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武扬威

耀武扬威

作者:李水城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2021-2

评分:7.9

ISBN:9787532598571

所属分类:行业好书

书刊介绍

内容简介

李水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1982)、硕士(1988)和博士(1996)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哈佛大学(2000、2015)、剑桥大学(2006)、牛津大学(2016)做访问学者。现任四川大学文科讲习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已出版专著有《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1998)、《中国古代陶器》(2000)、《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2009)、《正业居学:李水城考古文化论集》(2017)、《中国盐业考古》(2020)等。

作品目录

目录
自序
楔子
上编 权倾依杖:中外考古发现
壹/东亚的中国
西北地区•甘肃
西北地区•青藏
西北地区•新疆
中原地区
北方长城地带•西部
北方长城地带•东部
东北地区
淮河以南
小结
贰/西亚
安纳托利亚
黎凡特
美索不达米亚
伊朗
叁/中亚、南亚与北亚
中亚
南亚
北亚•西伯利亚与蒙古
肆/北非尼罗河流域
尼罗河下游之古埃及
尼罗河上游之努比亚
伍/欧洲
西部欧洲•东南欧
西部欧洲•中欧和西欧
西部欧洲•北欧
东部欧洲•高加索地区
东部欧洲•东欧草原
陆/美洲和大洋洲
美洲
大洋洲
下编 权重执杖:比较研究
柒/权杖的起源和制作工艺
起源
制作工艺
捌/权杖的功能
工具•兵器
权力象征
神圣祭品
随葬品
玖/权杖的传播
西亚
欧洲
北非之埃及
中亚
北亚之西伯利亚
小结
拾/权杖在中国的命运
来源
形态、功能比较
权杖对中原王朝的影响
斧钺传统与帝国政治
商周时期的“殳”
汉代以后的孑遗
拾壹/类似权杖之物
短柄石棒
杆头饰
其他相关遗物
结语
参考文献
主题索引
插图索引
附记
· · · · · ·

作者简介

李水城。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学士(1982)、硕士(1988)和博士(1996)学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1999)、哈佛大学(2000、2015)、剑桥大学(2006)、牛津大学(2016)做访问学者。现任四川大学文科讲习教授、北京大学教授。已出版专著有《半山与马厂彩陶研究》(1998)、《中国古代陶器》(2000)、《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2009)、《正业居学:李水城考古文化论集》(2017)、《中国盐业考古》(2020)等。

精彩摘录

内蒙古鄂尔多斯是中国境内发现权杖头数量较多的地区,当地习称为“棍棒头”,早年在日本学者和美国学者的著述中曾有收录。这里的权杖头绝大多数为铸造铜器,个头不大,形态和种类多样,流行在器表饰蜻蜓眼状瘤突,交错布满器身。还有一种造型独特的橄榄形权杖头,在宁夏南部山区和陕西北部都有发现,有石质也有铜质。这些权杖头年代普遍晚到春秋战国时期,最晚至西汉初年。此类遗物是鄂尔多斯式青铜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引自章节:北方长城地带•西部

相关推荐

微信二维码