纳合著)、《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迷影》、《摄影机-历史论》、《戈达尔传》、《电影思想字典》(与菲利普·瑟瓦里耶合编)、《侯麦传》(与诺尔·艾柏合著)、《让-皮埃尔·梅尔维尔传》、《电影死了,电影万岁!摄影机-历史论2》、《夏布...
(展开全部)
倘若电影真得通过一双双去看它的眼睛才算是真的存在,那么,毋庸置疑,它在自身生命史的某些特定时刻“存在感”肯定要更强烈一些。本书主要的运思支点,正是历史上人们对电影最如饥似渴的那些时刻。在这些时刻,电影不仅曾因几个观影者对它的反复新诠,而活生生地化作这些人的生命片段,它亦是那几个头号伯乐供奉在私我万神殿的展示品。此外,放映活动也催生出了群体文化,这些群体各有各的侧重点和写作策略,他们以各自的期刊为根据地,群体间甚且会因意见相左而争执不休,欲罢不能。正是这些时刻,构成了法国迷影史上的黄金时代,这个时代始于“二战”,终于新浪潮,并一直持续到1968年2月众多影迷因“朗格卢瓦事件”而全体动员,最后更发展成为集体上街头的“五月风暴”——就这样,迷影自曾庇护其古典时期的幽暗影厅出走,从此一去不复返。
——引自章节:绪论迷影,一种观看方法的创发
要知道,摄影机的机械性,其意义莫过于:影像唯有以世界的表象为时空的基础被捕捉下来,オ会有力量,影迷们用尽全部气力在做的,便是将这段捕捉的过程给描绘、重建出来。一切都被写在某种类似于能将这段过程的踪迹和伤痕给保留下来的隐迹纸本上:摄影机正是在真实中去进行其分镜的,且有时还免不了使用暴力的手段,那些给青年达内带来深刻冲击的尸骨堆即属一例。这种机械的具体性赋予了电影一种无与伦比的威力:所谓记录,唯有跟当下相联才能彰显其意义,因为唯有当下才能让它生效,让它展现一种带有质询本性以及一种能够直捣真理的情绪渲染力。
——引自章节:结论塞尔日·达内:电影之子
杨翱,男,写作者,自2010年起担任著名作家蔡澜先生的助理,负责处理出版业务及开发网店,协助出版了蔡澜先生的《人间好玩》《过好这一生》《命运好好玩》等作品,杨翱...
- 编辑推荐 -★“1917年,在《塔朗窃贼》中,他通过叙事的网状结构,对谵语和梦幻记录的虚构进行了实验。在这方面,他显然先于超现实主义者。”(勒贝尔·萨巴蒂埃...
The long-awaited first work of nonfiction from the author of the #1 New York Tim...
炼钢生产知识 内容简介 《炼钢生产知识》内容为炼钢各工种通用基础知识,按照国家技术等级标准分解成不同模块,每一个模块包括: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思考与...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理查德·阿特沃特一八九二年出生于美国的芝加哥,并在那里完成了学业。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段军旅生涯后,他回到了芝加哥大学教授希腊文,并跟弗洛伦斯结婚。后...
《白酒应该这样卖》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为白酒销售人员量身打造的培训书,是一线销售人员和酒类厂商、酒类经销商必看的实战秘籍.也是酒类销售业务员和餐饮行业终端导购员的培...
安托南•阿尔托,法国演员、诗人、戏剧理论家。19世纪20年代曾一度与超现实评论合作,并写出和演出超现实主义作品。后受象征主义和东方戏剧中非语言成分的影响,形成了...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比较全面和系统地论述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内容包括:概述,抗生素与细菌耐药性机制及其对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氨基糖苷类...
朱迪丝·N·施克莱(Judith N. Shklar),1928年-1992年,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
HXN3B型内燃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V1.0 内容简介 HXN3B型内燃机车检修技术规程(C1~C4修)由机车设计单位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提供...
《现代情境:童子观古诗》内容简介:《现代情境:童子观古诗》就是根据“壹嘉伊方程”的教材改写而成。全书以三个孩子的一次春游为
萨巴厨房是国内知名美食图书工作室。从2001年至今,18年来始终坚持将实用、健康、简单、贴近百姓的美食内容,用上佳的品质呈现给每一个读者,打造了包括《从小爱吃的...
★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日本SF大奖、日本恐怖小说大奖得主,“鬼才”贵志佑介,继反乌托邦神作《来自新世界》后又一科幻巨著:★贵志佑介最新科幻推理短篇集:《红雨》地...
罗伯特•史蒂文•卡普兰(Robert Steven Kaplan)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card)创始人之一。哈佛商学院高级副...
即将中学毕业的贝拉陷入两难的境地:她要在爱德华和雅各布中选择一个恋人,而这个选择极有可能引发卡伦家族和狼人族群之间的一场血腥战争……热血沸腾的贝拉宁愿选择死亡以...
孔子父母的“野合”到底意指为何?孔母为什么年纪尚轻即突然弃世?去世后为什么要停灵街口?孔子是如何被弟子子路“暴凌”的?孔子任中都宰时果真实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潘幸知“幸知在线”女性心理成长平台创始人,幸知新媒体女创联盟发起人,中华女子学院创业导师,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婚姻家庭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婚姻家庭咨询委员会常委,国...
默里·沙纳汉,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认知机器人学系教授,负责指导动力学组的研究。毕业于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2006起担任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至今。默里·沙纳汉是奥斯卡...
瞬息万变的时代里,什么样的人和产品才不易被淘汰?ifs未来研究所所长川岛蓉子,走近六位商业领袖和设计师,带来六堂有趣又犀利的设计管理课:茑屋书店创始人 增田宗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